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村裡那個臭名昭著的清華生

這些年, 我只要一接家裡的電話, 那邊一定會大聲呵斥:“你到底還是要學你六六叔啊!不想成人了嗎?”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 讓我根本無法辯駁。

偶爾回一趟老家, 那些平日性情溫和的長輩, 亦會語重心長地提醒我:“你一定不能成為第二個六六!不娶老婆, 不生孩子, 以後死了都進不了祖墳的!”

30年前, 大家可不是這樣說的。

1

六六叔是我叔祖父的兒子, 生於1966年, 得名“六六”。

1985年, 村裡一次考上了三名大學生:六六叔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一位本家堂哥上了湘潭師範學院(現湖南科技大學), 還有一位田姓考生被中南工業大學(現為中南大學)錄取。

自解放後就沒出過讀書人的小山溝, 一下揚眉吐氣了起來。 連著好多天, 村裡一直敲鑼打鼓、熱鬧非凡, 馬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橫幅, 縣領導、鎮領導親自前來道賀, 還連著放了幾天露天電影。

村裡人一個個說我們家背靠太陽山、頭枕眺雲峰、面朝蜿蜒大河, “這可是出大人物的風水”。 一些人甚至專門跑去我們家祖墳前, 裝模作樣地勘查一番, 回來後故作高深地說, “那就是藏龍臥虎的地勢”。

所有人教育自家孩子, 就一句話:“你以後要想穿草鞋還是皮鞋?要穿皮鞋就得有樣看樣兒, 以後只要有六六一半的出息, 咱家就燒高香了。 ”

雖然六六叔的外形不盡如人意——身高只有一米六,

小眼睛、頭髮稀疏, 也不愛說話, 邁著外八字走路時, 肩膀還一高一低的——但在旁人看來, 這一點也影響不到他的遠大前程, “誰不知道小個子能量大?走外八有什麼, 他又不用挑糞砍柴”。

六六叔去北京那天, 送行人之眾, 據說比他爺爺當年赴任四川厘金局局長還要風光。 後來家族重修族譜時, 特意在他名字後的括弧里加注了“清華”兩個字。

那時我還沒出生, 可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 我和村裡的所有孩子一樣, 都活在六六叔的“陰影”下, 無論我怎麼奔跑, 他仿佛永遠站在前頭。

我也曾算是長輩們眼中最有可能“成為六六叔”的人。 可我無論怎樣努力, 每次考試也只能勉強在班裡排個第三, 祖父看過成績單後就搖頭:“咱們這個家啊,

像你六六叔那樣的人才, 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從小學到高中, 沒有哪次不拿第一的!”

每次學新課文, 祖父只許我讀兩遍之後便要背誦, 背不出來就打手板。 他說六六叔同樣是他教的, 兩遍就能背得滾瓜爛熟。 每次拿了獎狀回去, 大人們都是瞟一眼後便隨手丟一旁, 半句表揚的話都沒有。 他們在飯桌上討論的, 永遠是那個神一樣存在的六六叔。

村裡的露天電影一直是我的最愛, 每當我歡天喜地搬起凳子往外沖時, 祖父都會唉聲歎氣:“哪有那麼多熱鬧要湊?我就沒見你六六叔看過一場電影, 同樣是個人, 他怎麼就坐得住冷板凳?”我只得放下凳子, 悻悻然上樓打開書本神遊。 心裡犯嘀咕:他都去北京了, 幹我什麼事?

去縣城上學後,

年紀稍長一點的老師只要一見我名字就會問:“你是哪裡人?認識蔡XX嗎?”一開始我還老老實實回答說“他是我叔叔”, 然後, 他們便無一例外地說起, 當年六六叔讀書有多厲害, “你可萬不能丟他的臉啊!”

後來, 我乾脆說不認識了。

2

祖父說, 1989年4月, 他和叔祖父去北京逛了一下清華園, 把六六叔接回家住了一段時間。 這是六六上大學後, 唯一一次衣錦還鄉。

村裡人都知道, 過幾個月六六叔就要畢業了, 那時候, 工作還是國家包分配, 不用說, 他肯定會被重用——他剛一回家, 就有親戚陸續送來了雞蛋、砂糖和臘肉, 都說以後有機會去北京了, 還讓他多關照。 而六六叔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其實那四年在北京, 六六叔混得多少有些狼狽。

剛進清華沒多久, 他便發現, 浸在骨子裡十幾年的驕傲, 一下子全被打翻在地。 別人聽不懂他的普通話, 他說的英語也有一股怪味;磕磣的長相以及奇怪的走路姿勢, 都很難討女生歡喜;內向、自卑的性格, 讓他在大學四年都沒處下幾個朋友。

