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互聯網時代,發表言論的你有被“標籤”嗎?

有人講互聯網帶來了平等, 每個人都有了發聲的機會, 個體不再被媒體代表。 有人講互聯網看似開放, 實則保守, 大多數人依然保持沉默。 這兩種觀點看似矛盾, 實則不然, 人有了發聲的機會, 並不意味著其一定會發聲。 實際上, 某些風聲最盛的觀點, 有時並不能代表大多數人的觀點。

傳播學有個概念, 叫沉默螺旋, 人們在在看到某一觀點少人認同或易被批駁時, 即使自己贊同, 也會保持沉默。 循環往復之下, 持某類觀點的人就越發沉默。 而在互聯網上, 極易導致沉默螺旋的行為就是“貼標籤”, 很多人害怕因為贊同某項觀點,

被貼上貶義的標籤, 以致於自己的互聯網乃至現實生活受到影響。

現實形象複雜, 虛擬形象簡單

“標籤”別人的現象並不僅存於虛擬世界中, 其在現實中也一直存在。 但相較于現實, 在網路世界中, 我們會更快速、更簡單的判斷一個人。 一部好的電影, 其中的人物必然是複雜的, 一方面是更容易製造衝突, 另一方面也是貼合現實的需要。 現實生活中的人, 是複雜的集合。 正如一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 負心多是讀書人。 ”

而在網路世界中, 我們更多接觸的其實是陌生人, 我們無心也無力去瞭解某個人。 很多時候, 我們僅僅依一件事、一句話甚至一個詞, 就對某個人貼了標籤, 劃了門類。 這也讓一個人的虛擬形象變得簡單起來。

一個人不是豐富複雜的個體, 而是簡單的標籤, 而是簡單的正派或反派角色。

標籤的異化

在大多時候, 網上流傳的標籤更偏向貶義。 因為互聯網環境的娛樂性與虛擬性, 哪怕是以往在生活中褒義的詞彙, 在互聯網輿論的調侃諷刺下也變了味道。

在這裡我提個不大相關的例子。 很久以前, 我在用社交軟體時, 並沒有覺得“哦”與“呵呵”等詞語有什麼貶義的性質, 但當輿論賦予這些詞不同含義時, 其性質就變了。 聊天的時候, 我就開始自覺避用這些詞, 也反感別人對我說這些詞。 標籤其實也是一樣的。 輿論或許本來只是抱著娛樂的目的調侃某項標籤, 但時間久了, 就足以改變一個標籤的性質。

大家應該都懂得“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的道理,

並不會因某只鳥的行為, 反對林子裡的所有鳥, 但標籤卻反其道而行之。 人們很容易將標籤內某個個體的行為, 上升到整個標籤的特徵。 比如說”專家“都是騙人的, ”愛狗人士“都是偽善的。 少數個體不得人心的行為, 最後演變成一個標籤被貶義化, 一個群體被人喊打喊殺。

大多數標籤具有貶義性, 自然讓人不想跟這些標籤劃上關係。 但事不遂人意, 很多時候我們的標籤都是被動貼上的, 我們的群體是被動劃分的, 最終我們還要被動承擔標籤的負面影響。

標籤的類化

標籤具有類化作用, 我們通過某個特徵, 給一個人貼上標籤, 就可以通過自身對該標籤的瞭解, 自行推論一個人的整體。

比如說有個人喜歡日本動漫, 人們會給其貼上“二次元”的標籤。 然後, 人們又會依據”二次元“這個標籤, 勾勒這個人的形象, 像喜歡呆在家裡, 對日本文化有較多瞭解, 經常逛B站之類。 這也一定程度上, 節約了人們的認知成本, 人們不需要採取過多行動, 就能對陌生人有些瞭解。 所以在很多時候, 人們甚至主動為自己貼上標籤, 以更好的被人瞭解, 以更好的吸引或加入某個群體。

但是當我們用某個標籤形容一個個體時, 其實是將標籤所代表的那個群體的負面、特徵都反映到其身上。 “精日”有著喜歡日本文化的特徵, 也有著反華的特徵。 但通過標籤的類化, 我們簡單的將喜歡日本文化的人與反華勾連起來, 哪怕其並沒有反華的意向。

互聯網上的大多數標籤, 最後都會不可避免地被用來“扣帽子”。 網路生活中的標籤, 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定義, 或具體的標準。 標籤因其界定的模糊, 自然會被當作“扣帽子”時的工具。 表達同情必然就是“聖母”;喜歡日本文化必然是“精日”;讚揚祖國必然是“粉紅”;表示反對必然是“杠精”。

如果讓我拋離“自媒體”的身份, 我是極不願在網上發表意見的。 被一些無理取鬧的人貼上亂七八糟的標籤, 心情不舒服倒在其次, 關鍵是自己的言論會因為“標籤”的存在, 而得不到理性的對待。 無論你有理無理, 只要你有這個標籤, 你自然是無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