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T+8AT,號稱哈弗H6最強對手,不爭一二很淡定,超值!

最近聽到長安CS75PLUS的消息還是說該車系在2月份以32365臺的銷量成功登頂單月SUV銷量榜首。 雖然對長安CS75PLUS本身銷量來說, 第一和第二差別不大, 畢竟都是爆款。 但大家總是很喜歡聽「千年老二」逆襲的故事, 所以公佈銷量那天, 很多媒體都拿這個大作文章, 不過長安汽車自己倒是很理性, 當晚就有內部郵件通告全體員工, 我們的挑戰是低碳智慧的戰略轉型、我們的對手是強大的合資品牌, 不是一二之爭。

什麼叫格局?這就是格局!不過求錘得錘, 在3月份的SUV銷量裡, 長安CS75果然回到了「千年老二」的位置(狗頭保命), 但就像我前面說的, 第一第二真的不重要, 只要月銷量還是在3萬以上, 誰敢說你不成功?

最近, 長安舉辦了一場雙車試駕會, 2021款的CS75PLUS與CS35PLUS, 但因為試駕時間有限, 所以我主要體驗的的是長安CS75PLUS, 因此這篇文章我們主要說千年老二長安CS75PLUS。

 2.0T+8AT, 動力配置拉滿

因為不是新車, 我們也不過多贅述其他東西, 就聊聊在試駕過程中一些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點。 因為試駕的是頂配車型, 所以在動力上它採用的是2.0T藍鯨發動機+愛信8AT變速箱, 而這套動力組合和同級相比有多突出我相信已經沒必要再強調, 最大馬力233匹、最大扭矩360N·m、百公里綜合油耗8.1L,

這些資料我相信已經足夠說明一些問題。

至於開起來的感受, 市區行駛時, 我分別用普通模式和運動模式進行了試駕, 在普通模式下, 這套動力組合給我的感受是平順溫和的, 因為採用8AT變速箱的緣故, 它的平順型明顯是要比同級別採用雙離合的車型更好,

而且動力輸出很線性, 基本上手無難度, 非常容易就能摸清它的秉性, 作為城市通勤來說, 極其適合。

而切換到運動模式後, 你會明顯感覺到它的油門變得更加靈敏了, 基本上在起步階段, 你每一次輕踩油門都會獲得一次比較直接的動力回饋,

且在行駛過程中, 只要你稍微含著點油門行駛, 發動機的轉速就會一直維持在1800rmp上下, 隨時準備出力。

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 如果你在駕駛過程中突然給了一腳比較大的油門, 長安CS75PLUS其實給到的動力回饋並沒有想象中的快, 似乎渦輪還需要一些建壓時間。對了,因為長安CS75PLUS的轉向力度有三檔可調,所以整車的轉向手感還是不錯的。

 底盤舒適,但並非完美

長安CS75PLUS懸架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配置,調校方面整體給人的感覺比較軟,而這種設定讓車輛在面對一些小的顛簸時能展現出不錯的舒適性,濾振能力出色,不過,當面對大的顛簸時,懸掛又讓你感覺很快到底,所以甚至會出現一點顛感。

而如果你拿它去做一些比較激烈的駕駛,CS75PLUS展現出來的實力也並無越級表現。像試駕過程中,我們在一個封閉的場地進行了一場繞樁比拼,長安CS75PLUS在做一些高速變線的時候車身姿態並沒能給你很強的信心。而且因為體積更大,所以即使車輛有更大的馬力,但在這種小的樁桶賽道內,它給到我的操控感其實是不如長安CS35PLUS的,同樣的賽道跑下來,CS75PLUS也會更慢一些。

(長安CS35PLUS)

當然,以上這些都算是吹毛求疵啦,畢竟你不可能要求一臺十幾萬的車做到面面俱到。長安CS75PLUS需要做的就是把消費者日常的需求照顧好,而在這方面,它確實做到了主流水準以上,駕駛輕鬆、日常乘坐舒適。

 車機實用,空間到位

車輛內飾設計上算是主流水準,功能區劃分比較清晰,配置用料上也下足了功夫,中控臺下沿與門板都用了皮質包覆,質感不錯。至於紅黑的車內配色也是大部分消費者喜歡的相對居家、相對年輕的氛圍。

長安CS75PLUS用的是目前流行的雙12.3英寸液晶大屏,科技氛圍很足,而且因為中控大屏做了一定偏向駕駛者的設計,所以日常使用起來還是比較方便,也不會說產生很影響操作的反光。

至於車機實用性方面,長安CS75PLUS用的是和騰訊聯合開發的梧桐車機TINNOVE智慧系統,所以在系統生態上,幾乎騰訊的所有實用軟體都全部搭載了,像QQ音樂、騰訊地圖、車載微信等等。

其中車載微信應該是目前許多車型還不具備的,但在長安CS75PLUS上已經做了很好的融合,而且方向盤上都有特定的按鍵來進行微信的播報和喚醒。

另一點值得一說的就是車載的導航系統,首先採用當地語系化的導航就已經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實用性,而長安CS75PLUS的導航指示還能做到中控屏與儀錶屏的聯動顯示。基本上每到需要切換路線的時候,長安CS75PLUS儀錶盤右側的區域都會變成一個導航畫面,而且還會隨距離的不同做切換。

