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65億公里外,新視野號拍攝回的照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奇異的世界

50年前, 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終於走出了地球, 看到了地球之外的世界。 地球之外的第一空間是存在了50多億年的太陽系, 而人類要走向星空首先就要探索太陽系的奧秘。

根據我們目前的探索瞭解, 太陽系大體可分為內外兩層, 也就是內太陽系和外太陽系。 內太陽系主要由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帶組成, 最遠的位置則是位於海王星軌道, 距離太陽約30個天文單位。

外太陽系則是以海王星外面的黃道面為界, 黃道面之外的空間由是外太陽系的范圍, 這個范圍就非常廣闊了, 相對於內太陽系, 外太陽系則更加廣闊複雜而神秘。

在太陽系外的內側是一個包裹整個內太陽系的圓盤狀區域, 我們稱之為柯伊伯帶。

其實柯伊伯帶跟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有許多相似之處, 它們都是由大量的小天體組成, 只不過柯伊伯帶環繞整個內太陽系, 面積廣闊,

其中存在的小行星, 彗星等天體數量非常多, 除了這些可能還存在一些顛覆我們傳統天體理論的小天體。

柯伊伯帶並不是外太陽內的邊界, 透過柯伊伯帶則是一片廣闊的星際空間, 在星際空間中穿梭一段時間, 就會進入太陽系最複雜神秘的區域, 我們稱之為奧爾特雲。

奧爾特雲才是太陽系真正的邊界區域, 最遠可延伸到大約10萬億公里, 也就是近一光年的距離。 奧爾特是一個球體雲團, 包裹著太陽系, 其中佈滿各種天體以及很多活躍的彗星, 距離太陽約50000-100000個天文單位。

以上就是整個太陽系的構成, 從這些簡單的描述, 我們也可以看出, 太陽系真正的奧秘主要還是集中在外太陽系。 那裡遠離太陽, 星空環境能夠保持最原始的狀態, 科學家認為, 太陽系邊緣的一些小天體有可能從太陽系誕生的時候一直都沒有發生過太大的變化, 保持著一個原始的狀態。 通過這些原始的小天體, 或許可以讓我們揭開太陽系的形成之謎。

想要探索太陽系邊緣的奧秘, 僅僅依靠天文望遠鏡是無法做到的,

因為那裡非常接收到的太陽光線非常小, 顯得特別黑暗, 大部分的天體以及更具體的情況我們是無法真正瞭解的。 而想要瞭解外太陽系更多的秘密, 那麼就需要派出探測器才行。

當然,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實力, 我們也沒有辦法深入奧爾特雲探索,

以人類目前飛船的速度, 要進入奧爾特雲沒有5000年以上的時間是不行的, 而要穿越整個奧爾特雲, 則需要數萬年。

所以, 人類即使要探索外太陽系, 以我們目前的科技主要還是集中在柯伊伯帶。 在2006年1月19日, NASA發射了人類史上第一個主要探索柯伊伯帶的探測器, 它就是新視野號。

新視野號的主要任務是探測冥王星及其最大的衛星卡戎(冥衛一)和探測位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 同時新視野號也是人類迄今為止人類發射的速度最快的太空飛行器, 經過9年的航行, 在2015年,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越冥王星, 拍攝到了冥王星近距離的清晰照片。

完成對冥王星以及其衛星的探測之後,新視野號朝著柯伊伯帶繼續前進,探索這裡的神秘小行星。到了2019年1月1日,新視野號飛越了人類迄今研究過的最遙遠的天體—Ultima Thule。

這個小天體要比冥王星小得多,它最長的距離僅有35公里,之所以去探索這個小天體,主要是這個小天體非常特別,它跟普通的小行星有很多不同之處。那麼這個小天體有什麼特別之外?新視野號近距離拍攝到了Ultima Thule的照片,科學家看到照片後,感到不可思議,這個小天體讓科學家大開眼界,也擴寬了我們對天體的認知。

由於新視野號拍攝回的有關Ultima Thule的照片資料多達6.65GB,所以要完成對這些照片的全部處理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根據目前分析出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小天體的確非常特別,首先是它的顏色呈現紅色。

紅色的星球在太陽系相信大家也都見過,最顯眼的就是火星,火得之所以呈現紅色,那是因為其中的鐵氧化物造成的,那麼Ultima Thule的紅色是如何來的?難道也是鐵氧化物造成的?對此,科學家也感疑惑,要知道在小行星系列中,我們還沒有發現第二顆紅色的小天體。

