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拖拉磨蹭?媽媽試試以下3種方式,不必一直催促

隔壁小李平時是溫潤如玉的一枚男子, 只要女兒在旁邊準會化身「咆哮教主」。

在他眼裡, 女兒如同一隻小慢牛, 必須催趕才能挪步:

小李年輕力壯, 聲如洪鐘, 加上孩子媽媽的助攻, 這催促聲整個樓層的人都盡收於耳。

隔天, 電梯口遇見小李, 他抱歉地笑笑, 然後搖頭說:「這孩子太磨嘰了, 我拿她實在沒辦法了。 」

孩子為什麼會拖延

01父母的「強迫」是孩子「拖延」的催化劑

美國心理學家Timothy Pychl研究發現, 生活中嚴厲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培養出拖延的孩子。 因為嚴厲的父母大都控制欲強, 並不善於和孩子溝通, 他們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 孩子在不得不執行命令的同時, 只能採用拖延的方式與父母對抗。

前同事L家的兒子浩浩就讀一所國際學校四年級, 學習成績優異、性格開朗陽光, 就是有一點讓同事L頭疼不已, 孩子每天作業都要「磨蹭」到晚上9、10點才能做完。

上周L過生日, 邀請我們全家去家裡吃飯, 等待吃飯的間隙我和一旁的浩浩聊了會兒天, 孩子告訴我他覺得每個星期都很累, 因為媽媽管他管得非常嚴, 週末給他報了好幾個興趣班、補習班, 回到家還要親自「上陣」, 拿出好幾本教輔材料給他「補課」。

生活中像L這樣的媽媽並不少見, 她們一般自我要求嚴格, 對孩子的要求也近乎苛刻。 這些媽媽們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人中龍鳳」, 處處對孩子高標準、高要求。

父母以為這樣的做法是為了孩子好, 孩子卻絲毫不買帳, 他們會覺得父母是在給自己「施壓」。 俗話說「哪裡有壓迫, 哪裡就有反抗」, 年紀尚小的孩子無法跟父母平等地對抗, 於是「磨蹭」、「懶散」、「拖延」的行為就成了他們公然對抗父母的消極回應。

在心理學上這種反抗稱為被動攻擊, 行為表現就是「表面遵守制度, 實際上消極抵抗」。

02父母的「包辦」行為讓孩子形成了依賴

奧地利心理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兒童人格教育》一書中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

客觀一點來講, 雖然生活中孩子「拖延」習慣的形成並不完全是一個事無巨細的家長的「功勞」。 但是, 父母事無巨細替孩子「包辦」的行為卻可以成為滋生孩子養成「拖延」習慣的「土壤」。

生活中, 我們會發現很多家長每天把孩子當成「公主」、「太子」來養, 上下學車接車送, 孩子放學一出校門, 家長急忙上前一隻手接過書包, 另一隻手給孩子遞上零食、水果。 一回到家什麼家務也不捨得讓孩子幹, 還口口聲聲對孩子說:「你只管好好學習, 其他什麼都不需要你做!」

殊不知, 孩子其實和大人一樣, 難免會有依賴思想。 如果原本屬於孩子該做的事父母都親力親為替他做了, 長此以往, 他就會在心裡產生這樣的想法——「反正我做不做,

做得慢一點也沒關係, 總會有人幫我做的」。

在兒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 開學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會幫他收拾書包。 我的出發點是為了幫兒子節約時間, 可後來慢慢發現自己的付出不僅沒有看到成效, 還遭到了「指責」與「埋怨」, 兒子做事反倒越來越拖拉,越來越沒有責任感。

記得,有一次我忘記給他帶「家校聯繫簿」,結果班主任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他。為這件事,兒子抱怨了好幾天,說他挨老師批評都是我的錯。

後來,我吸取教訓再也沒有幫他收拾過書包,忘記帶什麼東西,他也找不到埋怨的物件了,便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03父母的「拖延」導致了孩子的「拖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年齡不大的孩子而言,父母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范本。如果父母本身的性格比較散漫,又缺乏時間觀念,那麼也很難教育出有規則意識的孩子。孩子耳濡目染,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自然也就「習得」了父母身上「拖延」的毛病。

前幾天一早,我送孩子去學校,剛巧看到這樣一幕——五樓鄰居家的媽媽站在門外一邊刷著手機,一邊催促孩子「快點兒,快點兒,每天不到最後一刻,你就出不了門,害得我上班天天遲到!」孩子在她的催促聲中一臉驚恐,慌亂地穿著鞋子,而她自己卻持續目不轉睛地刷著手機。

不難想像這樣的媽媽即使言語上再「雷厲風行」,在行動上也沒有辦法給孩子樹立一個「不拖延」的榜樣。

為人父母的,都能感受到,現代的父母實在太急了,急著趕時間、急著做事情、急著……

著急的同時,還不忘催促孩子跟上自己的節奏,最後是孩子不快樂,父母也很受挫。

我依稀記得,有記者採訪過一個8歲的男孩,他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一個週末,媽媽爸爸不用催促我。

