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為何著急排放核廢水?安全嗎?全面詳解核廢水排海計畫!

上周, 日本政府擬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入太平洋的計畫, 相關決定將於4月13日在內閣會議上正式作出。

事實上, 早在去年, 日本就曾對外宣佈, 想要把核廢水排進太平洋, 但後來遭到了國內外人士的反對沒有成行。

如今, 核廢水排放問題再次把日本推上風口浪尖。 為什麼日本著急排放核廢水?排放後將帶來哪些影響和危害?

為何著急排放?

2011年3月11日, 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 地震引發了海嘯後, 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福島核電站的1、2、3、4號反應堆皆出現問題, 5、6號機組也隨之報廢, 核洩漏造成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 10萬多人背井離鄉。

當時, 為了降低反應堆溫度, 避免堆芯熔毀, 福島核電站所屬的東京電力公司向反應堆內注入了大量冷卻水, 加上原先遭海嘯襲擊後, 地下設施存在大量的高濃度積水, 由此產生了越來越多帶有輻射物質的核廢水。

這10年來, 東京電力公司一直在處理這些核廢水, 在福島核電站內修建了許多罐狀的廢水儲存設施, 但每個儲存罐只能容納1000-1300噸廢水。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的資料, 截至今年3月, 處理水達125萬噸, 包括處理中的水在內, 保管于1061個儲罐內。

2022年夏天, 核電站內將沒有多餘的空地新建儲水罐。 與此同時, 距離福島核事故過去十年, 儲水罐也出現了一定程度洩露的可能。 因此, 如何處理這些核廢水變成了當務之急。

如何排入太平洋?

2020年2月, 日本政府下設的小委員會提交報告稱, 最現實的方法就是將核污水稀釋, 使放射性物質濃度低於國家標準, 而後將其排放入大海或大氣中。 基於專家的建議, 日本政府主要以稀釋後排放入海為主軸進行研討。

事實上, 為了降低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 早在2015年, 東京電力公司就投入使用了一種名叫「高級液體處理系統(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 ALPS)」的設備。

簡單來說, 就是利用特殊材料通過「吸附」、「共沉澱預處理」等工藝, 能夠將鍶、銫等60餘種放射性物質濃度降至一定的標準值以內。

但其中的放射性物質氚基本除不掉。

不過, 按美國核管理委員會的說法, 這種含氚水的排放是「慣例, 並且安全」。

去年,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在與日本經濟產業相梶山弘志會面時表示, 將福島核處理水排入大海, 「在技術上可以實施, 也符合國際慣例」。 但IAEA還建議, 日本需要監測核廢水排放措施帶來的影響, 跟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積極進行溝通, 並向所有利害攸關方公開排放污水的相關資訊。

日本共同社4月10日分析認為, 出於對安全以及自身國家形象受損的擔憂, 日本政府寄望於IAEA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與此同時, 據報導, IAEA也展現出了願意與日本政府合作的態度。

此前,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於3月23日與IAEA總幹事格羅西會談時強調:「IAEA基於科學知識就處理核污水的實際情況和安全性對外發佈資訊, 有助於提高日方舉措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

格羅西去年12月接受採訪時也透露, 正在與日方探討核污水的處置問題, 若日方提出要求, IAEA願意立即派遣國際監督團赴日。

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稱,福島第一核電站將在兩年後啟動排放工作,廢水中氚的濃度將稀釋到日本國家標準的1/40,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飲用水標準的七分之一。地方自治團體和水產養戶也會加入對廢水排放前後氚濃度的監測。

世衛組織也特別說明,因為氚通常不會在飲用水中出現,不會對公共衛生產生影響,所以在檢測中處於較低的優先順序。

是否真的安全?

雖然上述權威組織表示,氚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有核專家指出,「放射性氚是廢水中唯一的放射性物質」的說法不實。廢水中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其半衰期為5370年,可以進入一切生物體內,可能會損害人類DNA。

電腦類比結果顯示,核廢水一旦排放入海,在海洋運動的作用下,它們只需三年就能擴散至全球海洋的每一個角落。

美國《科學》雜誌去年曾撰文表示,在福島核廢水中,雖然氚的含量處於最高水準,但它不容易被海洋動物和海底沉積物吸收。反而是碳14、鈷60和鍶90這三種放射性同位素,需要更長的時間降解,並且很容易進入海洋食物鏈。這些物質對人類具有潛在毒性,能在很長的時間維度上,以非常複雜的方式影響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比如,碳14在魚體內的生理濃度可能是氚的5萬倍,鈷60在海底沉積物中的富集濃度則是氚的30萬倍。

如果核污水真正排放入海,鑒於海洋的洋流特點,核污水進入太平洋後,會在3-5年內,在太平洋洋流的迴圈帶動下,蔓延到太平洋的北部與東部,特別是美國與加拿大兩國毗鄰太平洋的東海岸,而美國阿拉斯加沿海,即白令海,更是太平洋兩大洋流(暖流與寒流)的交匯點。洋流的巨大循環特點,決定了核污水將會在未來幾十年內,影響到太平洋沿岸的國家,特別是漁業與水產業。

