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喝酒喝到胃出血,意外發現食管癌!胃鏡檢查能救命!

古語云“福禍相依”, 總會有一些幸運兒, 在遇到不幸的事情后, 卻意外得到另一分驚喜。 幾天前, 我們內鏡中心就遇到一例這樣的幸運兒。

那是個再平常不過的周四上午, 消化內鏡中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內鏡檢查。

這個平靜的局面被前臺的一句“消化道出血, 急診胃鏡”所打破。

患者是一名60歲的中年男性, 酒后突發大量嘔血, 神志清, 急查血紅蛋白80g/L。

結合發病前劇烈嘔吐病史考慮賁門粘膜撕裂的可能性大。

果不其然, 快速進鏡至近賁門可見條狀新鮮黏膜裂傷及暗紅色血痂。

胃及十二指腸均未見潰瘍,

心中已明了, 妥妥的賁門黏膜撕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科普連接: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

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是以大量嘔血, 用力不協調的嘔吐和食管胃連接部縱形撕裂為特征的綜合征, 賁門撕裂常在劇烈嘔吐后發生, 酗酒是常見的原因, 許多其他疾病, 如潰瘍病, 消化道惡性腫瘤引起的腸梗阻, 尿毒癥, 萎縮性胃炎, 妊娠劇烈嘔吐, 分娩, 劇烈運動, 偏頭痛, 用力排便等的亦有關。

但退鏡至32cm, 見到片狀發紅區域, 表面黏膜稍粗糙, 心中已引起警惕, 莫非是個早癌?

切換至NBI, 可見茶褐色背景黏膜改變。

NBI+ME可見ipcl擴張、迂曲, 呈B1改變。

給予活檢1塊, 等待病理結果。

活檢病理結果

我們的食管壁分四層, 粘膜層、粘膜下層、肌肉層, 外膜層, 而粘膜層又可分為上皮層、固有層、粘膜肌層。

這個患者的病理結果提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局部微浸潤, 考慮粘膜內鱗癌, 意味著病變已經浸潤至粘膜肌層。

但仍然可接受ESD內鏡下治療, 也就是俗稱的“揭地皮”手術。

科普連接:ESD內鏡下粘膜剝離術——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目前治療胃腸道早癌及癌前病變的新型微創方法, 可達到與外科手術一樣的效果,它是指在內鏡下使用高頻電刀與專用器械,將胃腸道病灶(包括胃腸道早期腫瘤)與其下方正常的黏膜下層,逐步剝離,以達到將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食管ESD術適應癥

如果放任不管,它就會繼續往深處生長,依次浸潤至黏膜下層、肌肉層,最后穿透外膜層甚至發生淋巴結及遠處轉移。

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時患者激動的問道:我一點癥狀都沒有,怎么就得了食管早癌呢?

檢查醫師給他解釋:消化道早癌一般沒有任何癥狀,等到有癥狀再檢查大部分都是進展期癌。

患者聽完倒吸了一口涼氣,“慶幸”自己因消化道出血做了胃鏡檢查,還能微創切除病變把食管保留下來,不然再拖個半年一年的估計就只能切食管了。

四天之后患者因為在消化內科住院就給他安排了內鏡下食管ESD治療術。

術前碘染

術中切除

術后大體標本

術后病理

這個患者的食管早癌通過“揭地皮”手術被“治愈”了,后續需要定期復查胃鏡及胸部CT即可。

這名患者的食管早癌是在偶然情況下被發現的,但又有多少人能像這名患者這樣“幸運”呢?

大部分食管癌確診時都已經發展為進展期甚至晚期,只能外科手術切除或者保守姑息治療,著實讓人痛惜。

出現哪些情況需要警惕食管癌呢?

臨床上有這幾個表現:梗阻感、異物感、停滯感、疼痛感。

梗阻感:吃東西時感覺吞咽困難,東西咽不下去,并逐漸加重。開始為吃干硬食物有梗阻感,后發展為流質飲食有梗阻感,最后喝水都梗阻明顯。

異物感:不吃東西時也感覺喉部不適,好像有什么東西一樣。

停滯感:吞咽食物時感覺吞咽不暢,有在喉嚨卡住的感覺,需要用力才能咽下去。

疼痛感:喉部感覺輕微的疼痛。

當出現以上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早期發現食管癌的唯一途徑就是做胃鏡,并取活檢。

