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國小一年級,以下幾種能力更應該著重培養,比成績更重要

孩子上了小學之後, 家長都會特別關注他的學習成績, 特別是在親戚朋友聚會的時候, 如果孩子的成績較好, 家長在和別人談論的時候會倍感驕傲, 反之家長則會感覺特別沒有面子。 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 不過和有些事情比起來還是要靠邊站的。

一年級, 是孩子正式進入校園生活的開始。 看似最輕鬆的小學一年級, 對孩子未來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來說, 其實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因為除了學習成績, 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都是從一年級開始培養的。 養成了, 孩子會變得很省心, 家長很輕鬆;養不成, 那就有大把的苦日子等在後面!

所以, 除了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 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這幾種能力的培養!

一、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 對一個人受益終身。 而這些習慣需要從小培養, 從細節培養。 有的家人圖省事兒, 認為一年級孩子只要成績好就可以了,

等孩子大一點自然而然就會學習了。

這種觀點完全錯誤, 一年級的學習內容很多都是幼稚園時期學過的, 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學起來都很輕鬆, 成績都不差。 但是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 孩子之間就出現了較大的差異, 有著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的優勢就會非常明顯!

所以, 不要被一年級孩子的成績所蒙蔽, 即使成績再優秀, 也要先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預習複習

標注拼音生詞、瞭解大致內容、找出疑惑部分, 課前預習有助於孩子在課堂中快速跟上老師的節奏。

回看課本內容、複述所學知識、認真完成作業, 課後複習有助於孩子及時找出漏洞並做到對癥下藥。

·認真聽課

愛玩好動不專心是許多低年級學生的「通病」,

由於課堂內容較簡單, 孩子的成績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然而, 要想孩子繼續考高分, 就必須讓他們養成專心認真、聽講為主筆記為輔、緊跟老師思路的聽課習慣。

·獨立思考

對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來說, 死記硬背就能在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

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家長應多給孩子自行尋找答案的機會, 鼓勵他們提問質疑, 告訴他們思路而非具體答案。

·按時完成

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 既有助於孩子查缺補漏、溫故知新, 又能增強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意識。

因此, 家長要做好監督和輔導工作, 促使孩子養成先學後玩、先緊後松的好習慣。

·整理錯題

老師們常說,

寫十道新題不如徹底弄懂一道錯題, 家長要讓孩子重視錯題的訂正和整理分析。

拿到已批改的作業、試卷後, 孩子不僅要謄抄正確答案, 更要記下老師講解的思路和要點, 並形成錯題收集本。

·堅持閱讀

多閱讀課外書籍, 不僅能豐富孩子的識字量, 提高讀題速度, 更能拓寬孩子的思維想法, 鍛煉語言組織能力。

為此, 家長不妨多帶孩子去書店和圖書館, 多開展親子閱讀, 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使他們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認真寫字

一年級的孩子正處於大量學習新字、形成書寫模式的重要階段。

為了讓孩子養成把字寫好的習慣, 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坐姿和握筆姿勢, 讓孩子每天堅持練字20分鐘, 並帶著孩子一起學習筆順結構。

只有在一開始便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才不會因年級上升、難度加大而越學越吃力。

二、孩子的社交能力

進入小學, 老師不會像幼稚園的老師一樣, 寸步不離, 貼身照顧。 在全新的環境中, 孩子如何快速適應, 並和老師、同學熟悉起來呢?

告訴孩子要遵守學校規則, 班級紀律, 聽從老師指令。

鼓勵孩子主動和新同學結識, 告訴孩子遇到矛盾應該如何解決。

告訴孩子, 在學校要注意校園安全, 不要打鬧推攘, 上下樓梯要注意扶好右行。

如果學校有活動, 鼓勵孩子主動參加, 積極地展示自己, 鍛煉自己。

除了學習, 要讓孩子迅速適應學校的生活, 和老師同學愉快相處, 並將學校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三、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很重要,家長不要再大包大攬,而是應該教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收拾自己的物品。

每天寫完作業,自己收拾書包,帶好作業,和第二天上課的課本和用具。

自己的房間必須學會自己整理,獨立洗臉、刷牙、洗澡,睡覺之前,將第二天的衣服提前準備好。

早上起來,可以迅速洗漱,吃早餐。水杯、紅領巾等物品帶好不落下。

考試之前,要學會自己準備好所有考試需要的物品。

Wendy媽有話說:

國小一年級的孩子正處於觀察、模仿大人言行的年齡段,家長要開展口頭教育,更要做好榜樣示范。

早睡早起、每天閱讀、文明禮貌、守時守約,要想孩子如何,家長一定要首先做到。

葉聖陶曾說:「孩子的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別讓家長的教育疏忽,耽誤孩子的學習和人生,從今天起,務必讓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三、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年級的孩子自理能力很重要,家長不要再大包大攬,而是應該教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收拾自己的物品。

每天寫完作業,自己收拾書包,帶好作業,和第二天上課的課本和用具。

自己的房間必須學會自己整理,獨立洗臉、刷牙、洗澡,睡覺之前,將第二天的衣服提前準備好。

早上起來,可以迅速洗漱,吃早餐。水杯、紅領巾等物品帶好不落下。

考試之前,要學會自己準備好所有考試需要的物品。

Wendy媽有話說:

國小一年級的孩子正處於觀察、模仿大人言行的年齡段,家長要開展口頭教育,更要做好榜樣示范。

早睡早起、每天閱讀、文明禮貌、守時守約,要想孩子如何,家長一定要首先做到。

葉聖陶曾說:「孩子的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別讓家長的教育疏忽,耽誤孩子的學習和人生,從今天起,務必讓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