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一生」:見過世面的孩子,才有更廣闊的人生

體會過最好的, 也承受過最壞的;不卑不亢, 舉止從容;心中既有高山, 又有深谷;既對生活躊躇滿志, 又謙卑溫順;繁華過眼仍舊內心純真, 滄桑履目依然不改本色。

也許這就是見過世面的人生吧。

讓孩子見世面, 是一生的必修課 那些見過世面的孩子, 在潛移默化認識了世界, 他們的世界觀很寬闊, 不一樣的格局。

1.讓孩子見世面, 讓他見萬卷書 來自一位網友, 自小在農村成長, 卻對「見過世面」是非常的渴望和追求。 他說:「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富裕, 沒有足夠的錢去買書, 所以就經常去讀書館借書來學習。 」 不懂餐桌禮儀,

就找一本書來學習, 想瞭解飛行的機械, 就找一本書回家自己動手研究....... 他說, 他所不懂的一切都是來源於書本, 書本讓他見識到了未知的知識。 也讓他的見識, 從一座小農村, 跨越時間、跨越地域, 走進一個無限廣大的世界。

2.讓孩子積極參與生活 作家龍應臺曾說:「上一百堂美學的課,

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 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 不如讓他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 」

譬如郭晶晶夫婦, 深知每天念叨「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意義不大, 不如直接帶著兒子到農田體驗插秧。

3.孩子見過最好的世面, 是父母的格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在孩子的眼裡, 他最早接觸的世界就是父母的世界。 我們不少家長很羨慕國民才女武亦姝是「別人家的孩子」, 但我們很少有人知道, 武亦姝的爸爸在每天下午四點半的時候很乾脆地關掉手機, 專心致志地陪孩子一起看書, 耗盡自己的「洪荒之力」培養孩子對書籍的濃厚興趣。

武亦姝的爸爸給女兒最好的世面就是對書籍有濃厚的興趣, 所謂的言傳身教, 給孩子做榜樣。 帶孩子見世面, 不是把父母的人生經驗, 直接輸送給孩子。 而是讓孩子, 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 用自己的心去做選擇。

見識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眼界, 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甚至是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