火星的紅色是由於它表面的巖石,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氧化造成的,可是在太陽系邊緣,這裡的環境跟內太陽系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本身這是一個小天體,也不具備能夠氧化的表面環境。如果不是氧化造成的,那麼這個小天體明亮的紅色表面是如何形成的?要揭開這個謎團,還需要我們更多的研究,或許會有意思不到的重大發現。

除了有神秘的紅色特徵之外,Ultima Thule還有一個讓科學家感到驚異的特徵,那就是它的形狀奇異。通過照片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小天體並不是我們常見的球體狀,而是由一大一小兩個圓球連接而成。

而這兩個一大一小的圓球也並不是標準的圓球體,而是呈現一種扁平狀,如果用一個合適的比喻,看上去就像一個紅色的煎餅或者是一個雪人形狀的煎餅。科學家曾經也在太陽系中發現過與此相似的花生狀天體,只不過那個天體或不是扁的,而Ultima Thule這樣的扁狀紅色小天體,人類首次發現。

那麼這樣奇異的天體是如何形成的?通過初步的觀測分析,科學家認為這個小天體是在太陽系早期形成的,而且是兩個小天體在溫柔的碰撞狀態下逐漸融合而成。而至於它扁平的形狀,可能跟太陽系邊緣的特殊運動軌道有關。

Ultima Thule天體的發現,完全改變了人類對於柯伊伯帶小型天體結論的認知,它的身上或許隱藏著有關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秘密。而類似於這樣的奇異天體,相信在柯伊伯帶還有不少,只不過人類目前的科技實力有限,對於柯伊伯帶的探索還只是很小的片面,相信在未來我們會有更先進的探測器,能夠完成對整個柯伊伯帶的探索,然後走向奧爾特雲,最後走出太陽系。

完成對冥王星以及其衛星的探測之後,新視野號朝著柯伊伯帶繼續前進,探索這裡的神秘小行星。到了2019年1月1日,新視野號飛越了人類迄今研究過的最遙遠的天體—Ultima Thule。

這個小天體要比冥王星小得多,它最長的距離僅有35公里,之所以去探索這個小天體,主要是這個小天體非常特別,它跟普通的小行星有很多不同之處。那麼這個小天體有什麼特別之外?新視野號近距離拍攝到了Ultima Thule的照片,科學家看到照片後,感到不可思議,這個小天體讓科學家大開眼界,也擴寬了我們對天體的認知。

由於新視野號拍攝回的有關Ultima Thule的照片資料多達6.65GB,所以要完成對這些照片的全部處理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根據目前分析出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小天體的確非常特別,首先是它的顏色呈現紅色。

紅色的星球在太陽系相信大家也都見過,最顯眼的就是火星,火得之所以呈現紅色,那是因為其中的鐵氧化物造成的,那麼Ultima Thule的紅色是如何來的?難道也是鐵氧化物造成的?對此,科學家也感疑惑,要知道在小行星系列中,我們還沒有發現第二顆紅色的小天體。

火星的紅色是由於它表面的巖石,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氧化造成的,可是在太陽系邊緣,這裡的環境跟內太陽系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本身這是一個小天體,也不具備能夠氧化的表面環境。如果不是氧化造成的,那麼這個小天體明亮的紅色表面是如何形成的?要揭開這個謎團,還需要我們更多的研究,或許會有意思不到的重大發現。

除了有神秘的紅色特徵之外,Ultima Thule還有一個讓科學家感到驚異的特徵,那就是它的形狀奇異。通過照片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小天體並不是我們常見的球體狀,而是由一大一小兩個圓球連接而成。

而這兩個一大一小的圓球也並不是標準的圓球體,而是呈現一種扁平狀,如果用一個合適的比喻,看上去就像一個紅色的煎餅或者是一個雪人形狀的煎餅。科學家曾經也在太陽系中發現過與此相似的花生狀天體,只不過那個天體或不是扁的,而Ultima Thule這樣的扁狀紅色小天體,人類首次發現。

那麼這樣奇異的天體是如何形成的?通過初步的觀測分析,科學家認為這個小天體是在太陽系早期形成的,而且是兩個小天體在溫柔的碰撞狀態下逐漸融合而成。而至於它扁平的形狀,可能跟太陽系邊緣的特殊運動軌道有關。

Ultima Thule天體的發現,完全改變了人類對於柯伊伯帶小型天體結論的認知,它的身上或許隱藏著有關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秘密。而類似於這樣的奇異天體,相信在柯伊伯帶還有不少,只不過人類目前的科技實力有限,對於柯伊伯帶的探索還只是很小的片面,相信在未來我們會有更先進的探測器,能夠完成對整個柯伊伯帶的探索,然後走向奧爾特雲,最後走出太陽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