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不孝順,往往原因出在家長身上!學會3招讓孩子懂得感恩

我們當今社會的家長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 因此也就有了對於孩子的管教方式越來越突破底線, 變得過分嚴厲, 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失去了該有的親情。

我們想要孩子變得優秀的想法沒有錯, 我們對孩子嚴厲一點也沒有錯, 那究竟什麼有錯呢?錯就錯在了你的管教方式有錯,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最需要的不是你的嚴厲, 不是你看中的優秀, 而是陪伴, 是鼓勵, 是愛。

「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這句話我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說過, 但是, 你們自己觀察過孩子的表情嗎?他對這句話其實是一種抵觸心理, 你以你自己的方式去對待孩子, 可是呢?孩子並不領你的情,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你認為的好的方式並不是他們想要的, 我們家長過於主斷的去安排孩子的一切, 往往最後覆水難收。

李玫瑾教授的許多育兒講座深受家長的歡迎,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和父母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 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而母親對孩子的影響, 一般都比較大一些。 」

而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不孝順, 大多都是因為這5種媽媽。

01控制欲太強的媽媽

如果媽媽控制欲比較強的話, 反而容易加劇親子矛盾, 讓孩子下意識地遠離父母, 畢竟沒有孩子喜歡被管束, 父母總是喜歡為孩子規劃人生, 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尊重, 所以這類孩子一旦有機會逃離父母身邊的話, 就像剪斷了風箏繩的風箏, 越走越遠, 這也警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個性, 不要總是包辦孩子的生活。

02太過溺愛, 有求必應

就如歌詞裡唱的:「被偏愛的, 都有恃無恐。

對孩子的愛也是如此, 太過溺愛, 只會讓孩子把媽媽的付出看做理所應當, 仗著被溺愛有恃無恐, 甚至得寸進尺。

有人說毀掉一個孩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這句話恰恰在一位朋友身上靈驗了。 朋友的兒子多多從小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 想要什麼東西撒一頓潑必定能得到。

最近多多竟然張口就要買一個幾千元的賽車玩具, 只因看到班裡同學炫耀, 自己不能被比下去。 朋友意識到是以前太寵溺孩子, 讓孩子滋生了這樣的虛榮心, 於是下了狠心不讓他買。

沒想到孩子不僅責怪她小氣, 甚至說出「賽車都買不起, 憑什麼當我媽」這樣讓人心寒的話。

出於對孩子的愛, 媽媽總是想盡力地滿足孩子, 可是過分的有求必應卻讓孩子把它當成了義務, 如此一來, 我們所有的滿足, 孩子不會感謝, 偶爾一次拒絕, 孩子反悔心生怨恨。

03喜歡攀比的媽媽

「你看看別人, 再看看你自己。 」在親戚朋友面前, 有些媽媽總是喜歡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不是說自己孩子不好,

就是表揚別的孩子好。 長期受到媽媽貶低的孩子, 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從而衍生出自卑等情緒。

04自私自利, 不懂孝順

我們怎樣對自己的父母, 也就決定了孩子會怎樣對待我們。

前段時間, 一個小女孩的問題, 震驚了朋友圈, 她問:

「媽媽, 我以後能把你送去養老院嗎?」

因為這位媽媽正與兄弟姐妹們商量著把老母親送到養老院的問題。 商量中, 那些刺耳的話語全被女兒聽了進去。

「媽走路又不方便, 待哪都麻煩。 」

「我們還有孩子呢, 哪有時間照顧啊, 送養老院最好了。 」

聽到這些, 懵懵懂懂的女兒自然也想著, 以後媽媽老了, 麻煩了, 就可以把她送到養老院。

我們之所以對親情如此看重,就是因為它哪怕羈絆,也是人間最暖的溫情,如果我們自私自利,只把父母之愛當做羈絆,那麼未來孩子也不會回饋我們溫暖。

想要孩子懂得感恩,先做一個懂得孝順的好媽媽。

05沒有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獻給孩子

生活中有這麼一大批女性,在成為媽媽之後,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時間,和朋友的溝通少了,連自己最基本的愛好都沒有了,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孩子,孩子就是自己最離不開的那個人。但是孩子長大了,卻不需要這樣的媽媽了,孩子需要看到的是一個有自己的小愛好、積極向上、有自己人生的媽媽。另外孩子的見識面廣了,不喜歡看到每天在家嘮叨、做家務的媽媽,有些甚至開始嫌棄媽媽了。

孩子孝不孝順,與父母的教養有很大關係,10歲前教會孩子這樣做!

