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要想和孩子共同成長,做好4件事是關鍵

昨天中午和公司一位老總以及分公司的同事一起吃午餐。

期間聊到健身的話題, 這位元老總說, 他在停止運動20年後, 重新開始健身了, 每天練習平板支撐, 肚子上的肉少了很多。

我隨口一問:「怎麼忽然就開始運動了?」

沒想到, 這位老總喝了口茶, 很認真的對我說:「為了我女兒。 」

他說, 女兒最近因為喜歡吃零食, 身體發胖了許多, 他有點擔心影響到女兒的身體健康, 就勸說女兒減肥。

結果女兒指著他的肚子說:「爸爸, 你的肚子這麼大, 還要求我減肥?」

這位老總當時就意識到, 自己不注重鍛煉而單方面要求女兒減肥的做法顯然是不妥當的,

於是他和女兒達成了一個約定, 那就是兩個人同時健身。

雙方都定了目標, 他還向女兒保證, 要在2年內練出8塊腹肌, 重新回到20多歲時的身材, 有爸爸的參與, 女兒愉快的開始健身了。

而且, 他和女兒每天都會向對方「彙報」彼此的鍛煉情況, 看見女兒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穿進去小一碼的褲子, 他特別開心。

「和孩子一起鍛煉, 一起學習, 他們才會更有動力, 也更容易堅持。 」

這位老總和我們透露了他自己培養女兒的秘笈, 他的女兒正在國外留學, 各方面都非常優秀。

而他本身也是高層次的精英人士, 在我們公司負責戰略佈局和國際業務, 經常要在全球各個國家飛來飛去, 精通多門外語。

王濤在《規矩和愛》:「不能和孩子一起在愛中成長的父母,

一定不是一個好父母。 」

而據我觀察, 越是層次高的父母, 越是會重視榜樣的作用, 也越是會選擇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而層次低的父母, 反而更喜歡單方面要求孩子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 並且拒絕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家庭教育最好的樣子, 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具體應該怎麼做, 下面這4件事很關鍵:

01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有一類家長, 在孩子的問題上非常「盡職盡責」, 希望自己能夠面面俱到, 做一個完美的父母, 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和幫助引導。

身邊有一位媽媽, 就是這樣的家長, 對孩子百般呵護, 報各種育兒課程, 看各種教育類書籍, 每次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了,

因為工作不能陪孩子, 就會好幾天都處在自責、懊悔的情緒中。

當家長過於追求完美, 因為某些事情做得不好而苛責自己, 就容易陷入焦慮、糾結、患得患失的狀態中, 會削弱改變自己、成長進步的動力。

而這樣一種不穩定、不鬆弛的狀態, 又會傳遞到孩子身上, 造成負面的影響。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提出過一個「60分媽媽」的概念, 叫作「足夠好的母親」。

能力范圍內的, 努力用科學的方法養育孩子, 在有些事情上做得沒那麼好, 也不要過於緊張。

家長的「不完美」, 會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

正如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說:

「兒童自有其精神胚胎, 當我們表現中有微小瑕疵時, 孩子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脆弱, 相反,
一定程度的挫折, 是他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對於‘不完美’這件事, 最好的適應起點, 就是自己的父母。 」

從另一方面來看, 當家長能夠接納自己不完美, 也就能夠放下對完美孩子的執念, 不會過於控制孩子、給孩子過高的期望, 而是關注眼前這個孩子, 因材施教。

家長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允許自己犯錯, 心態會更輕鬆、健康, 更有動力去學習和進步。

比起追求完美, 家長鬆弛、篤定、保持學習和進步的狀態, 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02

學會跳出情緒的「陷阱」

理性引導孩子

觀察身邊乃至社會上的絕大多數家長, 教育孩子中最大的錯就是掉進了情緒的「陷阱」。

每當孩子表現得不如人意、考試成績不好、給自己惹了麻煩時, 家長總是壓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指責、評判孩子。

被憤怒、不滿等情緒裹挾的父母, 思維是僵化、片面、偏激的, 不能客觀地看到問題的本質、思考出解決問題的方式, 而只會歸結於「你這個孩子不乖/不行」。

而父母怒火下的孩子, 一方面感到恐懼不安, 沒辦法把全部的心理能量用於探索和自我成長, 另一方面得不到父母具體有效的指導, 感到迷茫無所適從, 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改變。

父母管理不好情緒, 不利於自己和孩子的成長進步。

只有當父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理性客觀地思考問題, 去瞭解孩子發生了什麼、孩子想要什麼?自己為什麼會有激動的情緒, 才能更瞭解自己, 同時能夠給孩子真正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當家長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這項能力, 就走上了和孩子的共同成長之路。

03

學會跟隨孩子的成長節奏

走進孩子的世界

之前網上有個話題:我們為什麼要生孩子?

記得一個很美的回答:「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

我想,參與意味著跟隨著孩子的成長節奏,去重新探索和感受這個世界;意味著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他的情緒、想法。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能會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生命,對每個平凡的日子產生更深、更新的認識和感悟,獲得二次成長。

04

關注自我的學習和提升

很多家長有了孩子後,眼睛都盯在孩子身上,給孩子佈置任務、提出要求,卻逐漸忘記了自己的人生課題。

放棄了自我成長的父母,容易把自己對人生的期待轉移到孩子身上,於是喜歡控制孩子,安排孩子的人生。

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容易把對生活現狀的不滿,發洩到孩子身上,看孩子不順眼,朝孩子發脾氣。

這對父母和孩子的個人成長都是十分不利的。

Wendy媽有話說:

高層次的父母,都會和孩子共同成長。

不僅嚴格要求孩子不斷學習成長,更重要的是也會嚴格要求自己。

用實際行動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和進步是我們一生都必須堅持做的一件事情,而不學習不進步的人生,註定了會很平淡。

就走上了和孩子的共同成長之路。

03

學會跟隨孩子的成長節奏

走進孩子的世界

之前網上有個話題:我們為什麼要生孩子?

記得一個很美的回答:「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

我想,參與意味著跟隨著孩子的成長節奏,去重新探索和感受這個世界;意味著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他的情緒、想法。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能會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生命,對每個平凡的日子產生更深、更新的認識和感悟,獲得二次成長。

04

關注自我的學習和提升

很多家長有了孩子後,眼睛都盯在孩子身上,給孩子佈置任務、提出要求,卻逐漸忘記了自己的人生課題。

放棄了自我成長的父母,容易把自己對人生的期待轉移到孩子身上,於是喜歡控制孩子,安排孩子的人生。

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容易把對生活現狀的不滿,發洩到孩子身上,看孩子不順眼,朝孩子發脾氣。

這對父母和孩子的個人成長都是十分不利的。

Wendy媽有話說:

高層次的父母,都會和孩子共同成長。

不僅嚴格要求孩子不斷學習成長,更重要的是也會嚴格要求自己。

用實際行動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和進步是我們一生都必須堅持做的一件事情,而不學習不進步的人生,註定了會很平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