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孩子若有三種表現,恰恰說明和父母疏遠了,別再誤認為那是懂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很多父母都會寄予孩子很大的期望, 希望孩子能上進, 有出息, 懂事,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孩子能孝順, 可是有些時候往往都會不如人願, 孩子長大之後並不能像父母所期待的那樣孝順父母。

其實孩子不孝順也是有源頭的, 也許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 就和父母就明顯的生分了, 而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確實是很難孝順的, 也會把父母躲得遠遠的, 跟父母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 而孩子和父母之間生分的表現, 往往都很容易被家長誤解為那是孩子懂事的表現, 然而也許並不是父母想的那樣,

如果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 父母可就要注意了。

1、經常不願意和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

其實現實生活中, 很多父母在誇獎自己孩子的時候, 都會說孩子聽話、懂事, 不會和自己頂嘴, 但其實這並不是好兆頭, 要知道孩子在小的時候,

可能總是會不停向父母提自己的問題, 喜歡問為什麼, 看見有趣的事情還會很樂意的和自己的父母去分享, 孩子話多其實是一件好事, 也是孩子向父母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但是如果父母發現孩子變得不願意再和自己交流溝通, 而且每次說話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孩子想要早點結束這段談話, 一味地應和父母, 這就說明在孩子已經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生分了, 而不是像家長認為的, 這是孩子懂事的一種表現。

所以這個時候, 家長一定要懂得反思自己, 是不是由於自己經常打壓孩子問問題的積極性過於厲害, 才導致了孩子失去願意和父母溝通的積極性。

2、孩子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不會再找父母幫忙

要知道父母可是孩子最親近的人, 而孩子一旦受了委屈, 或是被他人欺負的時候, 都會主動尋求父母的説明, 之前也有一位寶媽說自家的孩子在學校被其他的同學欺負了, 但是也沒有聽孩子主動跟她提起過, 後來也是通過老師的口中得知的, 她認為這是孩子害怕自己擔心,

不想讓家人操心才沒有說的, 其實不然, 這位寶媽很有可能理解錯了, 這不是孩子懂事的一種表現, 而是孩子不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靠山, 不想再和父母親了。

孩子在受到傷害的時候, 找父母才是相信父母, 和父母親, 所以家長不要再拒絕孩子的一些請求, 同時也要積極的去幫助孩子, 如果家長認為所有的事情, 必須都是孩子一個人解決, 那麼時間長了, 孩子也會逐漸的疏遠父母。

3、不會再問父母出門是去幹什麼

想知道孩子和父母的關係究竟怎麼樣, 其實單從出門的這件小事中就能看出來, 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 也許經常會跟在父母的屁股後面, 父母走到哪裡, 孩子跟到哪裡, 就像跟屁蟲一樣, 一刻都不想離開自己的父母, 有些孩子還喜歡時刻觀察父母的動向。

有些情況下, 父母可能需要出門, 但不方便帶孩子一起的時候, 那麼孩子自然也是不會讓父母輕易走的, 這是孩子捨不得父母的一種表現, 害怕被父母拋棄, 即使隨著孩子的年齡慢慢長大, 如果是一個有愛的家庭,那麼都會很關心對方去哪裡了,這樣才會讓彼此之間都安心。

但當孩子不再問父母出門幹什麼,那一定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生分了,不想再關注父母,家長這時候不要以為自己出門孩子不再追問就是他長大了,懂事的表現,這恰恰說明你們之間的關係生分了。

如果是一個有愛的家庭,那麼都會很關心對方去哪裡了,這樣才會讓彼此之間都安心。

但當孩子不再問父母出門幹什麼,那一定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生分了,不想再關注父母,家長這時候不要以為自己出門孩子不再追問就是他長大了,懂事的表現,這恰恰說明你們之間的關係生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