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媽媽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未來就有多精彩

小時看過「孟母三遷」的故事, 為了孩子, 孟母進行了三次的搬家, 也是因為孟母看到周圍環境對孟子的影響, 但是同時這個母親有了本能的對於孩子的關注, 想要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學習, 因此有了大家熟知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才有了後來有所成就的孟子。

所以在孩子的幼時需要母親各方面的照料, 包括生活學習的點滴, 所以一個品行端正, 積極向上陽光的母親, 才有可能給孩子體驗幸福的能力和面對困難的勇氣。

01

媽媽的格局,

決定孩子的未來

什麼是格局?

楊瀾曾說:「父母的格局, 就是父母的活法, 你想如何過一生, 就是你的活法, 就是你的格局。 」

作為離孩子最近的媽媽, 她對孩子最重要的影響不是教給孩子什麼, 而是孩子從媽媽身上看到的活法。

聽一個教師朋友講了他班的一件事情。

一年級新生入學不到兩個星期, 就有不下五個學生報告丟東西了,

也有家長私底下反映孩子早上拿一塊兒新橡皮去學校, 晚上回家就沒了。

為了調查清楚真相, 朋友留心每個孩子的舉動, 終於有了些眉目。

原來有個小男孩兒上體育課時總是在課中上廁所, 趁機溜回教室, 在空無一人的教室裡翻附近同學的桌洞, 把喜歡的東西放到自己書包裡。

朋友聯繫家長反映此事, 一開始, 男孩兒媽媽並不承認孩子有這樣的行為, 一直強調他的孩子很乖, 是老師誤會了。

直到男孩兒被全班同學疏遠, 再沒有朋友可玩時, 媽媽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主動和班主任老師溝通。

原來男孩兒出現這樣的行為, 和媽媽行為有重大關係。

男孩兒媽媽好貪小便宜, 超市里的試吃商品, 她總是吃了一個又一個,

還不忘往兒子嘴中塞幾塊。

在散裝區 , 趁店員不注意, 她會抓一把食品放在口袋裡, 即便在兒子面前也照做不誤。

久而久之, 兒子在潛移默化中習得順手牽羊的本事。

她家裡真的就缺那一把瓜子花生嗎?

顯然不是。

是她貪便宜的陋習讓她欲罷不能, 在無意識拉低自己的格局, 也毀了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社會學家班杜拉提出:兒童的社會行為主要是通過觀察、模仿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為來完成的。 而父母就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最直接的模仿物件。

貪小利不知其害, 還沾沾自喜的媽媽, 不知道她的品行, 早在不知不覺中被孩子吸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得的是小利, 失的是大格局。

沒有格局的媽媽,

毀孩子于無形。

02

朋友的小店, 緊挨著一家美容店。 每日裡, 前來美容的女人絡繹不絕, 大多數都是當了媽媽的中年女人。

那一天, 美容店的老闆臨時有事外出。 一個女人前來做臉的時候, 發現美容店關了門, 於是就到我的小店裡小坐。

她三十多歲, 領著一個七八歲的女孩。

我們的話題, 很自然就談到了孩子。 當然, 說孩子就不得不提起學習這檔子事。

那個女人一臉嫌棄地說, 不知這孩子隨誰, 上課不專心, 學習成績一點都不好。 上一次期末考試, 語文才考了八十分。

那個女孩, 原本正好奇地東看西看, 聞聽此言, 臉立馬紅了, 唯諾的站到一邊, 低頭擺弄著衣角。

很快, 美容店的老闆回來了。 女人起身離開, 女孩如釋重負般的走了出去。

在接下來, 長達近三個小時的時間裡, 女孩不停進進出出。 她在美容店裡的沙發上坐一會, 然後出來玩一會, 然後又進去, 又出來。

我突然想, 有一天女孩寫作文的時候會不會寫《我的媽媽》?她會不會把等待媽媽做美容這無聊的事情寫到作文裡?

最近, 一批媽媽們很火, 這火全是借助孩子的作文燒起來的。 翻開孩子的作文, 媽媽們的行為無所遁形。

我的媽媽做什麼事情, 全部都是買衣服排第一。

我的媽媽特別愛美, 天天喊減肥。

我的媽媽為了保持身材, 每天吃很少, 用很多化妝品。

我的媽媽愛好是買衣服和化妝。

我媽媽的雙眼皮是去店裡做的。

還有個孩子, 苦口婆心地說, 媽媽, 你最近變得暴躁, 別總玩手機了, 電子產品直接扼殺了人們的溝通和想象力。

......

媽媽們,看完孩子們的作文,感覺紮心了嗎?

