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中國鐵塔的新藍海

文/王胖子

在2014年7月, 中國鐵塔正式掛牌成立之時,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 它的社會意義和商業價值, 主要來自于行業資源的共建共用。

但誰也沒有想到, 只用了短短3年多時間, 這家已經在香港提交IPO申請的, 全球最大的通信鐵塔服務提供者, 就已經找到了一片廣闊的新藍海。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 這片藍海就是:讓"通信塔"成為"社會塔"。 (鐵塔智慧站址騰訊視頻連結:http://cache.tv.qq.com/win/play.html?cid=&vid=s0656ibv87j)

【1】

中國鐵塔成立的最初目的, 就是為了實現共建共用, 減少通信業建設成本。

三年多來, 中國鐵塔已經用實際資料, 證明了自己的行業價值。

根據中國鐵塔批露的招股說明書, 中國鐵塔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類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者, 也是中國即時網路強國不可或缺的推動者。

中國鐵塔成立三年多來, 累計改造及新建交付的鐵塔站址達到146.2萬, 已投入運營的室分項目1.7萬個, 涉及高鐵與地鐵57條。 截至目前, 中國鐵塔資產總規模超3000億元, 運營管理1872154個站址, 服務2687475個租戶。 以鐵塔數量計算, 中國鐵塔占市場份額的96.3%, 以收入計算, 中國鐵塔則占市場份額的97.3%。

"中國鐵塔有效解決了多年來行業重複建設的問題, 促進了資訊通信的共用發展, 為行業和社會帶來明顯的效益。 "5月17日, 中國鐵塔董事長、總經理佟吉祿表示。

據中國鐵塔2018年工作會議的資料, 我國通信行業的存量鐵塔共用率,

已經從中國鐵塔成立前的14.3%, 增長至43%;行業新建鐵塔共用率更提升至70.4%, 相當於少建鐵塔60.3萬個, 相當於節省行業投資1073億元, 減少土地佔用2.77萬畝。

這大大節約了整個行業的固定資金投入。

資料顯示, 2016年鐵塔每位員工管理120.8個鐵塔, 而2017年達到了每個員工管理124.8個。 在費用方面, 2016年單個站址維護費用為3318元, 2017年為3288元, 同比降低0.9%。 維護費占營業收入分別為10.3%和9.0%同比下降1.3%。 人工成本同比下降0.5%。

而且, 中國鐵塔還主動向邊遠地區傾斜, 在新建鐵塔站址中, 農村及鄉鎮站址占比達70%, 有力地提升了使用者的資訊通信感知, 更好地促進了資訊通信的普惠和健康發展。

目前, 中國鐵塔已經與28個省(區、直轄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定, 共同推進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河北、山西、黑龍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海南、重慶、陝西、甘肅、青海等省政府出臺檔或省政府領導批示,

明確由中國鐵塔統籌組織5G規劃。

在中國鐵塔的積極推動下, 全國已有超過10個省(區、直轄市)通過地方性立法促進電信設施建設和保護。

【2】

就目前來說, 服務三大運營商還是中國鐵塔的絕對主業。

根據招股說明書, 中國鐵塔的主要業務包括:塔類業務、室分業務、跨行業站址應用與資訊業務。 其中, 塔類業務中的宏站業務占收入比重最大, 2017年占收入比重97.3%。

但如果放眼未來, 中國鐵塔的"跨行業發展", 更加值得期待。

在成立掛牌之時, 中國鐵塔為自己規劃的"三步走"戰略是:第一步, 快速形成對增量鐵塔、站址資源及附屬設施的新建能力;第二步,

2015年完成對三家電信企業相關存量資產的注入和交割;第三步, 擇機上市並實現混合所有制發展。

如今, 這"三步走"戰略都已經成為現實, 或即將成為現實。 那麼, 中國鐵塔未來將向何處去?

2017年9月26日, 在"2017中國資訊通信業發展高層論壇"上, 佟吉祿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出:讓社會塔成為通信塔, 讓通信塔成為社會塔。

這也正是中國鐵塔未來的大方向:充分利用自身的站址及配套資源優勢, 推進一塔(杆)多用, 並整合傳輸專線、資料平臺、協力廠商設備及其他社會資源, 構建一個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 向客戶提供包括資料、採集、回傳、匯總、分析及應用在內的的服務綜合解決方案, 讓行業客戶的業務部署更快捷、更經濟。

