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中風」後果可不小,極可能導致大中風,別忽視身上突然出現的小毛病

當你出現突然失語、看不清東西、來腦補或者手部發麻的時候, 那你就需要特別警惕了, 出現以上這些情況很可能是小中風發作了。

雖然稱之為小中風, 但其實並不小, 這是一個足以致命的危險信號。 據有關資料報導, 一旦患上小中風, 就可能在未來一兩天內患上大中風。

在這裡提醒大家, 千萬不要忽視自己身上突然出現的一些小毛病!

「小中風」後果可不小!

「小中風」其實就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也稱一過性腦缺血發作, 是指在短時間內腦血流量減少引起的腦功能障礙。

好發於50歲~70歲的中老年人, 癥狀來得快、消失快, 在發病5分鐘達到高峰, 但恢復後不留後遺癥。

患者會突然喪失理解能力, 突然間臉部、手臂或腿部無力、麻木, 尤其是身體的一側感到麻木, 視物模糊或暫時喪失視力, 頭部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 有眩暈、噁心、嘔吐、飲水嗆咳、口齒不清及突發的四肢乏力等癥狀。

由於小中風通常發作突然, 而且癥狀又會很快消失, 大多數患者1小時內就可恢復正常, 屬於一過性的, 很難引起人們足夠重視, 常常會忘記這樣的小病, 而對小中風提供給人的危險信號視而不見, 導致出現癱瘓等嚴重後果。

干預治療「小中風」可減少中風幾率

統計資料表明, 發生過小中風的患者比沒發生過小中風的患者, 中風的幾率要高上70%。 出現‘小中風’後, 及時進行干預治療, 可以減小中風的幾率。

小中風發生後, 高達50%的患者在5年之內至少發生一次腦梗死事件, 如果診斷或治療不當, 其中10%腦梗死發生在小中風發作之後的 90天內。

因此, 發生小中風後, 能早期、及時、有效地診斷與治療, 是「防患於未然」、預防中風偏癱的關鍵。

如果出現小中風, 最好做一些檢查, 查一下血流變化, 做一下動脈內膜B超, 看血管內有沒有軟斑形成, 穩定斑塊。 如果治療及時, 藥物能有效疏通血管、消散血管堵塞, 並降低大中風的患病風險。

在最近的研究中還發現, 小中風不僅僅僅是大中風的先兆, 還可能與其他疾病的關係也很密切, 其中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和糖尿病。

因此, 對小中風應當進行積極治療, 降低血液粘稠度, 調整血液的高凝狀態, 控制和維持血壓在正常范圍內, 終止和減少小中風, 預防或推遲腦梗塞的發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