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飛行的AK-47步槍:俄軍解密柳葉刀巡飛彈,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

俄羅斯最新解密的新型無人機巡飛彈的戰力十分強悍, 有關專家甚至給出了「飛行的AK-47步槍」和「空中地雷」的讚譽。 近期, 一款名為「柳葉刀」的無人機頻頻登上俄羅斯媒體的頭條, 瞬間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 它不僅讓全俄廣電新聞公司花費大篇幅進行宣傳報道, 更是在俄新社4月18日的報道中, 成為了有關專家口中, 全世界第一種針對無人機「空中佈雷」系統的主角。 那麼這款「柳葉刀」無人機是何來頭?「空中地雷」的名頭是否又名副其實呢?

「柳葉刀」無人機巡飛彈系統, 由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公司旗下的子公司ZALA Aero航空集團研製生產。 於2019年6月25日, 在莫斯科州庫賓卡市舉行的「軍隊-2019」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首次對外公佈。

當時一共展出了該機的兩款型號, 分別是「柳葉刀-1」以及「柳葉刀-3」, 從該機的命名就可以看出來, 喻示著能對敵人實施如外科手術般的精確打擊。

而提起「卡拉什尼科夫」, 大家首先會想到其生產的「AK」系列突擊步槍, 以及它在全球輕武器領域的久負盛名。 如此跨界轉型, 向無人機領域進軍, 並且拿出了多款新產品, 著實讓人驚呼意外。

該機有「柳葉刀-1」和「柳葉刀-3」兩種型號。 前者全重5千克, 戰鬥部載荷1千克(相當於2枚67式手榴彈),

續航時間30分鐘, 航程30公里, 就重量上而言, 「柳葉刀-1」可以被看做是一顆普通的航空炸彈。 後者全重12千克, 戰鬥部載荷3千克(相當於2枚60毫米迫擊炮彈)。 續航時間40分鐘, 航程達到40公里。 空中巡航時速度為80-130千米/每小時, 俯衝對目標發起攻擊時速度可達300千米/每小時。

「柳葉刀」的動力來源則是採用內置式電動機, 依靠蓄電池驅動, 鋰電池能夠保證「柳葉刀」在空中待命飛行30~40公里。 使用時只需要一套小型導軌彈射裝置即可, 故而也可以被看做是單兵無人機。 不過, 「柳葉刀」的缺點是集成化設計不夠好, 彈翼和尾翼需要在發射前 臨時組裝, 而且發射導軌太長, 不利於野戰單兵攜帶, 實際上是車載的。

儘管「柳葉刀」無人機系統的體型, 無法同眾多中大型無人機相比, 但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該機配備由俄羅斯自主研發的光學攝像機, 夜視和紅外設備。 而且還在機體部分, 預裝有智慧化的飛行控制穩定系統, 使得該機就可以實現「人在迴路中」智慧化控制模式。 機體的戰鬥部載荷,

採用了模塊化設計, 可根據任務需求不同, 配置相應的戰鬥部執行任務。

此外, 該機還具有對目標的獨立發現識別, 並鎖定攻擊的能力, 而這得益於機體部分安裝的AI大數據識別系統。 在半徑40公里的范圍內, 該機不僅可以對碉堡工事, 敵方人員, 車輛目標發起遠程攻擊外, 還可以向各類低空低速的飛行目標實施打擊。

該機被譽為「空中佈雷」系統的主角,即所謂的「空中地雷」,是最重要的特點在於它的外形。該機採用前後雙X型彈翼氣動佈局,使得該機同目前世界主流的空空導彈設計原理相似。該公司首席設計師亞歷山大.紮哈羅夫稱「X代表著可控性和機動性,雙X佈局就是我們絕對的技術訣竅,在俯衝和機動過程中,表現效果非常好。」

為何該機沒有採取經典飛機構型的常規設計,原因在於對機動性的考慮,在常規佈局下的巡飛彈機動性不足,從而降低了對移動目標的攻擊效果。而採用類似導彈X型氣動面設計就沒有這個缺點,同時,在保留有效載荷的條件下,縮短了翼展,而速度提高了近一倍,可謂是一舉多得。

X彈翼廣泛地應用於導彈系統,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發射後改為巡航段飛行和降高時,巡飛彈更容易控制。例如我國當初在研製鷹擊-62遠程反艦導彈時,為了加強導彈的掠海飛行能力,就將彈翼由 結構改為X結構,使得導彈超低空飛行控制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柳葉刀」被稱作「巡飛彈」系統。從本質上看,「柳葉刀」是一種低技術低成本航模級的自殺無人機,也可稱其為巡飛彈。所謂的「巡飛彈」全稱叫巡邏飛行彈藥,能夠發射以後在空中巡飛待命一段時間、具備偵察和打擊雙用途的彈藥。這一概念最早由英國人提出,目前除了俄羅斯,美國、以色列、中國等國在該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

該機與傳統精確制導導彈或者炮彈不同的是,在殺傷區空域滯空停留時間相當長。巡邏飛行狀態下,可以進行對敵偵察,亦或者是對目標監視跟蹤,一旦識別鎖定後,隨即發起攻擊。優異的氣動佈局設計和滯空時間,使得「柳葉刀」無人機巡飛彈系統成為了「空中地雷」的堅實基礎。而成本低廉,便於攜帶也是該機的突出特點,所以一經推出後,就受到了俄軍的青睞。他們隨即大量採購,並且投入到敘利亞戰場上,參與到對恐怖分子的打擊行動中。

