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誰是贏家?普京接受拜登邀請,6月面對面談,亞太局勢或有新變化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4月13日報道, 普京在與拜登通電話時, 拜登提議與普京舉行當面會晤。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19日時表示, 普京總統在氣候峰會期間, 沒有與拜登總統及其他國家元首進行雙邊接觸的計劃。 克裡姆林宮新聞局在19日當天宣佈, 普京接受拜登視訊峰會的邀請, 將在22日以連線的方式闡述俄羅斯的立場。 視訊峰會過後, 俄羅斯突然轉變態度, 當地時間4月25日, 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在電臺直播節目中表示, 普京將在6月與拜登舉行會面, 會見日期已定, 但烏沙科夫並未在媒體面前透露更多詳情。

烏沙科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美國方面發出希望兩國領導人會晤的信號, 但是否舉行會晤最後取決於多方因素, 目前相關工作還沒有展開。

據俄總統網站消息, 23日當天普京簽署了針對外國不友好行為的法令, 俄政府將根據該法令制定不友好國家的名單。

據該法令規定, 一旦他國對俄羅斯國家、公民或法人有不友好的行為, 俄羅斯將在需要時, 限制這些國家的外交使團和領事機構、國家機構代表處與俄個人簽訂勞務合同、僱傭協議等。 25日,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確定俄羅斯已經將美國列入不友好的名單。 紮哈羅娃稱, 俄羅斯之所制定不友好國家名單, 原因之一就是美國一系列不友好行為, 所以美國自然會在這一名單中。

自拜登政府上臺後, 美俄關係就愈加緊張, 雙方在烏克蘭問題、人權、網路安全和幹預選舉等問題上發生明顯分歧, 美國在15日時, 以俄羅斯進行「網路攻擊」、「干涉美國選舉」等為藉口, 對俄羅斯10名外交官實施制裁併驅逐出境。 22日普京發表國情諮文, 公開亮出「紅線」, 隨後俄羅斯還對美進行反擊, 將10名美駐俄外交官列為「不受歡迎的人」, 限他們在5月21日前離開俄境內。

據美國《軍隊時報》22日報道,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當天下令, 俄軍自23日開始從西部邊境撤離,

5月1日前將全部撤離。 美俄一邊鬧得不可開交, 一邊卻疑似達成某種默契, 烏克蘭危機開始降溫。 有分析人士認為, 烏克蘭局勢降溫後, 美國會將更多精力放在亞太, 未來亞太地區局勢將出現新變化。

近段時間美日不斷炒作臺灣、釣魚島和南海問題,

菅義偉訪問美國時, 與拜登公然談及涉華敏感問題, 還在聯合聲明中提到臺灣, 一時之間讓亞太成為國際熱點。 現在美日結成「聯盟」, 準備共同挾制中國發展, 日本甘願充當馬前卒, 做出種種挑釁舉動, 日本政府甚至公開討論自衛隊在臺海危機時出動的合法性。 此前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明確表態, 「中國不干涉別國內政, 也不允許他國干涉中國內政」。

美國向來喜歡以「人權」為藉口, 對他國內政指手畫腳, 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等國深受其害。 現在拜登邀請普京當面會談, 美伊也在伊朗核協議談判上取得重大突破, 未來白宮肯定會將更多精力放在亞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