畢業後, 他被分去了西安一家電子廠做工程師。 村裡知道後, 一下炸開了鍋, 都說“怎麼著也得當個縣長才行, 咋混廠裡去了?”當然, 沒多久就又傳來消息, 當年那位元考上中南工大那位田姓青年, 畢業後連工作都沒有——犯了事, 被抓進去關了好一陣才放出來, 人在哪裡都不知道。

村裡有人開始對讀書這件事產生了絲絲縷縷的質疑, 尤其是一些中途退學的大齡青年, 大肆吹捧著“英雄交白卷”, 說讀書除了能把腦子讀壞,百無一用。當時村裡還有長輩出來怒斥他們,“自己不爭氣,還妄想把村裡攪得烏煙瘴氣”。

一年後,六六叔辭去西安的工作,緊接著就考上了暨南大學的研究生,成為村裡的第一位碩士。畢業後,他被分進廣東省政府,再度風光無限。

90年代初,村裡的一些勞動力陸續南下廣東打工,在火車上逢人便吹噓,自己在省政府是有後臺的,“關係可不一般”。有親戚到了火車站後,特地要提著蛇皮袋子去省政府門口轉一圈。

起初六六叔礙于情面,就算不熟也會出來接待一下。後來事情多了,也顧不了那麼多了。但總有一些人有各種各樣的事情來找他幫忙,見不到就罵他架子大,白眼狼,數典忘祖,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的事情,把他們晾在外面一整天。

沒幾年,關於六六叔的負面消息就越來越多了:說他沒有給家鄉做一點貢獻;說他請人吃飯還要問桌上小碟子裡的花生米、蘿蔔條要不要錢;說嬸娘帶著孫子去看他,他那麼高的工資才打發人家兩百塊錢;過分點的,還說他越來越難看了,三十出頭就謝了頂,活脫一個小老頭,連頂帽子都捨不得買來戴。

其實,在單位裡,六六叔也不過是一個科員而已。由於不善交際,他被各部門踢來踢去,眼看著身邊的同事一個個成了領導,唯獨自己被遺忘在角落。

六六叔自知升遷無望,經過一番權衡,決定辭職下海。1995年10月,他給叔祖父去了一封信,說自己已離開了體制內,打算先去企業賺點錢,再自己創業。叔祖父接到消息後怒不可遏,急忙從懷化趕回老家同祖父商量對策。祖父說,儘管六六叔最聽他的話,但他不想干涉年輕人的事,“兒大不由人,由他去吧!”

很快村裡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一片譁然——“放著好好的公家人不當,跑去當一個打工仔?!”

3

1998年,大街小巷到處放著王菲、那英的合唱。時年32歲的六六叔似乎也在歌聲的感染下,再次鬥志昂揚,掏光所有積蓄開始創業,做起了軟體發展。

聽起來好像六六叔似乎也要搭上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次風潮,可沒有雄厚的資金,沒有遊說他人的口才,也沒有逢凶化吉天降貴人的運氣,苦撐了一兩年,他最終也沒能等來“風投”的救命稻草,白忙了一場,還欠下不少錢。從前信貸機制不健全,有人給他支招,只要能貸到銀行的錢,那就等於自己賺的,但六六叔堅持認為那是違規的。

從小一路順風順水的六六叔,第一次感覺到了什麼是華蓋逢空。千禧年,他的同學或是在天上飛來飛去各地跑,或是在科研領域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就,只有他,提著一個破皮箱,皮夾裡只有幾百塊錢,在擁擠的綠皮火車上站十幾個小時,疲憊不堪地回了懷化。

叔祖父早已不指望他能在事業上掀起多大的風浪,退而求其次,他只要六六叔能成一個家,就算保住了他的顏面。

六六叔雖然自身外形條件堪憂,卻有著自己的擇偶標準——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他可不將就。回家之後,叔祖父幫他安排了好些相親,六六叔只說“沒看得上的”。叔祖父氣上心頭,過完年的第三天,下了最後通牒:“你要不成家,就不要再回來。”

六六叔還是沒答應,叔祖父便把他的那個破皮箱從二樓扔了下去,跟著砸下去的,還有幾千塊錢。自那以後,六六叔再也沒敢回家,直到叔祖父去世。

六六叔的個人問題,開始成了村裡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以前村裡的兩口子吵架,男人罵女人都是“不過就不過了,你難不成還想嫁給六六?人家會正眼瞧你不?”;如今卻成了“還有個六六沒結婚,不如你去跟他好了,說不定還是個老處男呢!”