襄城縣人民醫院自2019年始每月都下鄉進行早癌宣教

另外,對于年齡大于40歲,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的人群也應該盡早篩查。

以下占到任意一項,就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①有消化系統癥狀;

②有食道癌、胃癌家族史;

③以前初篩普查時發現食管粘膜上皮重度增生,或食管炎患者;

④原因不明的食管或胃內隱血試驗陽性者;

⑤抽煙、抽煙加飲酒,長期大量食用發酵霉變酸菜、霉變食物,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B、胡蘿卜素等的人群。

⑥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別是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襄城縣人民醫院消化內鏡團隊風采

本病例的警示:

1、賁門粘膜撕裂也是一個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大多由于劇烈嘔吐引起;而大量飲酒是主要誘因之一;

2、 而食管癌的高危因素也與大量飲酒、抽煙、過燙、粗糙、霉變飲食有關;其中抽煙飲酒是最為重要的誘因;

3、食管癌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只有通過胃鏡檢查才能發現;早期食管癌可以完全治愈;而進展期和晚期食管癌,治療比較棘手、費用高、痛苦大、生活質量下降、預后也不好。

4、建議40歲的人都要做一次胃鏡檢查,不管有沒有癥狀。

可達到與外科手術一樣的效果,它是指在內鏡下使用高頻電刀與專用器械,將胃腸道病灶(包括胃腸道早期腫瘤)與其下方正常的黏膜下層,逐步剝離,以達到將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食管ESD術適應癥

如果放任不管,它就會繼續往深處生長,依次浸潤至黏膜下層、肌肉層,最后穿透外膜層甚至發生淋巴結及遠處轉移。

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時患者激動的問道:我一點癥狀都沒有,怎么就得了食管早癌呢?

檢查醫師給他解釋:消化道早癌一般沒有任何癥狀,等到有癥狀再檢查大部分都是進展期癌。

患者聽完倒吸了一口涼氣,“慶幸”自己因消化道出血做了胃鏡檢查,還能微創切除病變把食管保留下來,不然再拖個半年一年的估計就只能切食管了。

四天之后患者因為在消化內科住院就給他安排了內鏡下食管ESD治療術。

術前碘染

術中切除

術后大體標本

術后病理

這個患者的食管早癌通過“揭地皮”手術被“治愈”了,后續需要定期復查胃鏡及胸部CT即可。

這名患者的食管早癌是在偶然情況下被發現的,但又有多少人能像這名患者這樣“幸運”呢?

大部分食管癌確診時都已經發展為進展期甚至晚期,只能外科手術切除或者保守姑息治療,著實讓人痛惜。

出現哪些情況需要警惕食管癌呢?

臨床上有這幾個表現:梗阻感、異物感、停滯感、疼痛感。

梗阻感:吃東西時感覺吞咽困難,東西咽不下去,并逐漸加重。開始為吃干硬食物有梗阻感,后發展為流質飲食有梗阻感,最后喝水都梗阻明顯。

異物感:不吃東西時也感覺喉部不適,好像有什么東西一樣。

停滯感:吞咽食物時感覺吞咽不暢,有在喉嚨卡住的感覺,需要用力才能咽下去。

疼痛感:喉部感覺輕微的疼痛。

當出現以上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早期發現食管癌的唯一途徑就是做胃鏡,并取活檢。

襄城縣人民醫院自2019年始每月都下鄉進行早癌宣教

另外,對于年齡大于40歲,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的人群也應該盡早篩查。

以下占到任意一項,就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①有消化系統癥狀;

②有食道癌、胃癌家族史;

③以前初篩普查時發現食管粘膜上皮重度增生,或食管炎患者;

④原因不明的食管或胃內隱血試驗陽性者;

⑤抽煙、抽煙加飲酒,長期大量食用發酵霉變酸菜、霉變食物,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B、胡蘿卜素等的人群。

⑥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別是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襄城縣人民醫院消化內鏡團隊風采

本病例的警示:

1、賁門粘膜撕裂也是一個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大多由于劇烈嘔吐引起;而大量飲酒是主要誘因之一;

2、 而食管癌的高危因素也與大量飲酒、抽煙、過燙、粗糙、霉變飲食有關;其中抽煙飲酒是最為重要的誘因;

3、食管癌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只有通過胃鏡檢查才能發現;早期食管癌可以完全治愈;而進展期和晚期食管癌,治療比較棘手、費用高、痛苦大、生活質量下降、預后也不好。

4、建議40歲的人都要做一次胃鏡檢查,不管有沒有癥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