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中國網友好奇:新加坡華人,為什么不再喜歡講中文?

作為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 75%都是華人族群, 新加坡人卻不太愛講中文。 是他們數典忘祖嗎?還是政府強制的結果?還是多年英美文化入侵的產物?

在這背后, 是一個小國夾縫中求生的精彩故事。

2019年,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講華文運動40年”的活動上, 他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 經過新加坡政府40年來的努力推廣, 新加坡華人家庭說中文的比例從50%下降到了30%, 70%的華人家庭在家里主要是講英語。

是的你沒看錯, 新加坡政府越努力, 講華語的家庭反而越少。

有新加坡的電視媒體針對這個現象, 去街上隨機采訪路人, 去學校里采訪孩子, 得到的結果再次證明——新加坡人, 尤其是年輕一代, 已經不愛講中文了。

是什么造成了這種情況呢?大概有三個原因。

1、新加坡最早是方言社會, 有地域隔閡

新加坡的華人中, 他們的先祖絕大部分來自兩個省份:廣東、福建。 所以, 粵語和閩南語在最早的新加坡是普遍的語言。 因為說各自的方言, 所以早期的新加坡, 廣東人和福建人都各自為陣, 在自己的鄉黨社群里工作生活。

那個時期不像現在有普通話, 明清時期雖然有全國通用的“官話”, 但也是那些上流階層的人才會去學, 普及率非常低。

當年光緒皇帝接見康有為的時候, 就因為康有為極不標準的廣式“官話”, 使得溝通非常尷尬。

新加坡建國之后, 李光耀開始消滅方言, 他認為方言會造成華人之間的隔閡和地方內斗, 于是在強制手段下, 原本豐富多彩的方言節目從電視臺逐漸消失。

對此, 李光耀說:“我以身作則, 放棄20年來說的一口流利的福建話, 這對于一個深明方言是贏得選票武器的我來說, 是一項痛苦的抉擇, 但有什么辦法呢?因為我看清了方言只是地方性的語言, 它有很大的局限。 在我們這個迅速發展的社會里, 如果還迷戀方言的‘親切感’, 那是很不明智的。 假設我繼續以福建話保住我的政治資本, 讓新加坡人到今天還說方言, 新加坡今天將是一個怎樣的局面?我不敢想象”。

盡管政治家有著政治的考慮, 但要老百姓接受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老一輩的華人還是只用方言, 不愿意去學類似普通話的華語。 隨著新加坡華族各個省份的人相互融合, 家庭里用方言溝通變得不再方便, 尤其是面對下一代的時候。 為了方便溝通, 干脆就講英語了。

講到這里你或許會奇怪, 方言不方便了不能用普通話, 而要用英語呢?普通話和方言至少都是中國話, 英語不是要重新學的新語言嗎?這就要講到第二點原因了。

2、立國之本:撇清中國關系

1965年, 新加坡獨立建國,但全國上下,包括李光耀在內,都沒有半點喜悅。因為他們是被迫獨立的,之前他們抱到了馬來亞聯邦這個大腿,共同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后來因為李光耀反對聯邦實行的“馬來人至上”的國策,于是兩邊鬧翻了,新加坡就被趕出了馬來西亞聯邦。

當時新加坡啥也沒有,沒錢沒資源,一個華人國家身處在被伊斯蘭文化包圍的地方,形勢相當艱難。

為了生存,李光耀制定了重要的幾條國策,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快速融入歐美西方陣營,搭上歐美經濟發展的快車。我們看后來新加坡的發展軌跡,就是照著這個政策來的。歐美國家的外資大量投入到新加坡,新加坡也為這些外資提供了良好的營商條件,促成了亞洲四小龍的崛起。

而在當時那個情況下,作為一個大部分居民都是華人的國家,想要快速融入歐美西方陣營,首先要做的就是撇清和中國的關系——新加坡是新加坡,中國是中國。

于是,和中國關系最大的中文,被從新加坡清除。華文學校被逐漸關閉,海外唯一一所華人大學——南洋大學,也被接管后合并到其他學校。

1980年,南洋大學舉辦完第21屆畢業典禮后,就此成為歷史。1986年,最后一家華文小學“新民小學”關閉,李光耀的“清除中文”計劃取得成功。

同時將英語作為學校的第一語言,培養了一代出生就說英語的新加坡人,從此順利進入歐美西方陣營。

3、說英文長大的年輕人,對中文更沒有感情

前面兩個都是政治原因,而第三個是文化原因。有些東西,一旦開啟了大門,就很難再關上。將英文作為第一語言,寫英文、講英文長大的一代新加坡華人,對中文是沒有感情的。

老一輩的華人可能還會有鄉愁,可是新一代的華人,他們生長在新加坡,新加坡就是他們的家鄉。

新加坡的風向在1979年開始轉變,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元年,李光耀一眼就看出中國只要愿意開放,發展潛力巨大,于是又開始了推廣華語計劃。

李光耀說:“直到中國經濟崛起,向新加坡英文教育者證明通曉華語是有經濟價值的,他們才知道學習華語的重要性”。

這一次,李光耀又動用了國家資源來推廣華語,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多種手段,有些甚至是強制性的。

比如,要求華人公務員在柜臺與華人民眾接觸時,須用華語交流,40歲以下不會說華語的公眾,其事務只能留待最后被受理。禁止電視臺播出方言廣告,淘汰所有方言節目,打造純華語頻道,粵語熱播劇如《倚天屠龍記》須配音成華語才能播出……