2020年9月-11月間,在亞阿兩國之間爆發的「納卡衝突」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無人機,遂行戰場偵察,對敵打擊及效果評估等任務。由於俄羅斯察打一體無人機領域的落後,在不久前的納卡戰爭中,大量使用土耳其和以色列無人機的亞塞拜然掌控了戰場,而親近俄羅斯但無人機技術落後的亞美尼亞損失慘重,輸掉了戰爭。

「納卡戰爭」向全世界展示了無人機在戰場上的作戰效果和強大威力,也喻示著無人機將是未來戰爭中的重要力量,俄羅斯對此不可能視若無睹,必然高度重視,這便是俄羅斯大力此類裝備的外部原因。

從俄羅斯自身來看,隨著近年來外部環境逐漸惡化,迫使其不得不全面發展新武器。而俄羅斯面臨的外部安全威脅,幾乎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俄軍除了發展戰略層面的攻防手段外,也需要戰役戰術層面的攻防手段。所以,從自身需求和戰爭趨勢兩方面來看,俄羅斯發展此類武器裝備勢在必行。

儘管擁有多方面優勢,實戰效果突出,但「柳葉刀」無人機巡飛彈系統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例如飛行距離較短,戰鬥部威力較小,不利於隱蔽,彈翼需要現場安裝等問題。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在無人機的通信、控制、制導系統、以及電機電池等部件的國產化上受到限制。如果未來西方對其制裁加劇,上述相關部件的獲取將是一個大問題,進而影響到無人機的發展前景。所以就目前俄羅斯的而言,還是國產化革命「尚未成功」,「達瓦裡希」仍需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該機被譽為「空中佈雷」系統的主角,即所謂的「空中地雷」,是最重要的特點在於它的外形。該機採用前後雙X型彈翼氣動佈局,使得該機同目前世界主流的空空導彈設計原理相似。該公司首席設計師亞歷山大.紮哈羅夫稱「X代表著可控性和機動性,雙X佈局就是我們絕對的技術訣竅,在俯衝和機動過程中,表現效果非常好。」

為何該機沒有採取經典飛機構型的常規設計,原因在於對機動性的考慮,在常規佈局下的巡飛彈機動性不足,從而降低了對移動目標的攻擊效果。而採用類似導彈X型氣動面設計就沒有這個缺點,同時,在保留有效載荷的條件下,縮短了翼展,而速度提高了近一倍,可謂是一舉多得。

X彈翼廣泛地應用於導彈系統,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發射後改為巡航段飛行和降高時,巡飛彈更容易控制。例如我國當初在研製鷹擊-62遠程反艦導彈時,為了加強導彈的掠海飛行能力,就將彈翼由 結構改為X結構,使得導彈超低空飛行控制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柳葉刀」被稱作「巡飛彈」系統。從本質上看,「柳葉刀」是一種低技術低成本航模級的自殺無人機,也可稱其為巡飛彈。所謂的「巡飛彈」全稱叫巡邏飛行彈藥,能夠發射以後在空中巡飛待命一段時間、具備偵察和打擊雙用途的彈藥。這一概念最早由英國人提出,目前除了俄羅斯,美國、以色列、中國等國在該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

該機與傳統精確制導導彈或者炮彈不同的是,在殺傷區空域滯空停留時間相當長。巡邏飛行狀態下,可以進行對敵偵察,亦或者是對目標監視跟蹤,一旦識別鎖定後,隨即發起攻擊。優異的氣動佈局設計和滯空時間,使得「柳葉刀」無人機巡飛彈系統成為了「空中地雷」的堅實基礎。而成本低廉,便於攜帶也是該機的突出特點,所以一經推出後,就受到了俄軍的青睞。他們隨即大量採購,並且投入到敘利亞戰場上,參與到對恐怖分子的打擊行動中。

2020年9月-11月間,在亞阿兩國之間爆發的「納卡衝突」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無人機,遂行戰場偵察,對敵打擊及效果評估等任務。由於俄羅斯察打一體無人機領域的落後,在不久前的納卡戰爭中,大量使用土耳其和以色列無人機的亞塞拜然掌控了戰場,而親近俄羅斯但無人機技術落後的亞美尼亞損失慘重,輸掉了戰爭。

「納卡戰爭」向全世界展示了無人機在戰場上的作戰效果和強大威力,也喻示著無人機將是未來戰爭中的重要力量,俄羅斯對此不可能視若無睹,必然高度重視,這便是俄羅斯大力此類裝備的外部原因。

從俄羅斯自身來看,隨著近年來外部環境逐漸惡化,迫使其不得不全面發展新武器。而俄羅斯面臨的外部安全威脅,幾乎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俄軍除了發展戰略層面的攻防手段外,也需要戰役戰術層面的攻防手段。所以,從自身需求和戰爭趨勢兩方面來看,俄羅斯發展此類武器裝備勢在必行。

儘管擁有多方面優勢,實戰效果突出,但「柳葉刀」無人機巡飛彈系統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例如飛行距離較短,戰鬥部威力較小,不利於隱蔽,彈翼需要現場安裝等問題。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在無人機的通信、控制、制導系統、以及電機電池等部件的國產化上受到限制。如果未來西方對其制裁加劇,上述相關部件的獲取將是一個大問題,進而影響到無人機的發展前景。所以就目前俄羅斯的而言,還是國產化革命「尚未成功」,「達瓦裡希」仍需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