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做父母,急不得!過多的催促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等一等能收穫驚喜

在知乎上, 關於的孩子問題的排行榜中, 「磨蹭」絕對是榮登榜首。

這一頑癥, 從三、四歲到青春期都存在, 橫掃各個年齡段, 令無數父母叫苦連天。

更讓人抓狂的是:你越催, 他越慢;你再催, 他直接「嘎嘣」熄火, 制動失靈。

家有這樣的磨蹭娃, 老母親可太難了。

在一個節目中, 育兒專家蘭海老師說:孩子的磨蹭, 其實是掩蓋事實的假像。 而其真相, 也許會讓你很心疼這個小小的人兒。

01

「快點兒, 你看看都幾點了!」

「天天最後一個, 磨磨唧唧的!」

「走呀, 穿個鞋怎麼還要那麼半天!」

自從樓上鄰居家的安安上了幼稚園以後, 樓道裡又多了兩位「催娃狂魔」。

這不, 一大早催娃的號角就吹響了。

作為曾經「催娃大軍」中的一員, 對於樓上鄰居目前焦急的心情, 我真的感同身受。

娃娃們仿佛天生就會一套「磨蹭神功」, 我家大寶也不例外。

吃飯要催, 睡覺要催, 上學要催, 寫作業更是催上加催。

任你急得七竅生煙, 她絲毫不為所動, 依然穩如泰山。

直到大寶上小學後的某個清晨, 她突然對正在換衣服的我說:「媽媽, 你快點換呀, 我都要遲到了。 」

……

剎那間的恍惚後, 我突然驚覺, 娃居然在催我!

老母親差點兒喜極而泣。

從那以後, 雖然在做某些事的時候大寶的動作依然慢如蝸牛, 但我的催促聲卻越來越少了。

因為我知道了, 對於內心沒有主動意願的孩子來說, 父母的催促,

只能管一時, 並不會對孩子形成真正的動力。

家庭教育專家趙忠心曾說:「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通過自學而學會, 前提是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秩序。 」

萬物皆有時, 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

做父母, 急不得。

過多的催促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父母不如等一等, 把孩子的節奏還給他, 說不定能收穫驚喜。

02

你眼中的磨蹭, 也許是他暫時能力不足

女兒小時候, 有一件特別有趣的事。

我帶她去遊樂場玩, 小傢伙看到那麼多好玩兒的東西, 興沖沖地問:「媽媽, 咱們可以玩多久?」

我看時間還早, 就告訴她可以玩一個小時。

誰知她聽了, 堅決的搖搖頭說:「媽媽, 我想玩十分鐘, 你能讓我玩十分鐘嗎?」

「一」小, 「十」大, 所以她認為十分鐘是一段比一小時還要長的時間。

看她那蠢萌蠢萌的樣子, 我忍不住在心裡笑話了她一百遍。

笑完之後, 我突然想到個問題:

以前每次告訴他, 還有十分鐘, 我們就要出發了;

給你十分鐘, 把桌子收拾好。

這些他都聽懂了嗎?

回想起來, 每次她都不緊不慢, 直到我說, 只剩下一分鐘的時間了,

才開始加快速度。

其實, 時間這個「東西」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陌生的。

兒科醫生和科學家聯合研究表明:

2歲半以前, 孩子沒有「時間」這個概念;

到了2歲半, 孩子對「時間」、「先後」這些詞才有了初步認識;

2歲半到3歲, 孩子能分清「過去」「現在」「將來」 ;

4歲的孩子, 能描述出自己做了什麼, 卻說不出是什麼時間做的, 這點要到5歲才能做到;

6歲的孩子, 對於類似半小時、10分鐘的時間到底有多長, 沒什麼感覺;

7歲的孩子, 能夠分清時間, 但他們還沒學會在特定時間內做特定的事情。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週期, 父母要耐心等待, 而不是看到孩子慢了, 就用以自身的角度去評判, 卻忘記了他還是個孩子。

在《爸爸去哪兒2》中有一個場景, 陳小春和兒子執行任務,

他只看到兒子走的比自己慢, 就開始催兒子「快快快」, 卻沒有看到他已經很努力的在走了。

媽媽應采兒在微博中氣憤的說:「腿短不是兒子的錯啊, 催什麼催嘛!」

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跟大人不一樣, 他們走路吃飯比我們慢、穿衣洗漱比我們慢, 不是因為故意磨蹭,而是他們的能力就僅此而已。

育兒專家表示:很多時候孩子的磨蹭,只是他暫時能力不足。要想知道孩子是不是磨蹭,真正的評判標準應該是同齡孩子的速度。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在適當的時候等等他。

03

對於那些慢小孩來說,父母與其一味的催促,不如針對孩子的問題去解決,為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形成內心真正的動力:

1、帶孩子認識時間

兒童心理學之父皮亞傑認為,人類對於時間知覺只有在大腦的推理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才產生。

要解決孩子磨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感官的引導方式,讓孩子通過視覺,聽覺來感知時間。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買一個孩子喜歡的鬧鐘。