最終, 中國鐵塔將由行業內的資源分享, 轉向全社會的資源分享;由單一為通信服務的通信塔, 轉向廣泛為社會服務的共用塔;最終通過廣泛的跨行業合作, 為自身打開增量擴張的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 中國鐵塔的這些發展, 並不是與運營商直接爭奪市場, 而是依託站址資源及基於物聯網的監控平臺等優勢, 聯手三家運營商, 為行業企業客戶提供快速高效的布網方案。

簡單來說, 就是不只為運營商服務, 還與運營商聯手, 為更多的行業提供服務。

【3】

中國鐵塔做"社會塔"的底氣在於, 它擁有著非常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資源優勢:

點多面廣的站址資源、連續穩定的電力供應、便捷可靠的通信條件、專業高效的建維能力、集約綜合解決方案服務能力。

目前,中國鐵塔站址規模達187萬,是全球最大的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者,這些站址遍佈城市、縣城、鄉鎮、農村、園區、道路、居民區等各類場景。

南至海南南沙華陽礁,北至黑龍江大興安嶺,東到黑龍江撫遠黑瞎子島,西到新疆克孜勒蘇,凡有人煙處,皆有中國鐵塔的站址。

這些站址網格顆粒度小,尤其在城市密集區站址間距通常在200~500米,具有充裕的安裝空間和靈活的掛載高度,具備良好的電力保障,可靈活掛載感測器、氣象檢測儀、監控攝像頭等,實現一塔多用,可極大降低選址建設的難度和代價,尤其適合於有規模化建網布點需求的行業客戶。

並且,中國鐵塔的"物聯網+互聯網"集中監控平臺,可實現全國站址一點監控,告警即時發現、統一派單處理,依託屬地化的建設維護力量,可提供專業化的建設與7x24小時的維護服務。

比如,中國鐵塔天津分公司創新採用了三維電子地圖的方式,通過3D建模讓基站在三維地圖上直觀可視,將繁雜的基站管理資料化、資訊化、視覺化,同時該平臺也能支撐站址勘察、基站規劃及社會資源分享,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節省人力、物力。

【4】

事實上,中國鐵塔的"社會塔"開拓已經開始。

在環保、國土、水務、農業、消防、園區、樓宇等各個領域,中國鐵塔都已經為不少行業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支撐服務;

在上海,中國鐵塔整合自有的站址資源、物聯網設備和資料平臺,説明監管部門實現市內井蓋的即時監測;

在麗江,中國鐵塔向當地政府部門提供景區內包含視頻監控、氣象監測、環境監測、應急廣播、智慧照明以及資訊發佈在內的一體化資訊服務;

在福建,中國鐵塔幫助福建省應急專網公司在3月內完成200個站址設備部署交付,極大提高了效率,為客戶節約建設投資約4000萬元;

在陝西,中國鐵塔的智慧站址集傳統基站、照明、廣告、充電、智慧感知等業務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結合,通過智慧站址的協同部署,實現了鐵塔與多業務協同建設,為當地構建起了資訊惠民、綠色便民、平安城市的智慧園區;

在上海,中國鐵塔承建的SOHO天山廣場智慧樓宇專案,通過對溫濕度、煙霧、震動、雜訊、PM2.5、水浸、熱源、風機、照明、給排水、人體感應等即時資料的事實採集分析,實現室內物聯網"智慧樓宇"的應用場景,優化樓宇、廣場、園區投資環境;

在天津,中國鐵塔通過採用"互聯網+"技術,在鐵塔頂端安裝高清攝像頭,實現全方位、全天候對省內涉農區域的秸稈焚燒情況進行監控,確保政府部門對秸稈焚燒現象及時發現、立即處理。

……

事實上,僅僅在天津一地,中國鐵塔就已與公安、環保、氣象、海事、交通、國土、石油等多個行業開展深度合作,社會化共用的鐵塔站址數近1500個,在總體鐵塔站址數中占比已超過10%。

而據統計資料,截至2017年,中國鐵塔的新建專案中,有1.5萬個建設需求利用了社會資源滿足。

目前,中國鐵塔支撐服務的客戶,已經覆蓋環保、地震、公安、農/林業、氣象、軍隊、無委、電力、海事、鐵路、民航、千尋、廣電網路等十幾個行業。在中國鐵塔的業務收入中,非塔類的新業務收入比例正在快速增長,在增量收入中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就在2018年4月24日,國家電網公司與中國鐵塔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雙方將開啟"共用鐵塔"的全新合作模式。這標誌著電力、通信兩大行業間資源分享,再度取得突破性進展。

不久前,中國資訊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呂廷傑稱讚中國鐵塔,認為其資源整合共用模式是"真正意義上的共用經濟",在共用經濟時代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瞭解,下一步,中國鐵塔各分公司還正在良好滿足電信運營企業的需求基礎上,根據總部的"12+N"行業拓展策略,繼續加快多元化業務佈局。

