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長大後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3種行為」,媽媽要注意

吃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吃飯的時候也有許多需要遵守的餐桌禮儀。

孩子雖然還不懂事, 但是孩子吃飯時的表現會讓周圍的人對這個孩子產生一些評價。

在餐桌上, 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 吃飯時有以下這三種表現的孩子, 長大難有本事。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張「熊孩子吃酒席」的圖片, 這個孩子手裡拿著一根肉骨頭, 而他的奶奶生怕孫子吃得少在旁邊又端著一盆肉骨頭, 明顯是想讓自己家孩子吃獨食。

孩子只顧著自己吃, 一點也不考慮同桌子坐的其他人, 他的奶奶說:孩子正長身體, 一群大人就別和小孩子搶東西吃了。 旁邊的人面露尷尬。

大家都說「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 孩子從小吃飯有這樣的表現, 都是因為家裡人慣壞了, 長大以後變得更加霸道、自私, 不招人喜歡也很沒出息。

長大後沒本事的孩子, 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 第一種就讓人討厭。

孩子吃飯時的哪些表現會讓人討厭呢?

①獨佔自己喜歡的菜肴

殊不知, 童年形成的就餐習慣往往根深蒂固, 如果不早些讓孩子有意識地接受訓練, 很難輕易改變。

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被眾人寵愛的, 特別是老一輩的人更容易去寵溺孩子, 有的孩子就在眾人的寵愛中逐漸養成了比較霸道的性格, 看到了喜歡吃的就像一個人獨吞。

許多長輩默許了孩子做「飯桌上的小國王」, 覺得因為年紀小就沒關係, 長大以後自然而然會更注意。

可是結果是等孩子長大以後, 這種獨佔的習慣已經陪著他從小到大, 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中, 難免會受到影響, 引起他人的反感, 由此可見這樣的孩子難有出息。

②夾菜時亂翻亂夾

一位朋友前幾天和我說她從小吃飯就被教育, 夾菜只吃眼前的, 不能在整個盤子裡面攪和,

有外人在的話會顯得極為沒有家教!可是一次聚會上, 有個小孩子就一直把菜亂翻亂亂夾, 顯得十分沒有家教。

一些孩子養成了挑挑揀揀的習慣, 在眾人一起吃飯時也總是在菜碟子裡亂翻亂夾, 幾乎將碟子裡的菜全都翻一遍才夾走自己最想要的。 這樣的表現很容易引起別人反感的行為,同時也是非常沒有禮貌的,對他人很不友好。

③有不雅舉動

現在大家吃飯雖然不像古人所說的「食不言寢不語」這麼嚴格,但是在餐桌上還是應該遵守最基本的禮儀禮貌。

一些孩子在餐桌上依然非常隨心所欲,時不時做出一些摳鼻子、用手抓菜等不雅舉動,這種表現也是讓人感到粗俗不堪的,還會引起大家的反感和厭惡。

如果孩子有以上這三種行為,那麼父母趕緊要糾正孩子了,吃飯看似是件小事,卻關乎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過孩子在餐桌上的小細節,別人就可以判斷出你是不是個懂禮儀的人。如果不改正,長大以後也很難有出息。

家長應教育孩子哪些餐桌禮儀?

一、不能一邊吃飯一邊做別的事

吃飯本身就是一種聚會的機會,同時也是加強我們與人之間交流的最佳時機,孩子們應學會珍惜。

在吃飯時,家長應告訴孩子不可以玩玩具,不能看書也不可以玩電子產品。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它既傷害視力,又影響消化,小朋友應做到專心吃飯。

二、照顧長輩

現在的小孩子課業壓力都是非常重的,因此很多家長從不願意讓孩子操勞家裡的瑣事,比如在吃飯的時候,都會事先將碗筷準備好,然後再喊孩子過來。

孩子年幼時,父母尚且可以這樣做,但孩子慢慢長大之後,比如孩子已經到了十幾歲。孩子也應學會主動照顧長輩,當身邊有老人時,應主動給他們盛飯夾菜。

三、懂得感恩

當小朋友碰到有人給自己夾菜的時候,一定要主動說謝謝,在吃飯時如果自己已經先吃完了,但想離開餐桌時,也要主動與別人打個招呼。

在吃完飯之後也要記得感謝請客的人,和坐在一張餐桌上的人道別,如果是在別人家中吃飯的話,小朋友也要幫主人收拾碗筷,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禮儀。

結語:

簡單的一頓飯,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尊重心以及感恩之心,可見它並不是一件小事。

小朋友在餐桌上的言行舉止,需要家長們去教育,任何一種教育都講究堅持,而這也並非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好習慣。因此家長一定要做到溫柔對待,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越早越好。

這樣的表現很容易引起別人反感的行為,同時也是非常沒有禮貌的,對他人很不友好。

③有不雅舉動

現在大家吃飯雖然不像古人所說的「食不言寢不語」這麼嚴格,但是在餐桌上還是應該遵守最基本的禮儀禮貌。

一些孩子在餐桌上依然非常隨心所欲,時不時做出一些摳鼻子、用手抓菜等不雅舉動,這種表現也是讓人感到粗俗不堪的,還會引起大家的反感和厭惡。

如果孩子有以上這三種行為,那麼父母趕緊要糾正孩子了,吃飯看似是件小事,卻關乎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過孩子在餐桌上的小細節,別人就可以判斷出你是不是個懂禮儀的人。如果不改正,長大以後也很難有出息。

家長應教育孩子哪些餐桌禮儀?

一、不能一邊吃飯一邊做別的事

吃飯本身就是一種聚會的機會,同時也是加強我們與人之間交流的最佳時機,孩子們應學會珍惜。

在吃飯時,家長應告訴孩子不可以玩玩具,不能看書也不可以玩電子產品。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它既傷害視力,又影響消化,小朋友應做到專心吃飯。

二、照顧長輩

現在的小孩子課業壓力都是非常重的,因此很多家長從不願意讓孩子操勞家裡的瑣事,比如在吃飯的時候,都會事先將碗筷準備好,然後再喊孩子過來。

孩子年幼時,父母尚且可以這樣做,但孩子慢慢長大之後,比如孩子已經到了十幾歲。孩子也應學會主動照顧長輩,當身邊有老人時,應主動給他們盛飯夾菜。

三、懂得感恩

當小朋友碰到有人給自己夾菜的時候,一定要主動說謝謝,在吃飯時如果自己已經先吃完了,但想離開餐桌時,也要主動與別人打個招呼。

在吃完飯之後也要記得感謝請客的人,和坐在一張餐桌上的人道別,如果是在別人家中吃飯的話,小朋友也要幫主人收拾碗筷,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禮儀。

結語:

簡單的一頓飯,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尊重心以及感恩之心,可見它並不是一件小事。

小朋友在餐桌上的言行舉止,需要家長們去教育,任何一種教育都講究堅持,而這也並非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好習慣。因此家長一定要做到溫柔對待,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越早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