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陳寅恪給清華大學考生出考題,上聯:孫行者,一人回答後立刻錄取

導讀:陳寅恪是公認的一代國學大師, 留給人的印象是才高氣傲, 但是如果你熟悉他的話, 就會知道, 其實陳寅恪也有風趣和幽默的一面。

1925年, 陳寅恪進入剛剛成立不久的清華國學研究院, 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成為四名導師之一, 這幾位後來可都是響噹噹的人物, 陳寅恪則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

陳寅恪上課的時候有一個習慣, 他並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 而是喜歡旁徵博引並且說一些雜史。 比如說他在講唐史的時候, 就不會從大的歷史事件入手, 而是從講楊貴妃是不是處女入手, 由此引出唐代的風俗觀和道德觀。

有一次, 陳寅恪送給學生一副對聯:南海聖人再傳弟子, 大清皇帝同學少年。 南海是康有為的籍貫, 當時稱之為康南海, 而導師中的梁啟超是康有為的學生, 王國維則做過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 這樣一看, 這副對聯確實非常精妙。

1932年的夏天, 清華大學中文系招收新生, 陳寅恪被邀請出考試題目, 陳寅恪除了出了一道作文題目外, 還出了一副對子, 上聯僅有三個字:孫行者。 陳寅恪覺得用這個方法可以考察一下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本來陳寅恪設定的答案有兩個, 一個是王引之, 另一個是祖沖之。

誰知, 有一個考生給出了另外一個答案:胡適之, 用的還是當時最時髦的人物胡適的名字, 又極為貼切。

當陳寅恪看了這副對聯後, 大呼:“這個考生一定要錄取!”這個考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周祖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