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名校畢業員工給「華為」提上萬字建議,任正非:有病治病,沒病走人!

在《任正非傳》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名校畢業的學生, 入職華為, 他剛到華為時, 覺得華為的經營戰略有問題, 自己作為新員工, 有必要提出來。 於是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萬言書」給了任正非, 歷數了華為的弊病和改進方法。 寫完之後自己很滿意, 原本以為自己的獨到見解能夠打動領導。 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 任正非給他的批復卻是:「此人如果有精神病, 建議送醫院治療, 如果沒病, 建議辭退。 」

我們都知道任正非是一個愛才如命的人, 為什麼面對這個新員工的建議, 卻發了如此大的怒火呢?

其實仔細想想很簡單, 這個新員工剛剛到華為60天, 甚至還沒有度過實習期, 就開始大談公司戰略。 他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 提的所謂建議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

這讓我想到了《史記·貨殖列傳》中, 司馬遷的一段話:「無財作力, 少有鬥智, 既饒爭時。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你一無所有的時候,

你應該憑著自己的力氣去賺錢, 踏踏實實的幹活;當你有一點錢的時候, 你就可以憑著自己的智力去賺錢了;當你很富有的時候, 你就要善於抓住機遇, 繼續增加自己的財富。

而那位北大實習生剛剛進入華為, 還一無所有, 沒有經過踏踏實實幹活的階段, 就想指點公司戰略, 未免有些太浮躁了, 所以被辭退也是在所難免。

職場不是肥皂劇, 所有普通人想一步登天, 就是這個北大實習生的結果。 在你沒有足夠資歷和口碑之前, 沒有人敢相信你說的話。 也就是, 你的努力配不上你的野心。

眾所周知, 華為的求賢若渴和任正非的愛才如命。 但是他愛的這個才, 是有真才實幹的, 而非只會高談闊論。 華為有一名員工叫梁山廣, 他在2017年時發了一封名為《要堅持真實, 華為才能更充實》的內部郵件, 直言不諱地指出了華為內部的一些問題。 因此被任正非連升兩級, 並且指定無線產品總裁鄧泰華對其進行。

人才永遠是華為的最高綱領, 在《華為基本法》裡寫到:「我們強調,

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 」

任正非有三句關於重視人才的話非常有名:

「一個人不管如何努力, 永遠也趕不上時代的步伐, 更何況在知識爆炸的時代。 只有組織起數十人、數百人、數千人一同奮鬥, 你站在這上面,

才摸得到時代的腳。 」

「也許是我無能、傻, 才如此放權, 使各路諸侯的聰明才智大發揮, 成就了華為。 」

「什麼是人才, 我看最典型的華為人都不是人才, 錢給多了, 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

他還對對華為人力資源部門下達了要向全世界搶人才的命令:

對於全世界高效的競賽能手, 例如這些年世界競賽都在俄羅斯、東歐, 我們用起薪是同級的五倍以上的年薪, 把他們招來。 讓這些「沙丁魚」, 啟動我們的組織與平臺。 俄羅斯的數學、物理、軟體都很厲害, 我們也要加大對俄羅斯人才的獲取, 要大規模利用俄羅斯的博士來彌補我們理論上的不足…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就是要廣交朋友, 不能閉門造車。

除去人才之外,華為的另一大「法寶」就是組織體系和制度建設。

華為的人力資源體系和組織結構,都採用了國際先進的經驗,他們花了數十億美元從國外引進了先進的管理模式。模式雖然是從西方引進的,但核心思想是任正非注入的。他在2013年的新年獻詞中講到:華為必須堅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原則。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力出一孔」就是勁往一處使,讓員工的力量凝聚在一個目標上持續奮鬥,那這股力量將無往不勝;「利出一孔」說的是從高層到骨幹層的全部收入必須只能來源於華為的工資、獎勵、分紅及其他,不允許有其他的額外收入,這樣就從組織制度上堵住了,他們個人謀私利的行為。

多年前,任正非就曾說過人才和管理制度是華為的根基:

那些人中精英,在時代的大潮中,更會被眾人團結合作抬到喜馬拉雅山頂。希臘大力神的母親是大地,他只要一靠在大地上就力大無窮。我們的大地就是眾人和制度,相信制度的力量,會使他們團結合作把公司抬到金頂的。

在任正非的江湖裡對人才知人善用,對自己卻要求嚴苛。

2000年時,華為年銷售額達220億元,利潤以29億元人民幣位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可謂蒸蒸日上的時候,任正非表了一篇名為《華為的冬天》的文章,反思了華為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探討了華為失敗後怎麼辦以及如何避免失敗的問題,也為IT行業敲響了警鐘。

聯想的柳傳志曾這樣評價過任正非:「還挺佩服任正非的,任正非走的就是一個直接往上爬坡的路上,珠穆朗瑪峰的時候我走100米要大家停下來喘喘氣,任正非撿一條更險的路直接就上去,這點魄力,我不如他。」

年逾古稀的他,即使身價百億,卻保持著勢必躬親、親力親為的風格,自己提行李箱排隊坐出租、員工一起排隊在食堂吃飯,這些都是他每天在做的事。

除去人才之外,華為的另一大「法寶」就是組織體系和制度建設。

華為的人力資源體系和組織結構,都採用了國際先進的經驗,他們花了數十億美元從國外引進了先進的管理模式。模式雖然是從西方引進的,但核心思想是任正非注入的。他在2013年的新年獻詞中講到:華為必須堅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原則。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力出一孔」就是勁往一處使,讓員工的力量凝聚在一個目標上持續奮鬥,那這股力量將無往不勝;「利出一孔」說的是從高層到骨幹層的全部收入必須只能來源於華為的工資、獎勵、分紅及其他,不允許有其他的額外收入,這樣就從組織制度上堵住了,他們個人謀私利的行為。

多年前,任正非就曾說過人才和管理制度是華為的根基:

那些人中精英,在時代的大潮中,更會被眾人團結合作抬到喜馬拉雅山頂。希臘大力神的母親是大地,他只要一靠在大地上就力大無窮。我們的大地就是眾人和制度,相信制度的力量,會使他們團結合作把公司抬到金頂的。

在任正非的江湖裡對人才知人善用,對自己卻要求嚴苛。

2000年時,華為年銷售額達220億元,利潤以29億元人民幣位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可謂蒸蒸日上的時候,任正非表了一篇名為《華為的冬天》的文章,反思了華為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探討了華為失敗後怎麼辦以及如何避免失敗的問題,也為IT行業敲響了警鐘。

聯想的柳傳志曾這樣評價過任正非:「還挺佩服任正非的,任正非走的就是一個直接往上爬坡的路上,珠穆朗瑪峰的時候我走100米要大家停下來喘喘氣,任正非撿一條更險的路直接就上去,這點魄力,我不如他。」

年逾古稀的他,即使身價百億,卻保持著勢必躬親、親力親為的風格,自己提行李箱排隊坐出租、員工一起排隊在食堂吃飯,這些都是他每天在做的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