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編輯視角的學術論文撰寫技巧


一、編輯進行學術論文撰寫規律研究具有特殊意義

中國學術期刊遲遲不能“走出去”及其評價機制幾乎失效的嚴峻現實, 倒逼學術期刊編輯進行反思, 其中加強學術期刊編輯對學術論文撰寫規律的認識與研究不失為最佳路徑之一, 學術期刊編輯必須關照和熟諳學術論文撰寫技巧與規律, 以其獨特視角研究學術論文撰寫規律不失為一個全新的解決問題切入點, 因為編輯是學術期刊論文的主要審稿、編輯與加工者, 以其視角進行研究對於學術論文的高效產出與高效傳播以及學術期刊水準的本質提高,

無疑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以《芝加哥手冊》等為代表的國內外眾多經典學術期刊論文撰寫規範, 幾乎均出自學術期刊編輯出版部門、學術期刊出版專家, 由他們起草並具體實施。

二、選題有意義與作者能駕馭是學術論文撰寫的基礎

(一)選題有意義包括:第一, 明確撰寫學術論文的價值與意義;第二, 比以往成果有創新;第三, 能引起學術期刊編輯的興趣;第四, 能引起相關學者及社會的興趣;第五, 給其他研究者以有益啟發與參考。 如果不具備以上五點, 該學術論文就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二)“撰寫者能否駕馭”指的是撰寫者的“有積累、感興趣、寬視閾”能力:第一, 撰寫者有積累;第二, 撰寫者對所研究問題興趣盎然;第三,

撰寫者具有全球化視閾。 選題有意義與作者能駕馭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依託、缺一不可。

三、文題要符合專業精准、語法恰當與語言生動要求

(一)科學命題能使讀者在未讀“摘要”及全文前就能迅速、準確地判明作者意圖、論文內容以至結論觀點, 從而做出選擇閱讀與否、詳細閱讀以至於研讀的準確判斷來。 題目名稱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彙反映學術論文最基本的特定內涵邏輯組合的。 題目的每一字、詞、句必須考慮論文發表後“關鍵字”、“摘要”以及圖書情報編制題錄、索引等後續工作的便利性, 為其提供準確、特定、實用的技術、學術資訊, 同時, 便於學術論文傳播力與影響力的最大化。

(二)學術論文命題要求精准的專業和正確語法與得體的文字表達,

具體表現在:第一, 特定的專業表達;第二, 題名不超20個字, 特殊情況可加副題;第三, 不宜出現標點符號, 毋需“主謂賓補定狀”俱全, 不宜用動賓結構, 而宜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為中心的偏正片語;第四, 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與公式;第五, 用以國際交流的學術論文題名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

四、學術論文實現創新路徑及其不同學科方法的區別

(一)主要路徑:1.運用即成理論對新的實踐進行探索與概括而撰寫出創新性應用性學術論文;2.填補學科或者某一學術領域的空白;3.超過前人學術觀點的精確度與高度;4.對已有觀點進行糾偏或補充;5.在方法論上進行突破;6.實現具有學術考據與證明價值的史學研究等。

(二)方法區別: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的方法有著重要區別, 誠如馬克思所言:“分析社會問題, 既不能用顯微鏡, 也不能用化學試劑。 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 而自然科學可以借助“顯微鏡”與“化學試劑”, 可在“純粹”狀態下進行, 社會科學必須借助於“抽象力”。

五、學術論文論證方法及其語言特殊性

(一)學術論文論證方法的演進有以下幾種:第一, 指肇始于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成熟于亞里斯多德的傳統論證模式, 其以形式邏輯為主要推導方法的科學思維方式;第二, 近代實驗科學論證模式以培根唯物主義經驗論為前提。 第三,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論證模式。 學術論文的撰寫必須以唯物辯證法為根本方法,

同時在其統帥下具體落實“三段論”“三要素”及語言專業性準確性生動性原則。

(二)學術論文語言的特殊性是更加強調語言的專業性、學術性、簡潔性與實用性。

六、基於學術論文規範的“問題學術史回顧”

(一)“問題學術史回顧”是對前人、他人相關學術成果進行的全面和準確搜集、梳理、歸納與概括, 是學術論文撰寫不可逾越的階段與有機組成部分, 其實質與世界公認的文獻計量學家加菲爾德的“引文分析法”具有高度內在統一性。

(二)“問題學術史回顧”在學術論文中具有重要價值:第一, 體現學術研究繼承性;第二, 使學術研究更加高效;第三, 使學術傳播更加暢通;第四, 符合“國際慣例”;第五, 是學術道德建設的必需。

七、基於編輯審稿的材料獲取路徑及主觀能動性發揮

國外研究表明,一項科研所用時間分佈為:查閱文獻資料占50.9%,實驗研究占32.1%,編寫報告占9.3%,計畫與思考占7.7%。因此獲取材料在學術論文撰寫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占全部時間50.9%的文獻資料查閱路徑包括傳統與現代數位化兩種:前者顯而易見,毋庸贅述;後者在國內包括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維普,百度、超星圖書館與讀秀學術搜索等,在國外包括DOAJ、Blackwell、Open J-Gate、谷歌學者網、愛思唯爾,等。科學的學術論文材料獲取路徑離不開主體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研究者應以人腦的邏輯思維去指導傳統與現代的資料搜集工作。

感謝您的閱讀與收藏推薦,祝您畢業順利、工作順心,萬事如意!看完了,點個贊再走唄~

專業精英團隊,專注品質,服務第一

是學術道德建設的必需。

七、基於編輯審稿的材料獲取路徑及主觀能動性發揮

國外研究表明,一項科研所用時間分佈為:查閱文獻資料占50.9%,實驗研究占32.1%,編寫報告占9.3%,計畫與思考占7.7%。因此獲取材料在學術論文撰寫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占全部時間50.9%的文獻資料查閱路徑包括傳統與現代數位化兩種:前者顯而易見,毋庸贅述;後者在國內包括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維普,百度、超星圖書館與讀秀學術搜索等,在國外包括DOAJ、Blackwell、Open J-Gate、谷歌學者網、愛思唯爾,等。科學的學術論文材料獲取路徑離不開主體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研究者應以人腦的邏輯思維去指導傳統與現代的資料搜集工作。

感謝您的閱讀與收藏推薦,祝您畢業順利、工作順心,萬事如意!看完了,點個贊再走唄~

專業精英團隊,專注品質,服務第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