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曾有人戲言:「人活於世, 便是‘人活於事’。 」

世間人千千萬, 人間事萬萬千。

有人「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 有人「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還有人「看盡人間興廢事, 不曾富貴不曾窮」......

但不管「古今多少事」, 最終亦不過「都付笑談中」。

人生原多不稱意, 不妨泯然一笑中。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看似麻煩的事情, 恰恰取決於你看待它們的心情。

心情簡單了, 生活就簡單了。

學著做一個「無事人」, 你會發現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美好。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句詩出自一位五代後樑時期的高僧所寫的《插秧歌》。

高僧出身農家, 人雖矮小, 身體卻很強壯, 極擅長插秧。

一日, 他在田中插秧。 不經意間, 他發現正是自己一步步地後退, 才有了秧苗的一步步前進。

於是, 他恍然大悟:「退步, 原來是向前!」

有時候, 退步並非自甘墮落, 而是換一個方向繼續前進。

晚清名臣張之洞雖位高權重, 但長相醜陋、瘦弱矮小。 他剛接任湖廣總督時, 當地的一位畫家便畫了一幅「三矮奇聞」的水彩畫。

這三個矮子, 分別是張之洞和他的兩個下屬。

畫作完成後, 畫家公然把它掛在自己的畫展上, 以此聚斂人氣。 其他官員和百姓聽說後, 紛紛趕來看畫展, 想一睹張之洞的「芳容」。

這幅畫極盡詼諧幽默之能事, 將本來長得不帥的張之洞醜化得更加慘不忍睹。

如此詆毀朝廷重臣,

連下屬們都看不下去了, 他們紛紛要求將這個畫家抓起來。

以張之洞當時的權力, 抓個畫家當然是小菜一碟, 可他卻選擇了退一步:居然自己掏腰包, 把那幅畫買了下來。

此舉讓輕視他的畫家佩服不已, 從此對他畢恭畢敬, 再沒有詆毀之作傳出。

張之洞以退為進化解了別人的詆毀, 如此智慧, 令人嘆服。

可在俗世之中, 真正懂得「退」這一智慧的又有幾人?

《菜根譚》有言:「處世不退一步處, 如飛蛾投燭, 羝羊觸藩, 如何安樂?」

進一步需要勇氣, 退一步需要智慧。

路的後面還是路, 退一步, 不是得過且過, 而是給生命留下更多的空間。

茫茫人海, 人事沉浮, 以退為進, 方為大道。

風送水聲來枕畔, 月移山影到窗前

宋朝時, 有位僧人來到大龍山向弘濟禪師問禪。

僧人問:「如何是佛?」弘濟禪師回答說:「即汝便是。 」

僧人又問:「什麼是微妙禪?」

弘濟禪師回答:「風送水聲來枕畔, 月移山影到窗前。 」

水聲隨著風一遍遍地輕撫著河畔, 群山的影子被月亮緩緩地推移到窗前。

這是修行的環境, 更是修行的心境。

《壇經》有言:「外不著相為禪, 內心不亂為定。 」

修行講的就是修心, 要修心先定靜心。 心靜則氣閑, 氣閑則神明, 如此方能不為外物所擾。

曾國藩年輕時做事十分急躁, 每次遇到急事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為了改掉自己這個毛病, 他曾向理學名臣唐鑒請教, 唐鑒送了他一個字——「靜」。

從此, 曾國藩每天都要靜坐一會兒, 思考所遇之事。 尤其是遇到重要抉擇時, 常常坐在靜室中反復思量、認真權衡, 最終才做出決斷。

有時為了氛圍更加寧靜, 他還會點上一支香, 讓自己沉靜下來。 凡遇見這種情況, 家人有再大的事情, 也不會打擾他。

曾國藩的許多為人處世、治學從政的體會和方法, 便都在這「靜心沉思」中獲得。

就連他自己也說:「人心能靜,

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 」

靜雖無聲, 卻極具力量。

塵世喧囂, 幾多浮躁, 欲求淨土, 莫若靜心。

因為一個寧靜的生命, 不會逃避世事紛擾, 只願靜享內心美滿。

如此, 清閒無事, 坐臥隨心, 於粗茶淡飯中, 品一段佳趣。

靜靜地來, 靜靜地去, 一如行雲流水, 自然純粹。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在科舉盛行的唐朝,無數才子夢想科舉登第,但卻總有人鎩羽而歸。

羅隱便是其中之一。

他27歲參加科舉,連續考了十多次均名落孫山。

然而他並沒有為此憂愁,在其他考生為科舉失利苦惱時,他卻舉杯暢飲,開懷放歌: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歌舞昇平撫慰了羅隱的憂愁,給了他屢敗屢戰的勇氣,也留給世人一種及時行樂、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