而此後沒多久,六六叔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也被扯了下來。

以前,村裡人雖知道六六叔辭去了公職,但怎麼說也該是個當老闆的人,錢還是有的,只當是高不成低不就而已。殊不知,六六叔這個老闆還真不如一個打工仔,他雖開過軟體公司、物流公司、廣告公司、諮詢公司、甚至還有勞務公司,但最後全失敗了,什麼都沒剩下。

在六六叔創業鎩羽而歸時,當年村裡受他影響南下打工的幾個青年,漸漸混出了點名堂,他們開始自己招攬工程,賺了些錢。在廣州的一次偶遇後,他們和六六叔恢復了聯繫。青年們幾次對六六叔說,都不是外人,如果資金上困難,儘管開口,文化他們沒有,但錢還是拿得出來的。

六六叔一心想創業,資金短缺是大問題,既然有人願意幫忙,他自然開心,便向他們借了十幾萬塊。

第二天消息便傳回了村裡。普通人缺錢自然正常,但六六可是清華生,是大老闆,是十裡八鄉的驕傲啊,他怎能缺錢呢?國家不管他嗎?他怎能向苦力出身的小學畢業生借錢呢?

於是,在村裡人的眼裡,六六叔在39歲這一年,徹底跌落神壇。因為他的平凡,就意味著恥辱。

4

那幾年,村裡的有錢人越來越多了,尤其那幾位工地老闆,號稱資產上了億。

大家眼見著他們脖子上的項鍊越來越粗,褲腰上的鑰匙越來越多,說話的底氣越來越足,“這個社會資本才是一切,讀書不過是一些沒有能力的人自我催眠的手段而已,清華大學畢業的人又怎樣?照樣縮起頭向我們借錢!”

到了2003年,中南工大那田姓考生回鄉開起了養豬場,活脫就是個農民。在一次去屠宰場的路上,他駕駛的拖拉機側翻,被刺瞎了一隻眼睛,沒幾天,老婆就跑了;而同年考上湘潭師範的本家堂哥,為了生兒子,辭去了銀行的職務,村裡人都笑他,“讀書人還不是要傳宗接代”。

那些老闆再在廣州遇見六六叔,也早沒了先前的客氣,總是逗他:“你都快40了,還不成家,老婆沒有,外面情兒可是一大堆?”六六叔便沒好氣地回答:“沒你那麼浪漫!”

這場景被人當成了相聲,不時在村裡上演,還額外加了臺詞演繹——“你不浪漫的話,嫖妓總會啦?”——“沒,沒有,紅燈區的女人哪有清華畢業的,有損我身份!”

更可怕的是,村裡的“讀書無用論”再一次甚囂塵上。可這次,再沒有人出來辯駁了。誰都覺得,只有手頭有錢的才有話語權。

後來,院子裡一位堂哥從南開畢業後,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那些建築老闆又跑來出風頭,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好好讀書,到時候來公司幫忙,我們手底下好多高材生。”

和十多年前相比,更多的孩子開始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去廣東打工了。他們的偶像也不再是讀書人,而是有錢人。比如,村裡有一位老闆,8歲學的篾匠,12歲出門闖蕩,40歲成了有錢人,村裡人就一邊說著他的勵志故事,一邊寒磣著讀書人。

我亦深受其害。祖父去世後,母親開始撕我的書本,經常拖欠學費——讀書在母親眼裡,成了原罪。她說我們家幾代都是讀書人,卻沒有攢下任何財富,祖父教了一輩子的書,連大房子都沒給子女蓋一座。父親也算是讀書人,還不是得外出做工程,最終把命都給搭上了。

連讀過書的伯父也過來勸我,說我的堂哥堂姐都是13歲出的門,在外頭打工好幾百塊錢一個月,“讀書純粹是浪費糧食!你看你六六叔,讀的是中國最好的大學,現在混得不人不鬼,他已經證明讀書這條路行不通了。”

那時候,我還在上初中,眼看著小夥伴一個一個都外出打工了。我尤其想念祖父,他自始至終從沒說過六六叔一句不好,哪怕六六叔從工作後沒有回來看過他一次、也沒打過一個電話,可祖父還是告訴我,即使讀書再“沒用”,他也希望他的後代能把這種沒用傳承下去。

初三畢業後,母親鐵了心不再讓我上高中,我拗不過,在家裡無所事事,成天去田裡釣青蛙,晚上和一些比我大的無業青年在鎮上歌舞廳裡廝混。

直到有一天,叔祖父和在法院工作的姑祖母突然回到鄉里,我才知道,祖父在去世前半年,拖著病體去看了趟他們,就說了一件事,一定要保我上完大學。

我們小學一個班50人,最終讀了高中、又考上大學的,加上我才3個人。我們下一屆讀書的更少。至於女孩,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上過大學的。

