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來古人也愛擼貓!山西出土2700年前貓爪金飾…

從最初僅用來捕鼠, 到後來成為萌寵

幾千年來, 貓在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

自周朝以來, 中國古人養貓擼貓的記錄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衍生出不同的風采…

1

貓神

《禮記》:「迎貓, 為其食田鼠也。 」

《淮南子》:「鼠之遇貍, 必無餘命。 」

「貍」, 就是貓咪的別稱, 捕鼠是本能。

在古人看來, 貓咪能將「碩鼠」們消滅掉,

就是守護田地是神靈, 帶來豐收的希望。

又因貓的眼神迷離, 似乎可以通靈,

所以「迎貓神而祭之」成為古八蠟之一。

據報導, 近日, 山西考古研究院

對周代北白鵝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時,

發現5件距今約2700年的足形貓爪金飾。

網友:原來愛貓之心自古已有之~

2

貍奴

到了唐宋, 貓咪從神壇上下來,

「囂張」地登堂入室, 走進了人類生活,

很多唐詩宋詞、古畫裡都有貓的身影。

宋代大文豪陸游就是個典型的貓奴,

在他的筆下, 貓咪是萌寵, 也是夥伴:

「裹鹽迎得小貍奴, 盡護山房萬卷書。 」

「溪柴火軟蠻氈暖, 我與貍奴不出門。 」

「勿生孤寂念, 道伴大貍奴。 」

睡貓

(宋)胡仲弓

瓶中鬥粟鼠竊盡, 床上貍奴睡不知。

無奈家人猶愛護,

買魚和飯養如兒。

從宋朝開始, 人們迎貓入戶,

需要送鹽或魚給主人家以示鄭重。

例如黃庭堅在《乞貓》一文中寫道:

「聞道貍奴將數子, 買魚穿柳聘銜蟬。 」

據悉, 古人對貓咪等寵物非常喜愛,

周朝有專門負責養狗的官職「犬人」,

宋朝養貓要像娶老婆一樣出聘納彩…

據記載, 宋人迎貓, 除了出聘,

還要立契, 接貓到家後也有講究。

為解決貓咪的領地意識,

要用桶或鬥裝貓, 並用布袋蒙住貓眼;

為解決貓咪的如廁問題,

要取帶有貓媽媽氣味的筷子插土裡…

對於貓咪的餵食和健康問題,

古人也很有講究, 就連絕育都想到了。

《識小錄》:貓不食蝦蟹,狗不食蛙。

《本草綱目》:陸農師曰:薄荷,貓之酒也。

「公貓必閹殺其雄氣,化剛為柔,日見肥善。」

不僅如此,就連給貓咪取名也非常文雅。

到了清代,孫蓀意編輯成《銜蟬小錄》,

更是涵蓋與貓有關的的詩文故事圖畫器物,

成為縱觀古代社會百態的「貓形透鏡」。

3

人類喜歡貓的理由

除了捕捉老鼠、看家護宅,

貓咪還是一種美的化身,愛的陪伴。

沒想到卻看到令人感動的一幕。

據悉,擁抱貓咪可以緩解負面情緒;

聽貓咪的聲音,看貓的長相,讓人愉悅;

人和貓的互動過程更接近人際關係的特點:

——既能保持聯繫,又有彼此的空間。

由此看來,古人愛貓之心皆有之,

而且絲毫不遜於今天的各位鏟屎官。

古人的愛貓文化也很贊,不得不服!

最後,祝大家人貓兩旺!擼貓快樂!

《識小錄》:貓不食蝦蟹,狗不食蛙。

《本草綱目》:陸農師曰:薄荷,貓之酒也。

「公貓必閹殺其雄氣,化剛為柔,日見肥善。」

不僅如此,就連給貓咪取名也非常文雅。

到了清代,孫蓀意編輯成《銜蟬小錄》,

更是涵蓋與貓有關的的詩文故事圖畫器物,

成為縱觀古代社會百態的「貓形透鏡」。

3

人類喜歡貓的理由

除了捕捉老鼠、看家護宅,

貓咪還是一種美的化身,愛的陪伴。

沒想到卻看到令人感動的一幕。

據悉,擁抱貓咪可以緩解負面情緒;

聽貓咪的聲音,看貓的長相,讓人愉悅;

人和貓的互動過程更接近人際關係的特點:

——既能保持聯繫,又有彼此的空間。

由此看來,古人愛貓之心皆有之,

而且絲毫不遜於今天的各位鏟屎官。

古人的愛貓文化也很贊,不得不服!

最後,祝大家人貓兩旺!擼貓快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