可是,我的一位寫網文的朋友,她兒子的作文卻是這樣寫的:我的媽媽很辛苦,她每天要寫一萬字。

我的朋友的孩子,寫作業很認真,打草數遍,才放心寫到作業本上。每次看書,都是直到她擔心累著眼睛,前去干擾才作罷。

看出差距了嗎?

你在孩子的眼裡什麼樣,將來你就會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03

許多年前,我在廈門實習。

有一天下班,公車特別擁擠。旁邊站著一個九歲左右的小男孩和他的媽媽。

我想給孩子讓座,他媽媽感激地笑了笑,對我搖搖手,然後轉頭對孩子說:「你可以堅持一下,對不對?這個姐姐上班也很辛苦了。」

小男孩懂事地點點頭。

接著,小男孩和母親在車上聊開了。

他跟媽媽抱怨一些在學校裡發生的瑣事。

他的媽媽始終微笑傾聽不打斷。

在小男孩說完他的想法之後,這位媽媽說了一句話:

「做一個男孩子,心胸要像大山一樣寬廣,要像大海一樣深沉。」

這一句,讓我對他的媽媽肅然起敬。

這該是多麼睿智豁達的媽媽,告訴孩子要大度,要沉穩。有這樣三觀正的媽媽,這個孩子何其有幸。

胡適曾說: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格局大的母親,必然能培養出一個大格局的孩子。

Wendy媽有話說:

「一個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正直、勤勞、善良、樂觀的母親,這樣的家庭就是心靈成長的聖殿和源泉。」

深以為然。

從小陪伴照顧孩子最多的媽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思想和言行,也左右著孩子的人生走向。

有格局的媽媽,助力孩子飛得更高,看得更遠,也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願媽媽們都能用寬視野和大格局育兒,給孩子最適宜的托舉,讓孩子眼中始終閃現希望的光亮。

媽媽之于孩子,是最親密的存在。日夜相處的過程中,所有的行為,都會感染到孩子。對於孩子來說,媽媽就是人生最初的教科書。

有格局的媽媽,懂得包容生活的殘缺,事態的不完美,她們懂得用樂觀的態度,鼓勵孩子去接受生活賦予的這一切。

董卿說,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率先成為那樣的人。

一味要求孩子,卻不知自律的媽媽,養不出有格局的孩子。因為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就是自己的影本。

......

媽媽們,看完孩子們的作文,感覺紮心了嗎?

可是,我的一位寫網文的朋友,她兒子的作文卻是這樣寫的:我的媽媽很辛苦,她每天要寫一萬字。

我的朋友的孩子,寫作業很認真,打草數遍,才放心寫到作業本上。每次看書,都是直到她擔心累著眼睛,前去干擾才作罷。

看出差距了嗎?

你在孩子的眼裡什麼樣,將來你就會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03

許多年前,我在廈門實習。

有一天下班,公車特別擁擠。旁邊站著一個九歲左右的小男孩和他的媽媽。

我想給孩子讓座,他媽媽感激地笑了笑,對我搖搖手,然後轉頭對孩子說:「你可以堅持一下,對不對?這個姐姐上班也很辛苦了。」

小男孩懂事地點點頭。

接著,小男孩和母親在車上聊開了。

他跟媽媽抱怨一些在學校裡發生的瑣事。

他的媽媽始終微笑傾聽不打斷。

在小男孩說完他的想法之後,這位媽媽說了一句話:

「做一個男孩子,心胸要像大山一樣寬廣,要像大海一樣深沉。」

這一句,讓我對他的媽媽肅然起敬。

這該是多麼睿智豁達的媽媽,告訴孩子要大度,要沉穩。有這樣三觀正的媽媽,這個孩子何其有幸。

胡適曾說: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格局大的母親,必然能培養出一個大格局的孩子。

Wendy媽有話說:

「一個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正直、勤勞、善良、樂觀的母親,這樣的家庭就是心靈成長的聖殿和源泉。」

深以為然。

從小陪伴照顧孩子最多的媽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思想和言行,也左右著孩子的人生走向。

有格局的媽媽,助力孩子飛得更高,看得更遠,也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願媽媽們都能用寬視野和大格局育兒,給孩子最適宜的托舉,讓孩子眼中始終閃現希望的光亮。

媽媽之于孩子,是最親密的存在。日夜相處的過程中,所有的行為,都會感染到孩子。對於孩子來說,媽媽就是人生最初的教科書。

有格局的媽媽,懂得包容生活的殘缺,事態的不完美,她們懂得用樂觀的態度,鼓勵孩子去接受生活賦予的這一切。

董卿說,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率先成為那樣的人。

一味要求孩子,卻不知自律的媽媽,養不出有格局的孩子。因為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就是自己的影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