韓國媒體指出,如果日本的核污水入海,被污染的海水只需220天就會抵達濟州島,400天后就會到達韓國西海岸。

來自德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的計算結果顯示,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的大半區域,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污染影響。

據俄羅斯衛星網4月11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實驗室首席科研員、生物學博士弗拉基米爾·拉科夫表示,福島一號核電站內的水,即使經過仔細清洗,如果被排到海洋中,仍可能導致放射性同位素留存在包括魚類等海洋生物體內,繼而在人體內積累。

據拉科夫介紹,不可能從福島核電站的水中徹底清除放射性污染,因為它們是原子同位素。對這樣的水,無論怎樣清潔,同位素都會存在。一些元素的衰變過程需要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

本國民眾與鄰國擔憂

今年是福島核電站事故十周年,但日本核電站的善後處理解決得並不好,災區重建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人們不能返回家園。核電站的處理反映出日本體質機制上的問題,政府沒有長遠的規劃處理,向本國民眾和世界各國說明,將需要多少年,用什麼手段解決問題。因此如今儲存設施不夠用,是日本政府官僚管理方式下的必然結果,也是引起日本民眾和周邊國家不滿的原因。

日本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會長岸巨集4月7日表示,漁業界反對排汙入海的立場「絲毫未變」。該協會認為,一旦核輻射污水排入大海,勢必導致水產品安全性遭質疑。岸巨集要求日本政府考慮增加存儲污水的容器數量,或者給出一旦排汙入海導致漁業界經濟損失時的具體對策。

4月11日,福島縣民眾自發舉行集會,反對將核廢水排放入海。據組織此次集會的民間環保團體統計,福島縣內59個市町村議會中有41個市町村議會不贊成排核廢水入海的方案,其中的25個表示強烈反對,16個要求日本政府慎重應對並提交相關意見書。截至去年12月,已有45萬個日本民眾簽名,反對將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處理水排放入海。

作為日本的鄰國,韓國近年來多次對日本如何處理福島核廢水表示高度關切。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崔泳杉在4月8日的記者會上表示,「迄今為止,我們一再強調日本政府需公開信息,遵守國際社會可接受的環境標準,以及進行客觀透明的檢查。」

目前除了亞太地區等國發聲,一些西方國家並沒有並沒有提出公開抵制,陳子雷表示,從地理位置來看,西方國家受到污染危害的可能性較低,所以不如鄰國關注度高。本周,日本首相選擇訪美,美日雙方可能也會就核廢水排放事件進行交流。

如何應對?

首先,國際社會特別是包括聯合國在內,應對日本排放核廢水進行嚴格的監督,比如,聯合國應派遣監督團或者觀察員,現場監督排放核廢水的過程是否合規,如果核廢水中放射性元素超標,國際社會應立即叫停日本排放核廢水。

韓國媒體近日報導稱,韓國政府正在考慮派韓國專家到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參與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汙水處理情況的調查監督,對此進行評估,以保障核污水的放射性物質含量符合或低於相關標準。與此同時,排放核污水時,加強對日本水產品的核輻射檢驗、檢疫措施。

其次,應該對日本福島沿海產的各種海產品,進行嚴格的衛生檢疫與核查。

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故後,韓國曾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8縣的海產品。2015年,日本政府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申訴,認為韓國此舉違反世貿規則。在2019年的終審判決中,WTO認定韓國政府的措施屬於正當限制,日本政府敗訴。

如果日本決定排放核污水,那麼,將會讓國際社會認為,日本長期以來高喊的「為國際社會積極作出貢獻」、「極力想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等口號,不過是給人留下「空頭支票、空喊許諾」的「蒼白無力」的虛假印象。

目前,東京奧運會已經延遲了一年,現在日本全國上下,正在為7月23日奧運會正式開幕,作出最後的努力,如果日本政府決定在奧運會開幕前,排放核廢水進入大海,將會對日本國家形象造成嚴重打擊。所以,日本方面估計會為了東京奧運會的順利舉辦,把排放核廢水事宜放在奧運會完全結束後再做決定。

-END-

IAEA願意立即派遣國際監督團赴日。

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稱,福島第一核電站將在兩年後啟動排放工作,廢水中氚的濃度將稀釋到日本國家標準的1/40,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飲用水標準的七分之一。地方自治團體和水產養戶也會加入對廢水排放前後氚濃度的監測。

世衛組織也特別說明,因為氚通常不會在飲用水中出現,不會對公共衛生產生影響,所以在檢測中處於較低的優先順序。

是否真的安全?