李光耀沒想到的是,這樣的強制推廣,生長出了一個新的語種——“新加坡華語”。混雜了馬來語、方言和英語的,也只有新加坡人才能完全聽懂的華語。

有人覺得這非常有趣,認為新加坡人創造了一種特色語言,但李光耀卻表示了擔心,他說:

“這對語言學者來說也許很有趣,但對社會發展沒有絲毫價值。我們學英語是為了溝通,為了讓世界了解我們,也為了讓我們了解世界,為什么我們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特別語言?華語也一樣。

我們應該盡量達到標準的水平,讓所有的人,不管是在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地區,還是在美國的華人都聽得懂,而不是保留一種只有新加坡人才聽得懂的語言。

我不明白我們的華語為什么要標新立異?除非我們像美國,人口遠遠超過英國,才有說美式英語的條件。

我們人口只有300萬,沒有必要編自己的華文詞典。我們如果說除了新加坡人以外沒有人能聽得懂的新加坡式華語,好像說‘暗語’那樣,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價值?”

但就是這樣讓李光耀感到不滿意的“新加坡華語”,在新加坡也越來越少年輕人去說了,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華人家庭,隨著時間的推移比例越來越多。

英文教育已經在新加坡扎下了根,歐美文化早就深入了新一代新加坡人的內心,沒有人喜歡說中文,講華語,新加坡的環境也對講華語的人不太友好,面對這種時代變遷引致的升降變化,即便是李光耀,也已承認自己無能為力。

新加坡獨立建國,但全國上下,包括李光耀在內,都沒有半點喜悅。因為他們是被迫獨立的,之前他們抱到了馬來亞聯邦這個大腿,共同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后來因為李光耀反對聯邦實行的“馬來人至上”的國策,于是兩邊鬧翻了,新加坡就被趕出了馬來西亞聯邦。

當時新加坡啥也沒有,沒錢沒資源,一個華人國家身處在被伊斯蘭文化包圍的地方,形勢相當艱難。

為了生存,李光耀制定了重要的幾條國策,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快速融入歐美西方陣營,搭上歐美經濟發展的快車。我們看后來新加坡的發展軌跡,就是照著這個政策來的。歐美國家的外資大量投入到新加坡,新加坡也為這些外資提供了良好的營商條件,促成了亞洲四小龍的崛起。

而在當時那個情況下,作為一個大部分居民都是華人的國家,想要快速融入歐美西方陣營,首先要做的就是撇清和中國的關系——新加坡是新加坡,中國是中國。

于是,和中國關系最大的中文,被從新加坡清除。華文學校被逐漸關閉,海外唯一一所華人大學——南洋大學,也被接管后合并到其他學校。

1980年,南洋大學舉辦完第21屆畢業典禮后,就此成為歷史。1986年,最后一家華文小學“新民小學”關閉,李光耀的“清除中文”計劃取得成功。

同時將英語作為學校的第一語言,培養了一代出生就說英語的新加坡人,從此順利進入歐美西方陣營。

3、說英文長大的年輕人,對中文更沒有感情

前面兩個都是政治原因,而第三個是文化原因。有些東西,一旦開啟了大門,就很難再關上。將英文作為第一語言,寫英文、講英文長大的一代新加坡華人,對中文是沒有感情的。

老一輩的華人可能還會有鄉愁,可是新一代的華人,他們生長在新加坡,新加坡就是他們的家鄉。

新加坡的風向在1979年開始轉變,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元年,李光耀一眼就看出中國只要愿意開放,發展潛力巨大,于是又開始了推廣華語計劃。

李光耀說:“直到中國經濟崛起,向新加坡英文教育者證明通曉華語是有經濟價值的,他們才知道學習華語的重要性”。

這一次,李光耀又動用了國家資源來推廣華語,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多種手段,有些甚至是強制性的。

比如,要求華人公務員在柜臺與華人民眾接觸時,須用華語交流,40歲以下不會說華語的公眾,其事務只能留待最后被受理。禁止電視臺播出方言廣告,淘汰所有方言節目,打造純華語頻道,粵語熱播劇如《倚天屠龍記》須配音成華語才能播出……

李光耀沒想到的是,這樣的強制推廣,生長出了一個新的語種——“新加坡華語”。混雜了馬來語、方言和英語的,也只有新加坡人才能完全聽懂的華語。

有人覺得這非常有趣,認為新加坡人創造了一種特色語言,但李光耀卻表示了擔心,他說:

“這對語言學者來說也許很有趣,但對社會發展沒有絲毫價值。我們學英語是為了溝通,為了讓世界了解我們,也為了讓我們了解世界,為什么我們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特別語言?華語也一樣。

我們應該盡量達到標準的水平,讓所有的人,不管是在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地區,還是在美國的華人都聽得懂,而不是保留一種只有新加坡人才聽得懂的語言。

我不明白我們的華語為什么要標新立異?除非我們像美國,人口遠遠超過英國,才有說美式英語的條件。

我們人口只有300萬,沒有必要編自己的華文詞典。我們如果說除了新加坡人以外沒有人能聽得懂的新加坡式華語,好像說‘暗語’那樣,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價值?”

但就是這樣讓李光耀感到不滿意的“新加坡華語”,在新加坡也越來越少年輕人去說了,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華人家庭,隨著時間的推移比例越來越多。

英文教育已經在新加坡扎下了根,歐美文化早就深入了新一代新加坡人的內心,沒有人喜歡說中文,講華語,新加坡的環境也對講華語的人不太友好,面對這種時代變遷引致的升降變化,即便是李光耀,也已承認自己無能為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