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被評“百年第一”卻成北宋第一慘,三次貶官流放卻成就一代美食家

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 每人都有各自的慘法, 但如果說到蘇軾的名字, 大家印象中都是瀟灑大度, 不愁不苦的豪放模樣。 其實那都是騙你, 從蘇軾經歷來說, 稱其為“北宋第一慘”都不為過, 而蘇軾能留下樂觀教主的形象, 主要還是其苦中作樂的本事, 甚至有點喪心病狂感覺。

蘇軾這輩子有多慘呢?簡單來說, 蘇軾爺爺蘇序不識字, 但卻被追封為太傅;蘇軾他爸蘇洵, 沒參加過科舉, 但卻被追封為太子太傅, 為啥呢?這主要是沾了蘇轍的光。 蘇轍作為蘇軾弟弟, 雖然也連遭貶謫, 但至少也是從四品太中大夫,

死後立馬追封正三品端明殿學士, 後來加贈太師, 而蘇軾呢?去世是在大赦後返京複任朝奉郎的路上, 而這個官, 只是個正七品。

要知道, 蘇軾可是出生在兩宋期間出產886位進士的四川眉山, 位極人臣的不在少數。 憑蘇軾才學, 理論上來說 , 在當時登閣入相是沒啥問題的, 但作為“北宋第一慘”, 運氣悲催不是蓋的。

蘇軾二十歲參加科舉, 當時主考官歐陽修, 讀到蘇軾寫的文章後, 以為是自己學生曾鞏的文章, 本著避嫌想法大義滅親, 誤把蘇軾名次壓到第二名。 第二就第二吧, 好歹是能輕鬆踏入仕途的功名, 正要一展拳腳, 此時蘇軾老媽沒啦, 只能回家守孝, 回來又得參加科舉考試, 並被評為【百年第一】。

宋英宗非常欣賞蘇軾, 本準備重點培養,

結果蘇軾老爸又沒啦, 再次回家守孝。 這一守, 看重他的宋英宗也沒啦。 隨後宋神宗即位, 王安石變法開始。 蘇軾回朝後, 因政見不合, 將王安石臭駡一頓, 然後被貶到密州, 過的還挺滋潤, 時不時【老夫聊發少年狂】出來打獵什麼的。

蘇軾被貶後還樂呵, 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非常不爽, 搞出【烏台詩案】, 差點兒讓蘇軾掉腦袋。 幸虧宋朝祖制不殺士大夫的國策才保下性命, 那就貶得更慘一點, 讓蘇軾到黃州區做團練副使, 這是個虛職, 沒俸祿沒糧食。 蘇軾要養家糊口, 只能靠原來積蓄, 每天只用150文勉強過日子。 沒飯吃就開墾荒地自己種田, 吃不起羊肉, 那就冒著生命危險吃豬肉, 順便發明【東坡肉】成為一代美食家, 還趁黃州城宵禁,

帶朋友翻牆出城, 偷吃禁止宰殺的牛肉。

自古文人講究【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但蘇軾卻到處與商賈農民激情陪聊找樂子, 乃至【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卑田乞兒】。 就這樣, 蘇軾在貶謫生活中一直撐到宋神宗駕崩, 宋哲宗即位。

宋哲宗老媽支持舊党, 又是蘇軾的鐵杆迷妹, 所以迅速召蘇軾入京。 然而接著蘇軾入京後又將舊黨臭駡一頓, 又被貶到杭州。 蘇軾在杭州修建蘇堤, 本是治水, 結果發現養殖茭白做菜大有前途, 順便搞起西湖農業與美食開發。

宋哲宗親政後, 新黨重新得勢, 蘇軾既不能被新黨所容, 又不能被舊黨見諒, 再次被貶到更為偏遠的嶺南, 且還是宋朝第一個被貶到嶺南的人, 結果蘇軾發現嶺南荔枝很好,

那就【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做嶺南人】, 依然瀟灑快活。 沒酒喝就自己釀, 沒肉吃就拿肉攤剩下的羊脊骨回家烤, 再次發明傳說中的【烤羊蠍子】。

不久, 蘇軾直接被貶到鳥不拉屎的海南島, 這在宋朝基本是滿門抄斬以外最慘的待遇, 結果蘇軾剛到地方就開始搞生活大自救, 以做青菜的方法做蒼耳吃, 買不到米就用【食陽光止餓法】, 還發明東坡帽遮陽避雨, 留下諸如東坡田、東坡橋、東坡路等一大堆遺產。

你們說蘇軾作為敵人, 無論怎麼打壓他, 怎麼欺負他, 怎麼貶謫他, 他都能活的比你更有滋有味, 你什麼感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