23歲的袁枚早早在科舉中脫穎而出,一舉高中進士,入翰林院,任庶起士。

青年入仕,政績粲然,但就在仕途一片順遂之時,他卻以「丁憂侍母」為由辭官歸鄉。

袁枚之所以辭官,是因為他看到許多官員「不過臺參耳、迎送耳、為大官做奴耳」,這與他所嚮往的「風光如此須行樂,莫管頭顱白幾莖」的生活截然不同。

辭官後的袁枚開始侍弄自己的隨園,這隨園本是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園林,也就是《紅樓夢》裡大觀園的前身,被袁枚購得之後改名「隨園」。

隨園從此成了袁枚的精神港灣。

前後十年,他為了修葺隨園,幾乎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積蓄。

可就在隨園大功告成之時,他卻決定把園子四周的圍牆拆了,並在大門掛上一副對聯: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

除此之外,袁枚還對美食情有獨鍾,在隨園建成後,南京城赫赫有名的名廚王小餘自願入園,成了袁枚的私家廚師。

從此,隨園名震江南,上至達官顯貴、騷人墨客,下至中產階級、市井平民,無不以「曾入隨園品菜」而自得。

隨園的逍遙生活正遂了袁枚的夙願,他每天過著山水畫般的日子:

「每日晨起,吸花中甘露,香生肺腑,涼沁心脾,自謂胸膈間有飄飄欲仙意。」

歐陽修說:「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及時行樂,非是放縱,而是一種活在當下的態度,是對歲月最起碼的尊重。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來日不方長,我們何不把握當下,勿枉此生。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晚唐時期兵荒馬亂,詩人杜荀鶴出身寒微卻心系百姓。但他無力改變亂局,便只好長期隱居九華山。

九華山是佛教名山,他備受佛家思想影響,常與僧人坐談論禪。

這兩句詩便是他看見一位僧人打坐時有感所作。

他見僧人打坐時如枯木一般,絲毫不為外物所累,宛然便是那超然物外的「人間無事人」。

世間的很多事情,都來自蕓蕓眾「口」。

有時候,你對生活的埋怨,只會讓你離這個世界越來越遠。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在失去兒子後,見人就說「我真傻,真的……」。

開始時,大家還會安慰她,可到後來就沒有一個人喜歡聽她講話。

言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唯有淡然自處,才能不被是非所擾。

大詩人劉禹錫因支持「永貞革新」而被貶官,在來安徽和州擔任刺史之前,他剛度過了在四川夔州的二十三個春秋。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是他這段時間的真實寫照。

可來到安徽也並沒有多少改觀,和州知縣雖然官職沒有劉禹錫大,但手中卻有實權,而且對待劉禹錫極不客氣。

按照律例,刺史應該住在衙門中,知縣卻將他安置在城南處。此地地方偏僻,荒無人煙,唯有門口一條江水作伴。

但劉禹錫不以為意,看著無垠的江面,欣然寫下兩句詩:

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知縣聽到後,心中非常不高興,於是又將劉禹錫從城南安排到了城北。這個住處更差,不僅房間小,原本的大江也變成了一條小河。

不過,劉禹錫還是不生氣,看著滿眼春色,他寫下了:

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曆陽心在京。

知縣聽說後惱羞成怒,給劉禹錫找了一處更差的房子。這個房子小得可憐,只能放進去一張床、一把椅子和一個書桌。

但劉禹錫內心仍毫無波瀾,只是淡然寫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筆落墨停,《陋室銘》成,劉禹錫請人將此文刻上石碑、立在門前,以此表達內心的淡然。

汪曾祺在《人間草木》裡寫道:

「世間萬物皆有情,難得最是心從容。」

一個人的從容與豁達,往往體現在最落魄的時候。從容豁達之人,凡事看得最透,看得最輕,也看得最淡。

人生不過百年,與其活得鬱鬱寡歡,不如豁達輕鬆度餘年。

從此月圓是詩,月缺是酒;仰首是春,俯首是秋。豈不快哉!

生命宛如一隻流逝飛舟,出發之時,江海便是餘生。

我們往往局限於瑣事,從而失去了本該擁有的廣闊。

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棘手的事情,不如停下來或者退一步再做思量,也許你會發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工作中,當太多的壓力席捲而來,不要浮躁和焦慮,學會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正所謂:心定,則萬物莫不自得。修整好心情,才能更好地出發。

在與家人、朋友的交往過程中,不要過多地計較得失,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少一些責備和抱怨,心有度量則可萬事亨通。

正如古人所言:「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若要掙脫這桎梏,須懂得:

以退方為進,靜心無古今。

及時當行樂,只做無事人。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如此便好。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在科舉盛行的唐朝,無數才子夢想科舉登第,但卻總有人鎩羽而歸。