不知這算不算是六六叔的錯。

想知道更多清華生六六叔後來的人生際遇

說讀書除了能把腦子讀壞,百無一用。當時村裡還有長輩出來怒斥他們,“自己不爭氣,還妄想把村裡攪得烏煙瘴氣”。

一年後,六六叔辭去西安的工作,緊接著就考上了暨南大學的研究生,成為村裡的第一位碩士。畢業後,他被分進廣東省政府,再度風光無限。

90年代初,村裡的一些勞動力陸續南下廣東打工,在火車上逢人便吹噓,自己在省政府是有後臺的,“關係可不一般”。有親戚到了火車站後,特地要提著蛇皮袋子去省政府門口轉一圈。

起初六六叔礙于情面,就算不熟也會出來接待一下。後來事情多了,也顧不了那麼多了。但總有一些人有各種各樣的事情來找他幫忙,見不到就罵他架子大,白眼狼,數典忘祖,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的事情,把他們晾在外面一整天。

沒幾年,關於六六叔的負面消息就越來越多了:說他沒有給家鄉做一點貢獻;說他請人吃飯還要問桌上小碟子裡的花生米、蘿蔔條要不要錢;說嬸娘帶著孫子去看他,他那麼高的工資才打發人家兩百塊錢;過分點的,還說他越來越難看了,三十出頭就謝了頂,活脫一個小老頭,連頂帽子都捨不得買來戴。

其實,在單位裡,六六叔也不過是一個科員而已。由於不善交際,他被各部門踢來踢去,眼看著身邊的同事一個個成了領導,唯獨自己被遺忘在角落。

六六叔自知升遷無望,經過一番權衡,決定辭職下海。1995年10月,他給叔祖父去了一封信,說自己已離開了體制內,打算先去企業賺點錢,再自己創業。叔祖父接到消息後怒不可遏,急忙從懷化趕回老家同祖父商量對策。祖父說,儘管六六叔最聽他的話,但他不想干涉年輕人的事,“兒大不由人,由他去吧!”

很快村裡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一片譁然——“放著好好的公家人不當,跑去當一個打工仔?!”

3

1998年,大街小巷到處放著王菲、那英的合唱。時年32歲的六六叔似乎也在歌聲的感染下,再次鬥志昂揚,掏光所有積蓄開始創業,做起了軟體發展。

聽起來好像六六叔似乎也要搭上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次風潮,可沒有雄厚的資金,沒有遊說他人的口才,也沒有逢凶化吉天降貴人的運氣,苦撐了一兩年,他最終也沒能等來“風投”的救命稻草,白忙了一場,還欠下不少錢。從前信貸機制不健全,有人給他支招,只要能貸到銀行的錢,那就等於自己賺的,但六六叔堅持認為那是違規的。

從小一路順風順水的六六叔,第一次感覺到了什麼是華蓋逢空。千禧年,他的同學或是在天上飛來飛去各地跑,或是在科研領域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就,只有他,提著一個破皮箱,皮夾裡只有幾百塊錢,在擁擠的綠皮火車上站十幾個小時,疲憊不堪地回了懷化。

叔祖父早已不指望他能在事業上掀起多大的風浪,退而求其次,他只要六六叔能成一個家,就算保住了他的顏面。

六六叔雖然自身外形條件堪憂,卻有著自己的擇偶標準——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他可不將就。回家之後,叔祖父幫他安排了好些相親,六六叔只說“沒看得上的”。叔祖父氣上心頭,過完年的第三天,下了最後通牒:“你要不成家,就不要再回來。”

六六叔還是沒答應,叔祖父便把他的那個破皮箱從二樓扔了下去,跟著砸下去的,還有幾千塊錢。自那以後,六六叔再也沒敢回家,直到叔祖父去世。

六六叔的個人問題,開始成了村裡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以前村裡的兩口子吵架,男人罵女人都是“不過就不過了,你難不成還想嫁給六六?人家會正眼瞧你不?”;如今卻成了“還有個六六沒結婚,不如你去跟他好了,說不定還是個老處男呢!”