有資料調查顯示:三分之一孩子做夢夢到過父母催促自己,很有壓力。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孩子的盡力,理解孩子的不容易,而不應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時間,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將「趕快」變成「我希望」 比如:趕快,我們還要去下一個地方。 變成:我們能在半個小時後到下一個地方,我們車程有15分鐘,所以現在差不多要去停車場了。 給孩子提供選擇 比如:我們10分鐘內就能出門,我們看電影就不會遲到。如果不能,要麼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麼只能明天再看了。 直接提醒孩子行動太慢的後果,但是這種提醒最好能夠讓孩子自己去想後果。 比如:如果今天你10點還沒有到培訓班,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讓孩子主動思考遲到的後果。

對於已經能夠認識時間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時鐘或者手錶提醒他,讓他看看時間。

如果還能進一步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按時完成該做的事情,會更好。

引導性的提問可以是這樣的:你有沒有想過,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在7:10就出門?

其實當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狀態當成問題時,自己狂躁和焦慮的情緒就會減少。

當父母負面情緒減少的時候,孩子更容易冷靜,他們的負面情緒也會減少。

孩子不再被負面情緒影響,他們自己的行動就會更有效率。他們也更容易專注於解決自己的問題。

Wendy媽有話說:

放手,對父母來說並不容易。然而只有父母退出孩子的成長,孩子才有機會真正去掌控自己的人生。于孩子來說,放手的機會越來越多,他的自信和勇氣也會日漸增長。

當孩子在參與感中,找到了存在感,有了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掌控感後,內驅力就會被驅動。

這時候,他律就變成了自律,不用催,也會快起來。

兒子做事反倒越來越拖拉,越來越沒有責任感。

記得,有一次我忘記給他帶「家校聯繫簿」,結果班主任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他。為這件事,兒子抱怨了好幾天,說他挨老師批評都是我的錯。

後來,我吸取教訓再也沒有幫他收拾過書包,忘記帶什麼東西,他也找不到埋怨的物件了,便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03父母的「拖延」導致了孩子的「拖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年齡不大的孩子而言,父母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范本。如果父母本身的性格比較散漫,又缺乏時間觀念,那麼也很難教育出有規則意識的孩子。孩子耳濡目染,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自然也就「習得」了父母身上「拖延」的毛病。

前幾天一早,我送孩子去學校,剛巧看到這樣一幕——五樓鄰居家的媽媽站在門外一邊刷著手機,一邊催促孩子「快點兒,快點兒,每天不到最後一刻,你就出不了門,害得我上班天天遲到!」孩子在她的催促聲中一臉驚恐,慌亂地穿著鞋子,而她自己卻持續目不轉睛地刷著手機。

不難想像這樣的媽媽即使言語上再「雷厲風行」,在行動上也沒有辦法給孩子樹立一個「不拖延」的榜樣。

為人父母的,都能感受到,現代的父母實在太急了,急著趕時間、急著做事情、急著……

著急的同時,還不忘催促孩子跟上自己的節奏,最後是孩子不快樂,父母也很受挫。

我依稀記得,有記者採訪過一個8歲的男孩,他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一個週末,媽媽爸爸不用催促我。

有資料調查顯示:三分之一孩子做夢夢到過父母催促自己,很有壓力。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孩子的盡力,理解孩子的不容易,而不應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時間,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將「趕快」變成「我希望」 比如:趕快,我們還要去下一個地方。 變成:我們能在半個小時後到下一個地方,我們車程有15分鐘,所以現在差不多要去停車場了。 給孩子提供選擇 比如:我們10分鐘內就能出門,我們看電影就不會遲到。如果不能,要麼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麼只能明天再看了。 直接提醒孩子行動太慢的後果,但是這種提醒最好能夠讓孩子自己去想後果。 比如:如果今天你10點還沒有到培訓班,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讓孩子主動思考遲到的後果。

對於已經能夠認識時間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時鐘或者手錶提醒他,讓他看看時間。

如果還能進一步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按時完成該做的事情,會更好。

引導性的提問可以是這樣的:你有沒有想過,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在7:10就出門?

其實當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狀態當成問題時,自己狂躁和焦慮的情緒就會減少。

當父母負面情緒減少的時候,孩子更容易冷靜,他們的負面情緒也會減少。

孩子不再被負面情緒影響,他們自己的行動就會更有效率。他們也更容易專注於解決自己的問題。

Wendy媽有話說:

放手,對父母來說並不容易。然而只有父母退出孩子的成長,孩子才有機會真正去掌控自己的人生。于孩子來說,放手的機會越來越多,他的自信和勇氣也會日漸增長。

當孩子在參與感中,找到了存在感,有了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掌控感後,內驅力就會被驅動。

這時候,他律就變成了自律,不用催,也會快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