和孩子一起設定起床時間、睡覺時間、上學時間等。

在平時的溝通中多使用具體的時間名詞,比如「我們看著表,再玩十分鐘。」「最長的針再跑五圈,過五分鐘就要上床睡覺了」等等。

這些話比起「一會兒」、「快到點了」、「立刻」等籠統的詞,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變化,從而加強孩子對於時間的掌控能力。

2、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

「不催就遲到了/太晚了/飯涼了……」

有時父母總是對孩子磨蹭的後果過於擔心,然而成長本身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我們也要適當地讓孩子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

美國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在教育女兒維尼夫雷特時發生過這麼一則故事。

有一天,女兒與斯特娜夫人約定了下午一起去看電影,可女兒和朋友玩得高興,比約定時間晚了半個小時回家。

但斯特娜夫人並沒有發怒,只是平靜地說:「時間來不及了,我們看電影的計畫泡湯了,真遺憾!」

維尼夫雷特記住了這個教訓,從此做什麼都總是很守時。

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太磨蹭時,要給予他們適度的懲罰。

3、用表揚代替催促

樊登老師曾講過兒子嘟嘟上學從來沒有遲到過。

每天早晨,鬧鐘一響,推他一下,嘟嘟自己就會起來洗漱,吃早餐,根本不用催。

而這些都源於嘟嘟兩三歲時樊登老師的一次誇獎。

有一次嘟嘟表現出來不遲到的行為,他說:「爸爸,我們早出去,別遲到。」

這時,樊登老師專門停下來,對他進行了表揚和肯定,說:

「嘟嘟,你知道嗎,你這個行為很棒,你很守時,守時是一個非常好的素質。這個社會上的人都喜歡跟有素質的人打交道,你這個行為很受歡迎。」

此後,他就愛上了守時這件事。

每個人對於別人的斥責生來就有排斥的本性,成人如此,孩子更是這樣。

所以,恰當時機的一次表揚,其效率遠遠超過磨蹭時的反復催促與呵斥。

Wendy媽有話說:

很多時候,是父母將自身的焦慮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才有了不停的催促。

不是孩子太慢,而是我們太急了。

不要用成年人的速度去衡量一個孩子,靜待花開的心境,蘊藏著為人父母的大智慧。

允許孩子慢下來,才是父母對孩子最深沉的愛。

不是因為故意磨蹭,而是他們的能力就僅此而已。

育兒專家表示:很多時候孩子的磨蹭,只是他暫時能力不足。要想知道孩子是不是磨蹭,真正的評判標準應該是同齡孩子的速度。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在適當的時候等等他。

03

對於那些慢小孩來說,父母與其一味的催促,不如針對孩子的問題去解決,為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形成內心真正的動力:

1、帶孩子認識時間

兒童心理學之父皮亞傑認為,人類對於時間知覺只有在大腦的推理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才產生。

要解決孩子磨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感官的引導方式,讓孩子通過視覺,聽覺來感知時間。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買一個孩子喜歡的鬧鐘。

和孩子一起設定起床時間、睡覺時間、上學時間等。

在平時的溝通中多使用具體的時間名詞,比如「我們看著表,再玩十分鐘。」「最長的針再跑五圈,過五分鐘就要上床睡覺了」等等。

這些話比起「一會兒」、「快到點了」、「立刻」等籠統的詞,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變化,從而加強孩子對於時間的掌控能力。

2、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

「不催就遲到了/太晚了/飯涼了……」

有時父母總是對孩子磨蹭的後果過於擔心,然而成長本身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我們也要適當地讓孩子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

美國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在教育女兒維尼夫雷特時發生過這麼一則故事。

有一天,女兒與斯特娜夫人約定了下午一起去看電影,可女兒和朋友玩得高興,比約定時間晚了半個小時回家。

但斯特娜夫人並沒有發怒,只是平靜地說:「時間來不及了,我們看電影的計畫泡湯了,真遺憾!」

維尼夫雷特記住了這個教訓,從此做什麼都總是很守時。

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太磨蹭時,要給予他們適度的懲罰。

3、用表揚代替催促

樊登老師曾講過兒子嘟嘟上學從來沒有遲到過。

每天早晨,鬧鐘一響,推他一下,嘟嘟自己就會起來洗漱,吃早餐,根本不用催。

而這些都源於嘟嘟兩三歲時樊登老師的一次誇獎。

有一次嘟嘟表現出來不遲到的行為,他說:「爸爸,我們早出去,別遲到。」

這時,樊登老師專門停下來,對他進行了表揚和肯定,說:

「嘟嘟,你知道嗎,你這個行為很棒,你很守時,守時是一個非常好的素質。這個社會上的人都喜歡跟有素質的人打交道,你這個行為很受歡迎。」

此後,他就愛上了守時這件事。

每個人對於別人的斥責生來就有排斥的本性,成人如此,孩子更是這樣。

所以,恰當時機的一次表揚,其效率遠遠超過磨蹭時的反復催促與呵斥。

Wendy媽有話說:

很多時候,是父母將自身的焦慮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才有了不停的催促。

不是孩子太慢,而是我們太急了。

不要用成年人的速度去衡量一個孩子,靜待花開的心境,蘊藏著為人父母的大智慧。

允許孩子慢下來,才是父母對孩子最深沉的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