近期,中國鐵塔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不少證券分析師指出,中國鐵塔資源優勢突出,基本面穩健,業務前景佳,公司的長遠發展值得看好。

目前,中國鐵塔站址規模達187萬,是全球最大的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者,這些站址遍佈城市、縣城、鄉鎮、農村、園區、道路、居民區等各類場景。

南至海南南沙華陽礁,北至黑龍江大興安嶺,東到黑龍江撫遠黑瞎子島,西到新疆克孜勒蘇,凡有人煙處,皆有中國鐵塔的站址。

這些站址網格顆粒度小,尤其在城市密集區站址間距通常在200~500米,具有充裕的安裝空間和靈活的掛載高度,具備良好的電力保障,可靈活掛載感測器、氣象檢測儀、監控攝像頭等,實現一塔多用,可極大降低選址建設的難度和代價,尤其適合於有規模化建網布點需求的行業客戶。

並且,中國鐵塔的"物聯網+互聯網"集中監控平臺,可實現全國站址一點監控,告警即時發現、統一派單處理,依託屬地化的建設維護力量,可提供專業化的建設與7x24小時的維護服務。

比如,中國鐵塔天津分公司創新採用了三維電子地圖的方式,通過3D建模讓基站在三維地圖上直觀可視,將繁雜的基站管理資料化、資訊化、視覺化,同時該平臺也能支撐站址勘察、基站規劃及社會資源分享,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節省人力、物力。

【4】

事實上,中國鐵塔的"社會塔"開拓已經開始。

在環保、國土、水務、農業、消防、園區、樓宇等各個領域,中國鐵塔都已經為不少行業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支撐服務;

在上海,中國鐵塔整合自有的站址資源、物聯網設備和資料平臺,説明監管部門實現市內井蓋的即時監測;

在麗江,中國鐵塔向當地政府部門提供景區內包含視頻監控、氣象監測、環境監測、應急廣播、智慧照明以及資訊發佈在內的一體化資訊服務;

在福建,中國鐵塔幫助福建省應急專網公司在3月內完成200個站址設備部署交付,極大提高了效率,為客戶節約建設投資約4000萬元;

在陝西,中國鐵塔的智慧站址集傳統基站、照明、廣告、充電、智慧感知等業務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結合,通過智慧站址的協同部署,實現了鐵塔與多業務協同建設,為當地構建起了資訊惠民、綠色便民、平安城市的智慧園區;

在上海,中國鐵塔承建的SOHO天山廣場智慧樓宇專案,通過對溫濕度、煙霧、震動、雜訊、PM2.5、水浸、熱源、風機、照明、給排水、人體感應等即時資料的事實採集分析,實現室內物聯網"智慧樓宇"的應用場景,優化樓宇、廣場、園區投資環境;

在天津,中國鐵塔通過採用"互聯網+"技術,在鐵塔頂端安裝高清攝像頭,實現全方位、全天候對省內涉農區域的秸稈焚燒情況進行監控,確保政府部門對秸稈焚燒現象及時發現、立即處理。

……

事實上,僅僅在天津一地,中國鐵塔就已與公安、環保、氣象、海事、交通、國土、石油等多個行業開展深度合作,社會化共用的鐵塔站址數近1500個,在總體鐵塔站址數中占比已超過10%。

而據統計資料,截至2017年,中國鐵塔的新建專案中,有1.5萬個建設需求利用了社會資源滿足。

目前,中國鐵塔支撐服務的客戶,已經覆蓋環保、地震、公安、農/林業、氣象、軍隊、無委、電力、海事、鐵路、民航、千尋、廣電網路等十幾個行業。在中國鐵塔的業務收入中,非塔類的新業務收入比例正在快速增長,在增量收入中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就在2018年4月24日,國家電網公司與中國鐵塔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雙方將開啟"共用鐵塔"的全新合作模式。這標誌著電力、通信兩大行業間資源分享,再度取得突破性進展。

不久前,中國資訊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呂廷傑稱讚中國鐵塔,認為其資源整合共用模式是"真正意義上的共用經濟",在共用經濟時代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瞭解,下一步,中國鐵塔各分公司還正在良好滿足電信運營企業的需求基礎上,根據總部的"12+N"行業拓展策略,繼續加快多元化業務佈局。

近期,中國鐵塔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不少證券分析師指出,中國鐵塔資源優勢突出,基本面穩健,業務前景佳,公司的長遠發展值得看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