雖然上述權威組織表示,氚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有核專家指出,「放射性氚是廢水中唯一的放射性物質」的說法不實。廢水中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其半衰期為5370年,可以進入一切生物體內,可能會損害人類DNA。

電腦類比結果顯示,核廢水一旦排放入海,在海洋運動的作用下,它們只需三年就能擴散至全球海洋的每一個角落。

美國《科學》雜誌去年曾撰文表示,在福島核廢水中,雖然氚的含量處於最高水準,但它不容易被海洋動物和海底沉積物吸收。反而是碳14、鈷60和鍶90這三種放射性同位素,需要更長的時間降解,並且很容易進入海洋食物鏈。這些物質對人類具有潛在毒性,能在很長的時間維度上,以非常複雜的方式影響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比如,碳14在魚體內的生理濃度可能是氚的5萬倍,鈷60在海底沉積物中的富集濃度則是氚的30萬倍。

如果核污水真正排放入海,鑒於海洋的洋流特點,核污水進入太平洋後,會在3-5年內,在太平洋洋流的迴圈帶動下,蔓延到太平洋的北部與東部,特別是美國與加拿大兩國毗鄰太平洋的東海岸,而美國阿拉斯加沿海,即白令海,更是太平洋兩大洋流(暖流與寒流)的交匯點。洋流的巨大循環特點,決定了核污水將會在未來幾十年內,影響到太平洋沿岸的國家,特別是漁業與水產業。

韓國媒體指出,如果日本的核污水入海,被污染的海水只需220天就會抵達濟州島,400天后就會到達韓國西海岸。

來自德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的計算結果顯示,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的大半區域,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污染影響。

據俄羅斯衛星網4月11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實驗室首席科研員、生物學博士弗拉基米爾·拉科夫表示,福島一號核電站內的水,即使經過仔細清洗,如果被排到海洋中,仍可能導致放射性同位素留存在包括魚類等海洋生物體內,繼而在人體內積累。

據拉科夫介紹,不可能從福島核電站的水中徹底清除放射性污染,因為它們是原子同位素。對這樣的水,無論怎樣清潔,同位素都會存在。一些元素的衰變過程需要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

本國民眾與鄰國擔憂

今年是福島核電站事故十周年,但日本核電站的善後處理解決得並不好,災區重建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人們不能返回家園。核電站的處理反映出日本體質機制上的問題,政府沒有長遠的規劃處理,向本國民眾和世界各國說明,將需要多少年,用什麼手段解決問題。因此如今儲存設施不夠用,是日本政府官僚管理方式下的必然結果,也是引起日本民眾和周邊國家不滿的原因。

日本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會長岸巨集4月7日表示,漁業界反對排汙入海的立場「絲毫未變」。該協會認為,一旦核輻射污水排入大海,勢必導致水產品安全性遭質疑。岸巨集要求日本政府考慮增加存儲污水的容器數量,或者給出一旦排汙入海導致漁業界經濟損失時的具體對策。

4月11日,福島縣民眾自發舉行集會,反對將核廢水排放入海。據組織此次集會的民間環保團體統計,福島縣內59個市町村議會中有41個市町村議會不贊成排核廢水入海的方案,其中的25個表示強烈反對,16個要求日本政府慎重應對並提交相關意見書。截至去年12月,已有45萬個日本民眾簽名,反對將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處理水排放入海。

作為日本的鄰國,韓國近年來多次對日本如何處理福島核廢水表示高度關切。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崔泳杉在4月8日的記者會上表示,「迄今為止,我們一再強調日本政府需公開信息,遵守國際社會可接受的環境標準,以及進行客觀透明的檢查。」

目前除了亞太地區等國發聲,一些西方國家並沒有並沒有提出公開抵制,陳子雷表示,從地理位置來看,西方國家受到污染危害的可能性較低,所以不如鄰國關注度高。本周,日本首相選擇訪美,美日雙方可能也會就核廢水排放事件進行交流。

如何應對?

首先,國際社會特別是包括聯合國在內,應對日本排放核廢水進行嚴格的監督,比如,聯合國應派遣監督團或者觀察員,現場監督排放核廢水的過程是否合規,如果核廢水中放射性元素超標,國際社會應立即叫停日本排放核廢水。

韓國媒體近日報導稱,韓國政府正在考慮派韓國專家到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參與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汙水處理情況的調查監督,對此進行評估,以保障核污水的放射性物質含量符合或低於相關標準。與此同時,排放核污水時,加強對日本水產品的核輻射檢驗、檢疫措施。

其次,應該對日本福島沿海產的各種海產品,進行嚴格的衛生檢疫與核查。

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故後,韓國曾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8縣的海產品。2015年,日本政府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申訴,認為韓國此舉違反世貿規則。在2019年的終審判決中,WTO認定韓國政府的措施屬於正當限制,日本政府敗訴。

如果日本決定排放核污水,那麼,將會讓國際社會認為,日本長期以來高喊的「為國際社會積極作出貢獻」、「極力想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等口號,不過是給人留下「空頭支票、空喊許諾」的「蒼白無力」的虛假印象。

目前,東京奧運會已經延遲了一年,現在日本全國上下,正在為7月23日奧運會正式開幕,作出最後的努力,如果日本政府決定在奧運會開幕前,排放核廢水進入大海,將會對日本國家形象造成嚴重打擊。所以,日本方面估計會為了東京奧運會的順利舉辦,把排放核廢水事宜放在奧運會完全結束後再做決定。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