羅隱便是其中之一。

他27歲參加科舉,連續考了十多次均名落孫山。

然而他並沒有為此憂愁,在其他考生為科舉失利苦惱時,他卻舉杯暢飲,開懷放歌: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歌舞昇平撫慰了羅隱的憂愁,給了他屢敗屢戰的勇氣,也留給世人一種及時行樂、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

23歲的袁枚早早在科舉中脫穎而出,一舉高中進士,入翰林院,任庶起士。

青年入仕,政績粲然,但就在仕途一片順遂之時,他卻以「丁憂侍母」為由辭官歸鄉。

袁枚之所以辭官,是因為他看到許多官員「不過臺參耳、迎送耳、為大官做奴耳」,這與他所嚮往的「風光如此須行樂,莫管頭顱白幾莖」的生活截然不同。

辭官後的袁枚開始侍弄自己的隨園,這隨園本是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園林,也就是《紅樓夢》裡大觀園的前身,被袁枚購得之後改名「隨園」。

隨園從此成了袁枚的精神港灣。

前後十年,他為了修葺隨園,幾乎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積蓄。

可就在隨園大功告成之時,他卻決定把園子四周的圍牆拆了,並在大門掛上一副對聯: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

除此之外,袁枚還對美食情有獨鍾,在隨園建成後,南京城赫赫有名的名廚王小餘自願入園,成了袁枚的私家廚師。

從此,隨園名震江南,上至達官顯貴、騷人墨客,下至中產階級、市井平民,無不以「曾入隨園品菜」而自得。

隨園的逍遙生活正遂了袁枚的夙願,他每天過著山水畫般的日子:

「每日晨起,吸花中甘露,香生肺腑,涼沁心脾,自謂胸膈間有飄飄欲仙意。」

歐陽修說:「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及時行樂,非是放縱,而是一種活在當下的態度,是對歲月最起碼的尊重。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來日不方長,我們何不把握當下,勿枉此生。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晚唐時期兵荒馬亂,詩人杜荀鶴出身寒微卻心系百姓。但他無力改變亂局,便只好長期隱居九華山。

九華山是佛教名山,他備受佛家思想影響,常與僧人坐談論禪。

這兩句詩便是他看見一位僧人打坐時有感所作。

他見僧人打坐時如枯木一般,絲毫不為外物所累,宛然便是那超然物外的「人間無事人」。

世間的很多事情,都來自蕓蕓眾「口」。

有時候,你對生活的埋怨,只會讓你離這個世界越來越遠。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在失去兒子後,見人就說「我真傻,真的……」。

開始時,大家還會安慰她,可到後來就沒有一個人喜歡聽她講話。

言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唯有淡然自處,才能不被是非所擾。

大詩人劉禹錫因支持「永貞革新」而被貶官,在來安徽和州擔任刺史之前,他剛度過了在四川夔州的二十三個春秋。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是他這段時間的真實寫照。

可來到安徽也並沒有多少改觀,和州知縣雖然官職沒有劉禹錫大,但手中卻有實權,而且對待劉禹錫極不客氣。

按照律例,刺史應該住在衙門中,知縣卻將他安置在城南處。此地地方偏僻,荒無人煙,唯有門口一條江水作伴。

但劉禹錫不以為意,看著無垠的江面,欣然寫下兩句詩:

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知縣聽到後,心中非常不高興,於是又將劉禹錫從城南安排到了城北。這個住處更差,不僅房間小,原本的大江也變成了一條小河。

不過,劉禹錫還是不生氣,看著滿眼春色,他寫下了:

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曆陽心在京。

知縣聽說後惱羞成怒,給劉禹錫找了一處更差的房子。這個房子小得可憐,只能放進去一張床、一把椅子和一個書桌。

但劉禹錫內心仍毫無波瀾,只是淡然寫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筆落墨停,《陋室銘》成,劉禹錫請人將此文刻上石碑、立在門前,以此表達內心的淡然。

汪曾祺在《人間草木》裡寫道:

「世間萬物皆有情,難得最是心從容。」

一個人的從容與豁達,往往體現在最落魄的時候。從容豁達之人,凡事看得最透,看得最輕,也看得最淡。

人生不過百年,與其活得鬱鬱寡歡,不如豁達輕鬆度餘年。

從此月圓是詩,月缺是酒;仰首是春,俯首是秋。豈不快哉!

生命宛如一隻流逝飛舟,出發之時,江海便是餘生。

我們往往局限於瑣事,從而失去了本該擁有的廣闊。

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棘手的事情,不如停下來或者退一步再做思量,也許你會發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工作中,當太多的壓力席捲而來,不要浮躁和焦慮,學會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正所謂:心定,則萬物莫不自得。修整好心情,才能更好地出發。

在與家人、朋友的交往過程中,不要過多地計較得失,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少一些責備和抱怨,心有度量則可萬事亨通。

正如古人所言:「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若要掙脫這桎梏,須懂得:

以退方為進,靜心無古今。

及時當行樂,只做無事人。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如此便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