類似的實用配置還有很多,像無線充電、語音喚醒、語音控制等等都能夠大大提升駕駛者在日常用車時候的便利性。

空間表現上,長安CS75PLUS也同樣可圈可點,在前排座椅調整到合適座位後,一位身高172cm的體驗者坐後排依舊可以獲得2拳左右的縱向空間餘量和一拳以上的頭部空間餘量。加上後排座椅支持角度可調且地臺為全平設計,所以後排即使乘坐3個人也並沒有太大壓力。

 編輯小結

簡單地試駕下來,長安CS75PLUS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全面,以家用的標準來衡量它的話這臺車幾乎沒有什麼短板,動力相比同級更強、空間表現不錯、車輛配置也極其豐富。而且從車輛目前的售價也可以看出來,上市以來,車輛10.69-15.49萬的售價幾乎沒有過太大的優惠,可見產品競爭力之強。最後說回到銷量的問題,我覺得,對於長安CS75PLUS來說,是不是銷量第一真的不重要,只要保持好自己的銷售節奏,它註定是緊湊型SUV繞不開的一個選擇。

似乎渦輪還需要一些建壓時間。對了,因為長安CS75PLUS的轉向力度有三檔可調,所以整車的轉向手感還是不錯的。

 底盤舒適,但並非完美

長安CS75PLUS懸架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配置,調校方面整體給人的感覺比較軟,而這種設定讓車輛在面對一些小的顛簸時能展現出不錯的舒適性,濾振能力出色,不過,當面對大的顛簸時,懸掛又讓你感覺很快到底,所以甚至會出現一點顛感。

而如果你拿它去做一些比較激烈的駕駛,CS75PLUS展現出來的實力也並無越級表現。像試駕過程中,我們在一個封閉的場地進行了一場繞樁比拼,長安CS75PLUS在做一些高速變線的時候車身姿態並沒能給你很強的信心。而且因為體積更大,所以即使車輛有更大的馬力,但在這種小的樁桶賽道內,它給到我的操控感其實是不如長安CS35PLUS的,同樣的賽道跑下來,CS75PLUS也會更慢一些。

(長安CS35PLUS)

當然,以上這些都算是吹毛求疵啦,畢竟你不可能要求一臺十幾萬的車做到面面俱到。長安CS75PLUS需要做的就是把消費者日常的需求照顧好,而在這方面,它確實做到了主流水準以上,駕駛輕鬆、日常乘坐舒適。

 車機實用,空間到位

車輛內飾設計上算是主流水準,功能區劃分比較清晰,配置用料上也下足了功夫,中控臺下沿與門板都用了皮質包覆,質感不錯。至於紅黑的車內配色也是大部分消費者喜歡的相對居家、相對年輕的氛圍。

長安CS75PLUS用的是目前流行的雙12.3英寸液晶大屏,科技氛圍很足,而且因為中控大屏做了一定偏向駕駛者的設計,所以日常使用起來還是比較方便,也不會說產生很影響操作的反光。

至於車機實用性方面,長安CS75PLUS用的是和騰訊聯合開發的梧桐車機TINNOVE智慧系統,所以在系統生態上,幾乎騰訊的所有實用軟體都全部搭載了,像QQ音樂、騰訊地圖、車載微信等等。

其中車載微信應該是目前許多車型還不具備的,但在長安CS75PLUS上已經做了很好的融合,而且方向盤上都有特定的按鍵來進行微信的播報和喚醒。

另一點值得一說的就是車載的導航系統,首先採用當地語系化的導航就已經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實用性,而長安CS75PLUS的導航指示還能做到中控屏與儀錶屏的聯動顯示。基本上每到需要切換路線的時候,長安CS75PLUS儀錶盤右側的區域都會變成一個導航畫面,而且還會隨距離的不同做切換。

類似的實用配置還有很多,像無線充電、語音喚醒、語音控制等等都能夠大大提升駕駛者在日常用車時候的便利性。

空間表現上,長安CS75PLUS也同樣可圈可點,在前排座椅調整到合適座位後,一位身高172cm的體驗者坐後排依舊可以獲得2拳左右的縱向空間餘量和一拳以上的頭部空間餘量。加上後排座椅支持角度可調且地臺為全平設計,所以後排即使乘坐3個人也並沒有太大壓力。

 編輯小結

簡單地試駕下來,長安CS75PLUS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全面,以家用的標準來衡量它的話這臺車幾乎沒有什麼短板,動力相比同級更強、空間表現不錯、車輛配置也極其豐富。而且從車輛目前的售價也可以看出來,上市以來,車輛10.69-15.49萬的售價幾乎沒有過太大的優惠,可見產品競爭力之強。最後說回到銷量的問題,我覺得,對於長安CS75PLUS來說,是不是銷量第一真的不重要,只要保持好自己的銷售節奏,它註定是緊湊型SUV繞不開的一個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