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晨起第一杯水這樣喝,「養生水」變「傷命水」!不想一口口喝出癌,別再傻傻堅持

一代文學奇才曹雪芹說過:女人是水做的。 其實, 人都是水做的。 生命的起源、孕育和維持, 都離不開水。 如果沒有水, 人體就無法維持血液迴圈、呼吸、消化、排泄、體溫恒定等生理活動。

圖源 / 網路

當然, 只知道要喝水遠遠不夠, 還要喝對水! 舉個例子, 不少有養生習慣的人, 對晨起第一杯水相當關注。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 因為晨起喝一杯白開水, 不但有助於排便, 預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膚病等, 對於有心臟病及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來說, 還能預防因血液黏稠度增高而引發的心臟病。 但是, 如果晨起喝水時犯了錯, 則很容易把好好的一杯「養生水」, 反而喝成了「傷身水」, 簡直是得不償失!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晨起這樣喝水, 「養生水」變「傷命水」

喝水亂加料, 傷肝沒商量

給喝的白開水中加點「料」, 以期達到某種養生效果, 這種現象生活中相當常見。 但問題是, 很多人並不懂一些中草藥的偏性,
對其是否有毒, 是大毒、常毒還是小毒更是毫不知情, 如此亂用濫用, 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

相關案例

據健康時報報導, 去年10月, 江蘇常州的華女士(化名)吃了女兒買的三七粉後, 自覺效果不錯。

於是, 她便親自種了土三七, 然後磨成粉泡水喝, 結果沒想到把自己喝到中毒, 還患上肝小靜脈閉塞綜合征。

無獨有偶。

據上觀新聞報導, 就在同年11月, 沉迷養生的周先生(化名)因體檢時查出肝臟彌漫性腫塊, 而去浙江省海寧市人民醫院就診。

在診療過程中, 周先生告訴醫生, 他聽說三七等中草藥有保健作用, 於是從半年前就開始服用。

最終, 經過進一步診療, 醫生認為:周先生的病情主要是由他服用的中草藥引起的。

生活中, 如同周先生、華女士一般亂用中草藥養生的人並不少見, 出事的也不在少數。 有些肝損傷嚴重者, 甚至要換肝保命! 因此, 勸大家可別一看到是中草藥, 就以為對身體好、可以養生, 然後往水中亂加, 並日復一日地飲用! 說到這, 可能有人要「杠」了:你說有些中草藥有毒,
那中醫怎麼還在用? 不可否認, 中藥中確實有很多毒性藥材, 而且其在中成藥製劑中的應用也十分常見。

2020年版《中國藥典》就將83種具有潛在毒性的中草藥進行了分級, 其中低毒性藥物有31類, 中毒性有42類, 劇毒藥物10類。

其原因主要在於: 首先, 不少有毒藥材中的有毒成分, 往往也是治病的有效成分。 它們大多作用竣猛、起效迅速、療效確切, 在祛邪愈疾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 比如巴豆中的巴豆油等。 其次, 有些中藥的毒副作用, 可以通過專業的炮製或配伍而被減輕或消除。

最後, 中醫對有毒中藥的使用是有嚴格劑量控制的, 這在《中國藥典》裡也有明確說明。 專業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實際病情, 選用適合的組方和劑量, 以保證藥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大家需要警惕並拒絕任何非專業醫生開出的中藥材。 一般來說,包括但不限於自己在田間路邊挖的「中草藥」、某些景區叫賣的「中草藥」、所謂民間偏方中提到的「中草藥」等等。 晨起喝太多,腎被悄悄拖垮 很多老人怕晚上總起夜,年輕人怕第二天水腫,於是習慣在晚上「停水」(即不喝水),然後等到晨起後,再大飲特飲。 然而,這麼做會導致以下不良後果: ①經過一夜的睡眠,人體內的水分會通過呼吸作用不斷蒸發散失。如果上了年紀的人晚間缺水,可能會導致血液濃縮,造成血管堵塞。 ②至於晨起後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則會增加機體的排尿量和排汗量,前者會加重腎臟負擔,後者會使體內的鹽分過度流失,導致電解質紊亂。

更嚴重者,還會引發「水中毒」,即攝入的水分超過了機體排泄能力,引發了稀釋性低鈉血癥。 建議:可將晚間喝水的時間提前,比如在睡前一兩個小時喝,並在睡前排尿。而晨起,則只需小口慢飲150~200ML的溫白開即可。

晨起喝太涼或太燙的水

傷腸胃、癌也來敲門

即使我們科普過很多次,不宜喝超過65℃的開水,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熱水仿佛是無往而不利的「養生神藥」! 痛經了,多喝熱水就舒服了;感冒了,多喝熱水發發汗就好了...... 但問題是,太燙的水流經口腔和食道,會燙傷其嬌嫩又脆弱的黏膜。 食管偶爾被燙傷,還能自我修復。但是若長期被燙傷,食管會在反復損傷和修復的過程中,產生越來越多的不正常的「異型性」細胞,進而可能誘發食道癌。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佈的一項報告就警告:「飲用65℃以上熱飲有致癌風險」。 當然,晨起也不能喝太涼的水。因為攝入冷飲會使平滑肌痙攣,引起胃腸不適。 一般來說,口腔和食管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而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為35~40℃。 因此,晨起喝一杯35~40℃的溫白開最合適。

大家需要警惕並拒絕任何非專業醫生開出的中藥材。 一般來說,包括但不限於自己在田間路邊挖的「中草藥」、某些景區叫賣的「中草藥」、所謂民間偏方中提到的「中草藥」等等。 晨起喝太多,腎被悄悄拖垮 很多老人怕晚上總起夜,年輕人怕第二天水腫,於是習慣在晚上「停水」(即不喝水),然後等到晨起後,再大飲特飲。 然而,這麼做會導致以下不良後果: ①經過一夜的睡眠,人體內的水分會通過呼吸作用不斷蒸發散失。如果上了年紀的人晚間缺水,可能會導致血液濃縮,造成血管堵塞。 ②至於晨起後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則會增加機體的排尿量和排汗量,前者會加重腎臟負擔,後者會使體內的鹽分過度流失,導致電解質紊亂。

更嚴重者,還會引發「水中毒」,即攝入的水分超過了機體排泄能力,引發了稀釋性低鈉血癥。 建議:可將晚間喝水的時間提前,比如在睡前一兩個小時喝,並在睡前排尿。而晨起,則只需小口慢飲150~200ML的溫白開即可。

晨起喝太涼或太燙的水

傷腸胃、癌也來敲門

即使我們科普過很多次,不宜喝超過65℃的開水,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熱水仿佛是無往而不利的「養生神藥」! 痛經了,多喝熱水就舒服了;感冒了,多喝熱水發發汗就好了...... 但問題是,太燙的水流經口腔和食道,會燙傷其嬌嫩又脆弱的黏膜。 食管偶爾被燙傷,還能自我修復。但是若長期被燙傷,食管會在反復損傷和修復的過程中,產生越來越多的不正常的「異型性」細胞,進而可能誘發食道癌。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佈的一項報告就警告:「飲用65℃以上熱飲有致癌風險」。 當然,晨起也不能喝太涼的水。因為攝入冷飲會使平滑肌痙攣,引起胃腸不適。 一般來說,口腔和食管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而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為35~40℃。 因此,晨起喝一杯35~40℃的溫白開最合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