而此後沒多久,六六叔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也被扯了下來。

以前,村裡人雖知道六六叔辭去了公職,但怎麼說也該是個當老闆的人,錢還是有的,只當是高不成低不就而已。殊不知,六六叔這個老闆還真不如一個打工仔,他雖開過軟體公司、物流公司、廣告公司、諮詢公司、甚至還有勞務公司,但最後全失敗了,什麼都沒剩下。

在六六叔創業鎩羽而歸時,當年村裡受他影響南下打工的幾個青年,漸漸混出了點名堂,他們開始自己招攬工程,賺了些錢。在廣州的一次偶遇後,他們和六六叔恢復了聯繫。青年們幾次對六六叔說,都不是外人,如果資金上困難,儘管開口,文化他們沒有,但錢還是拿得出來的。

六六叔一心想創業,資金短缺是大問題,既然有人願意幫忙,他自然開心,便向他們借了十幾萬塊。

第二天消息便傳回了村裡。普通人缺錢自然正常,但六六可是清華生,是大老闆,是十裡八鄉的驕傲啊,他怎能缺錢呢?國家不管他嗎?他怎能向苦力出身的小學畢業生借錢呢?

於是,在村裡人的眼裡,六六叔在39歲這一年,徹底跌落神壇。因為他的平凡,就意味著恥辱。

4

那幾年,村裡的有錢人越來越多了,尤其那幾位工地老闆,號稱資產上了億。

大家眼見著他們脖子上的項鍊越來越粗,褲腰上的鑰匙越來越多,說話的底氣越來越足,“這個社會資本才是一切,讀書不過是一些沒有能力的人自我催眠的手段而已,清華大學畢業的人又怎樣?照樣縮起頭向我們借錢!”

到了2003年,中南工大那田姓考生回鄉開起了養豬場,活脫就是個農民。在一次去屠宰場的路上,他駕駛的拖拉機側翻,被刺瞎了一隻眼睛,沒幾天,老婆就跑了;而同年考上湘潭師範的本家堂哥,為了生兒子,辭去了銀行的職務,村裡人都笑他,“讀書人還不是要傳宗接代”。

那些老闆再在廣州遇見六六叔,也早沒了先前的客氣,總是逗他:“你都快40了,還不成家,老婆沒有,外面情兒可是一大堆?”六六叔便沒好氣地回答:“沒你那麼浪漫!”

這場景被人當成了相聲,不時在村裡上演,還額外加了臺詞演繹——“你不浪漫的話,嫖妓總會啦?”——“沒,沒有,紅燈區的女人哪有清華畢業的,有損我身份!”

更可怕的是,村裡的“讀書無用論”再一次甚囂塵上。可這次,再沒有人出來辯駁了。誰都覺得,只有手頭有錢的才有話語權。

後來,院子裡一位堂哥從南開畢業後,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那些建築老闆又跑來出風頭,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好好讀書,到時候來公司幫忙,我們手底下好多高材生。”

和十多年前相比,更多的孩子開始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去廣東打工了。他們的偶像也不再是讀書人,而是有錢人。比如,村裡有一位老闆,8歲學的篾匠,12歲出門闖蕩,40歲成了有錢人,村裡人就一邊說著他的勵志故事,一邊寒磣著讀書人。

我亦深受其害。祖父去世後,母親開始撕我的書本,經常拖欠學費——讀書在母親眼裡,成了原罪。她說我們家幾代都是讀書人,卻沒有攢下任何財富,祖父教了一輩子的書,連大房子都沒給子女蓋一座。父親也算是讀書人,還不是得外出做工程,最終把命都給搭上了。

連讀過書的伯父也過來勸我,說我的堂哥堂姐都是13歲出的門,在外頭打工好幾百塊錢一個月,“讀書純粹是浪費糧食!你看你六六叔,讀的是中國最好的大學,現在混得不人不鬼,他已經證明讀書這條路行不通了。”

那時候,我還在上初中,眼看著小夥伴一個一個都外出打工了。我尤其想念祖父,他自始至終從沒說過六六叔一句不好,哪怕六六叔從工作後沒有回來看過他一次、也沒打過一個電話,可祖父還是告訴我,即使讀書再“沒用”,他也希望他的後代能把這種沒用傳承下去。

初三畢業後,母親鐵了心不再讓我上高中,我拗不過,在家裡無所事事,成天去田裡釣青蛙,晚上和一些比我大的無業青年在鎮上歌舞廳裡廝混。

直到有一天,叔祖父和在法院工作的姑祖母突然回到鄉里,我才知道,祖父在去世前半年,拖著病體去看了趟他們,就說了一件事,一定要保我上完大學。

我們小學一個班50人,最終讀了高中、又考上大學的,加上我才3個人。我們下一屆讀書的更少。至於女孩,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上過大學的。

不知這算不算是六六叔的錯。

想知道更多清華生六六叔後來的人生際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