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加坡未來幾天可能降至21度:豪雨不斷,菜價、海鮮都漲價了

在剛過去的周末(1月9日至10日), 新加坡又開啟長命雨模式, 雨一直下, 下個不停……

新加坡環境局指出, 受東北季候風影響, 新加坡出現廣泛降雨, 接下來幾天溫度最低可能降到21攝氏度!

其中東部地區降雨量最高, 樟宜氣象站這個月至今記錄到的總降雨量為632.8毫米, 是30年來最潮濕的一月份。

接下來兩天, 東北季候風將持續, 并會在幾天后逐漸減弱。 本地仍會持續下雨刮風, 有時雨勢會很大。 如果雨水持續, 每日最低氣溫可能下降到介于攝氏21到22度。

一場接著一場的長命雨, 還引起了連鎖反應:氣溫驟降到21攝氏度, 早出晚歸的人覺得穿著薄裙短褲都覺得有點凍;巴剎超市更擁擠了, 蔬菜也漲價了, 甚至連海鮮都漲價了。 現在是30年來最潮濕的一月份 新加坡最近到底有多潮濕?萬事通在住家附近的遮雨棚下, 就聽到老人們在說, 這一二十年了都沒感覺到有這么潮濕。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監測到的數據也證明了老人的話, 因受東北季候風影響, 本地出現廣泛降雨, 其中東部地區降雨量最高, 樟宜氣象站這個月至今記錄到的總降雨量為632.8毫米, 是30年來最潮濕的一月份。

近三十年來最潮濕的一個月!大家在家可要做好除濕工作,
否則你那些心愛的包包、鞋子和為過年準備的臘肉香腸, 可都要發毛了! 道路修成8天后二次傾瀉 新加坡陸交局11日深夜在臉書通報, 淡濱尼快速公路(TPE) 往泛島快速公路(PIE)方向, 通往羅央道和淡濱尼7道的出口因出現泥土傾瀉而暫時關閉。

(圖源:陸交局) 《新加坡眼》上周(1月3日)報道, 因受到大雨影響的除了道路淹水外, 靠近淡濱尼快速公路一帶有不少泥石沿著草坡流下, 還沖壞了圍欄, 流入水溝中。 白沙榜鵝集選區議員沙禮爾(Sharael Taha)(1月3日)在臉書發帖表示有關當局連夜關閉道路并進行修補工作。

而有關道路在隔日(1月4日)的清晨5點57分開通一條車道通行。

殊不知一周不到, 同樣的路段又再次出現泥土傾瀉!該路段于昨天深夜再次緊急關閉。

(圖源:沙禮爾臉書) 大雨導致供應不足 青菜價格翻4倍照樣搶光 大風大雨還直接影響了咱們的菜籃子!有師奶抱怨,最近去巴剎和超市賣菜,那價格高得有點離譜!前一階段小蔥賣到了12新幣一公斤,最近芹菜價格漲至四倍,莧菜和角豆等價格也都翻倍。

本地媒體通過新加坡果菜出入口公會副總務陳春發了解到,向本地供應新鮮蔬菜的馬來西亞同樣遭受了長命雨的影響,那邊公路或菜園都有被水淹,所以導致蔬菜供應不足。 但是本地進口商已向泰國、中國等國家進口更多蔬菜。陳春發表示,與過去歲末年初時只有個別幾種蔬菜漲價的情形不同,這次本地菜價全面上漲。

在油池濕巴剎賣蔬菜的攤主郭老板說,一般年初雨季都會碰到蔬菜價格上漲的情況,今年也不例外。以莧菜為例,之前每公斤售價新幣1元多,目前則已漲至三四元。角豆則從原本的兩三元增至四五元。盡管這些從大馬和中國進口的蔬菜價格上漲,但仍被顧客搶購一空。“大家到超市買菜卻發現賣完了,紛紛跑來濕巴剎,例如角豆,在早上10點多就已被搶光。” 海鮮價格暗漲20% 到年后才有可能回落 不光蔬菜漲價,海鮮價格也水漲船高,而且預計會越漲越高! 媒體記者在油池濕巴剎海鮮攤位上了解到,鮮蝦每公斤的價格上漲約2元新幣,紅斑價格則每公斤上漲五六元,漲幅約2成。

新加坡魚商總會主席吳添水對媒體說,本地近日的海鮮供應還算穩定,如果新鮮海產供應不足,魚商還可依賴速凍海鮮。不過,農歷新年華人常吃的紅斑、斗鯧、紅哥里等魚類,價格預計都還會上漲,年后才有可能回跌。

小馬嘮叨:潮濕加上降溫,容易引起引起感冒發燒等呼吸道疾病,老人和孩子要特別注意不要淋雨吹風,要注意保暖。

(圖源:沙禮爾臉書) 大雨導致供應不足 青菜價格翻4倍照樣搶光 大風大雨還直接影響了咱們的菜籃子!有師奶抱怨,最近去巴剎和超市賣菜,那價格高得有點離譜!前一階段小蔥賣到了12新幣一公斤,最近芹菜價格漲至四倍,莧菜和角豆等價格也都翻倍。

本地媒體通過新加坡果菜出入口公會副總務陳春發了解到,向本地供應新鮮蔬菜的馬來西亞同樣遭受了長命雨的影響,那邊公路或菜園都有被水淹,所以導致蔬菜供應不足。 但是本地進口商已向泰國、中國等國家進口更多蔬菜。陳春發表示,與過去歲末年初時只有個別幾種蔬菜漲價的情形不同,這次本地菜價全面上漲。

在油池濕巴剎賣蔬菜的攤主郭老板說,一般年初雨季都會碰到蔬菜價格上漲的情況,今年也不例外。以莧菜為例,之前每公斤售價新幣1元多,目前則已漲至三四元。角豆則從原本的兩三元增至四五元。盡管這些從大馬和中國進口的蔬菜價格上漲,但仍被顧客搶購一空。“大家到超市買菜卻發現賣完了,紛紛跑來濕巴剎,例如角豆,在早上10點多就已被搶光。” 海鮮價格暗漲20% 到年后才有可能回落 不光蔬菜漲價,海鮮價格也水漲船高,而且預計會越漲越高! 媒體記者在油池濕巴剎海鮮攤位上了解到,鮮蝦每公斤的價格上漲約2元新幣,紅斑價格則每公斤上漲五六元,漲幅約2成。

新加坡魚商總會主席吳添水對媒體說,本地近日的海鮮供應還算穩定,如果新鮮海產供應不足,魚商還可依賴速凍海鮮。不過,農歷新年華人常吃的紅斑、斗鯧、紅哥里等魚類,價格預計都還會上漲,年后才有可能回跌。

小馬嘮叨:潮濕加上降溫,容易引起引起感冒發燒等呼吸道疾病,老人和孩子要特別注意不要淋雨吹風,要注意保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