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人「新式遛娃」方式很「硬核」,路人回頭率飆升,幸福的孩子

隔代育兒成為很多家庭的常態, 老人會以他們半生的經驗來幫子女帶下一代, 也會湧現出很多「與眾不同」的帶娃方式, 讓人忍俊不禁。 代際不同, 但給予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

老人「新式遛娃」方式很「硬核」, 路人回頭率飆升

這位爺爺帶孫女出門, 遛娃神器很硬核, 居然是一張廢棄的床墊。 孫女穩穩地趴在床墊上, 頭頂還罩著遮陽傘, 爺爺在前面拖行, 小姑娘一副很享受的樣子。

路人都說, 這哪裡是出行, 分明是「海邊度假」嘛, 床墊作為交通工具可以上路嗎?

老人在家既要做家務又要帶娃, 購物車就成為了兩者可兼顧的「出行工具」, 不買菜的時候推娃, 用起來得心應手。

不過這位老人還是很有創意的, 找好角度讓娃躺著, 穩穩地睡一覺, 真是「新式遛娃」。

防走失繩的流行在給遛娃帶來便利的同時, 也讓孩子感到幾分疑惑, 為什麼感覺和小狗同樣的待遇?寶寶和狗狗的邂逅, 也引來不少路人圍觀, 回頭率飆升!

家有一個孩子就夠忙活的了, 要是同時有對雙胞胎呢?不怕, 放在筐子裡串起來一起走。

這對可愛的姐妹也讓路過的叔叔阿姨感到很好奇, 為老人的創意點贊。

要說最硬核的, 還得是重慶的這位外公, 自製小火車接外孫子放學, 順便帶上一車小朋友回家, 一路歡聲笑語, 成為社區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真是一群幸福的孩子。

新式遛娃創意足, 安全意識不能丟

這些老人的遛娃方式稀奇古怪, 很有創意, 所用工具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 也說明大家對於孩子的安全越來越重視了。 雖有「神器」加持, 對孩子的安全保護, 一點兒也不能鬆弛。

① 儘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地方。 孩子年紀尚小, 很容易被人群沖散, 而且這類場合一般空氣也不太好, 能不去就不去。

② 要選擇安全係數高的「遛娃神器」。 創意再好, 安全第一, 家長自創的「交通工具」要反復檢查, 看有無螺絲鬆動、銳角突出等風險, 並保證孩子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活動。

應該說推童車出門,或者將小寶寶放進腰凳是較為安全和舒適的方式,即便是這樣家長也不能掉以輕心。現在在一些地區還出現了共用童車,滿足了家長帶娃出行的需求,成為父母的貼心輔助工具。

③ 不要做「低頭族」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老年線民中,網齡超過1年的人數占比超過70%;而老年人對智慧手機的感知方面,多半老年人認為智慧手機對自己的生活處於重要地位。

家長在帶孩子出門的時候,要保證孩子在自己「一臂遠」之間,不要一直低頭玩手機,遛娃也是一種親子陪伴,更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

④ 教會孩子安全知識。家長在平時要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例如記住自己父母的姓名、住址、聯繫方式等,不吃陌生人遞過來的食物,不亂跑,一旦走失可向保安、員警積極尋求幫助等,從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隔代育兒,老人幫你「帶孩子」,「教孩子」還得父母負責到底

隔代育兒可謂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老人幫忙帶娃能極大地解放年輕勞動力,老人有充足的時間,能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老年人多年來的生活經驗,也能養育孩子茁壯成長。

「憂」的是,隔代育兒中「重養輕教」現象突出,老年人過度寵溺孩子,會養成孩子驕縱的個性,同時也會因為婆媳在育兒上的分歧而產生家庭爭端。

老人幫忙給帶娃的,這種幸運不是人人都有,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態。針對隔代育兒中的種種問題,父母要負起主要責任,養娃靠老人,教育靠家庭合力,而父母必須是主導!

最後,老人帶娃,同樣會「玩」,安全意識不能缺,感恩心態不能少,和辛苦幫忙帶娃的老人道一聲辛苦吧!

應該說推童車出門,或者將小寶寶放進腰凳是較為安全和舒適的方式,即便是這樣家長也不能掉以輕心。現在在一些地區還出現了共用童車,滿足了家長帶娃出行的需求,成為父母的貼心輔助工具。

③ 不要做「低頭族」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老年線民中,網齡超過1年的人數占比超過70%;而老年人對智慧手機的感知方面,多半老年人認為智慧手機對自己的生活處於重要地位。

家長在帶孩子出門的時候,要保證孩子在自己「一臂遠」之間,不要一直低頭玩手機,遛娃也是一種親子陪伴,更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

④ 教會孩子安全知識。家長在平時要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例如記住自己父母的姓名、住址、聯繫方式等,不吃陌生人遞過來的食物,不亂跑,一旦走失可向保安、員警積極尋求幫助等,從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隔代育兒,老人幫你「帶孩子」,「教孩子」還得父母負責到底

隔代育兒可謂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老人幫忙帶娃能極大地解放年輕勞動力,老人有充足的時間,能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老年人多年來的生活經驗,也能養育孩子茁壯成長。

「憂」的是,隔代育兒中「重養輕教」現象突出,老年人過度寵溺孩子,會養成孩子驕縱的個性,同時也會因為婆媳在育兒上的分歧而產生家庭爭端。

老人幫忙給帶娃的,這種幸運不是人人都有,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態。針對隔代育兒中的種種問題,父母要負起主要責任,養娃靠老人,教育靠家庭合力,而父母必須是主導!

最後,老人帶娃,同樣會「玩」,安全意識不能缺,感恩心態不能少,和辛苦幫忙帶娃的老人道一聲辛苦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