一、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父母永遠不可能是孩子的避風港,他總有一天會離開去外面經歷風雨,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些獨立的技巧,家長就要適當的學會放手,如果他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也儘量讓他自己解決。我們在給孩子無盡的寵愛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帶著孩子一起體驗著生活的本真,並培養孩子的這種獨立能力。

二、讓孩子有愛心

平常生活中對事物的態度都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比如說,有小朋友摔倒了,大人都可以鼓勵孩子上去扶一把。要學會尊重別人,不要嘲笑挖苦比自己弱的人,從細節處培養孩子的愛心,長大後他才能夠孝順父母。

三、懂得感恩很重要

父母總是習慣性的把好吃的留給孩子,但是孩子卻很少讓父母先吃。孩子一吃完飯,就去看電視,玩,不會收拾碗筷。孩子生病了,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相反,父母生病,孩子卻很少問候。因為孩子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太習慣接受家長給的愛,他認為家長對自己的付出是應該的,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不懂得感恩。

他不懂得感恩,覺得一切是理應如此的,長大之後他又怎麼可能會孝順。培養他感恩的心,讓他幫著分擔家裡的一些事情,如拿碗筷、擦桌椅、倒垃圾等。

Wendy媽有話說:

我們要成為一個好媽媽並不是一個累媽媽,累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用錯了方式,導致自己無盡的付出,孩子還不孝順。真正聰明的媽媽,是學會放手,讓孩子自我成長。

因為沒有原則的溺愛,讓孩子認為索取「理所應當」;因為犧牲自己的富養,讓孩子習慣了「受之無愧」;因為在孝順上的自私,讓孩子的不感恩也「理直氣壯」;因為自以為對孩子好的打罵,讓孩子對自己心生怨恨。

想要孩子學會感恩,就把付出的機會多給孩子,把最好的榜樣做給孩子,用正確的方式愛孩子。

我們之所以對親情如此看重,就是因為它哪怕羈絆,也是人間最暖的溫情,如果我們自私自利,只把父母之愛當做羈絆,那麼未來孩子也不會回饋我們溫暖。

想要孩子懂得感恩,先做一個懂得孝順的好媽媽。

05沒有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獻給孩子

生活中有這麼一大批女性,在成為媽媽之後,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時間,和朋友的溝通少了,連自己最基本的愛好都沒有了,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孩子,孩子就是自己最離不開的那個人。但是孩子長大了,卻不需要這樣的媽媽了,孩子需要看到的是一個有自己的小愛好、積極向上、有自己人生的媽媽。另外孩子的見識面廣了,不喜歡看到每天在家嘮叨、做家務的媽媽,有些甚至開始嫌棄媽媽了。

孩子孝不孝順,與父母的教養有很大關係,10歲前教會孩子這樣做!

一、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父母永遠不可能是孩子的避風港,他總有一天會離開去外面經歷風雨,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些獨立的技巧,家長就要適當的學會放手,如果他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也儘量讓他自己解決。我們在給孩子無盡的寵愛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帶著孩子一起體驗著生活的本真,並培養孩子的這種獨立能力。

二、讓孩子有愛心

平常生活中對事物的態度都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比如說,有小朋友摔倒了,大人都可以鼓勵孩子上去扶一把。要學會尊重別人,不要嘲笑挖苦比自己弱的人,從細節處培養孩子的愛心,長大後他才能夠孝順父母。

三、懂得感恩很重要

父母總是習慣性的把好吃的留給孩子,但是孩子卻很少讓父母先吃。孩子一吃完飯,就去看電視,玩,不會收拾碗筷。孩子生病了,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相反,父母生病,孩子卻很少問候。因為孩子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太習慣接受家長給的愛,他認為家長對自己的付出是應該的,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不懂得感恩。

他不懂得感恩,覺得一切是理應如此的,長大之後他又怎麼可能會孝順。培養他感恩的心,讓他幫著分擔家裡的一些事情,如拿碗筷、擦桌椅、倒垃圾等。

Wendy媽有話說:

我們要成為一個好媽媽並不是一個累媽媽,累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用錯了方式,導致自己無盡的付出,孩子還不孝順。真正聰明的媽媽,是學會放手,讓孩子自我成長。

因為沒有原則的溺愛,讓孩子認為索取「理所應當」;因為犧牲自己的富養,讓孩子習慣了「受之無愧」;因為在孝順上的自私,讓孩子的不感恩也「理直氣壯」;因為自以為對孩子好的打罵,讓孩子對自己心生怨恨。

想要孩子學會感恩,就把付出的機會多給孩子,把最好的榜樣做給孩子,用正確的方式愛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