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褲子拉鍊沒拉上就倒在血泊裡!「玫瑰少年」葉永鋕去世20年後,廁所翻修鑲上玫瑰「永鋕不忘」

圖/《人生密密縫》

21年前, 國中少年葉永志倒在校園廁所的血泊中。 由於不一樣的性別氣質, 永志遭到了嚴重的校園欺淩, 他從不敢在下課時間去廁所。

永志媽媽說, 那些同學會在學校裡抓著他, 脫他的褲子, 「驗明正身」。

永志的離開, 掀起了臺灣對於多元性別教育的反思。 2015年, 歌手蔡依林在演唱會上播放《玫瑰少年》的短片, 以紀念葉永志並呼籲停止基於性別的校園欺淩。

像永志一樣, 只是期望簡單真誠地「做自己」的人, 卻時常遭受外界的非議和排斥。 甚至TA們最親密的人, 也往往對其施以無限的打壓或威脅。

出生自屏東縣高樹鄉的葉永鋕, 從小擁有陰柔氣質, 葉媽媽描述孩子小時很喜歡玩扮家家酒的遊戲、玩煮菜的玩具, 學校老師在葉永鋕國小三年級時, 稱葉永鋕喜歡做女孩子做的事, 建議葉媽媽應帶孩子醫院檢查。

診視葉永鋕的狀況後, 心理醫生告訴葉媽媽孩子很正常, 還表示若有人認為葉永鋕不正常, 對方本身就不正常。 然而, 當葉永鋕升上國中, 溫柔秀氣的他再因性別氣質被同學盯上, 他被罵是「娘娘腔」, 且被霸淩遭遇日漸嚴重。

葉永鋕曾向葉媽媽哭訴, 表示每天都會有同學想趁他上廁所時,

強行脫他褲子要求「驗明正身」, 以確定他是否為女兒身, 他還寫紙條向媽媽求救, 希望媽媽能拯救他。 儘管葉媽媽為此向學校反映, 但師長在相關事件上仍無作為。

霸淩狀況依舊惡劣, 葉永鋕唯一能自救的方式, 就是改為在下課前幾分鐘, 報告老師要去上廁所, 以免下課時上廁所又被霸淩者堵到。 未料, 他有天一如往常地這麼做, 卻被發現倒臥在廁所血泊中, 他腦部受到重創, 鼻子出血、身體抖動抽搐, 表情相當痛苦, 連外褲的拉鍊都沒拉上。

葉永鋕被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 最後於隔天淩晨身亡。 當天事發不久, 校方更在未報案情況下, 逕自將廁所血跡清洗淨盡。

事後, 法務部法醫與臺大醫學院的鑑定報告出爐, 前者解剖時發現葉永鋕患有高度氣管性肺炎,

預料他是因自身疾病導致昏倒死亡;後者稱葉永鋕如廁前沒有病徵, 也未有昏倒紀錄, 排除他是患病導致昏倒的可能。 葉媽媽實在無法接受解剖結果, 因孩子從小到大從沒看過心臟病科, 表示這從看孩子的健保卡即可得知。

經過葉家人不斷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2006 年最終認定葉永鋕的死因, 稱他如廁後踏上濕滑地板, 瞬間重心不穩並引發迷走神經性昏厥而倒地, 隨後頭部撞擊地面致死。 校方的三位行政主管則因未營造安全衛生環境, 導致被害人滑倒死亡, 分別被處以五個月及以下的有期徒刑。

多年後, 當時他前往上廁所的大樓, 因使用年限已被拆除, 校方去年修建校園內一棟大樓的廁所, 特別將男、女廁所內色調、隔板、天花板、地磚顏色都使用統一色調, 象徵性別平等;男生廁所外鑲上「玫瑰」圖樣, 女廁外有著「大樹」的標誌。 校方也強調, 鑲上玫瑰圖案是對該事件的尊重, 啟用廁所時, 也向孩子訴說了葉永鋕的故事, 性別平等的教育落實在生活上。

當社會工作者缺乏性少數相關知識、性別意識或性別敏感度不足時,TA們會難以察覺家庭和學校裡的性別暴力。這會使得青少年難以信任社工或其他社會支援系統,進而使得個案工作的難度增加。

因此,對在校教師、駐校或社區家庭社工等支援系統的性別教育尤為重要。

無論是家庭暴力還是校園暴力,這些都看似是個體行為,實質卻具有複雜的「人在環境中」的背景。

當更多的人,包括家庭成員、教育工作者、社會工作者以及同輩群體等能夠接觸更多元友善的討論時,才能開始關注和加入反思行動。

性別平等的教育落實在生活上。

當社會工作者缺乏性少數相關知識、性別意識或性別敏感度不足時,TA們會難以察覺家庭和學校裡的性別暴力。這會使得青少年難以信任社工或其他社會支援系統,進而使得個案工作的難度增加。

因此,對在校教師、駐校或社區家庭社工等支援系統的性別教育尤為重要。

無論是家庭暴力還是校園暴力,這些都看似是個體行為,實質卻具有複雜的「人在環境中」的背景。

當更多的人,包括家庭成員、教育工作者、社會工作者以及同輩群體等能夠接觸更多元友善的討論時,才能開始關注和加入反思行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