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患癌12年做了13次手術 在妻子鼓勵下微笑應對

他叫張建波, 一位跟肝癌戰鬥12年的勇士。 2005年2月, 張劍波第一次手術, 至今大大小小手術做了13次, 在妻子的鼓勵下照顧下, 他笑對生活。

張劍波妻子張同英:

現在一路走過來, 要這麼說是這樣, 其實我覺著我功勞不是太大, 總覺得每一步每一步總想給他走好, 把他這個生命能延續下去, 能叫他快樂, 這是我最大的責任, 也是我最大的願望。

正是有了妻子的不離不棄與悉心照料, 張劍波的病情才能夠得以慢慢控制, 但是還處在治療階段的他, 卻是怎麼也放心不下單位的工作, 一心想著要趕快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和同事們一起並肩作戰。

2005年2月, 張劍波第一次手術後, 感覺恢復還不錯, 便向單位提出申請, 希望能重返崗位。 單位領導考慮到其傷口還未完全癒合, 便拒絕了他的請求, 但是張劍波的心裡卻始終有一個疙瘩是怎麼也解不開。

張劍波:

因為計劃生育整體宣傳這一塊就我自己, 我一休息了, 這一塊工作就等於停了, 而這塊工作又不是一般人能替代的, 搞宣傳這一塊的, 他要能夠說, 要會講, 要給人上課, 要給人政策解釋, 你不會說不會講不行, 你要能寫, 你要往報紙往雜誌上要投稿, 你要會寫。 同時你要會拍攝, 照相、攝像, 還要會編輯。

除了單位領導外, 妻子張同英和女兒張修名對於張劍波想要回去上班的想法也是堅決不同意。

迫于無奈, 張劍波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但是在家養病期間他也沒閑著, 整理計生宣傳資料, 學習電腦知識, 每天都在做著上班前的準備工作。

張劍波妻子張同英:

後來他就讓我陪他到辦公室去看看, 他到辦公室以後, 你看他對辦公室那種感情, 他比誰都重, 他摸摸這, 看看那, 翻翻他拍的照片。 讓愛傳遞成為一種習慣!群體抗癌, 走成功康復之路!

張劍波對計生事業的眷戀與不舍, 讓妻子張同英很是震撼。 最終, 她還是選擇“放手”, 讓張劍波回到了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

張劍波妻子張同英:

但是我和他約法三章, 就是一不能勞累, 你生病這麼重, 是吧, 二不能下鄉, 好像還有一個下班要按時回來。 當時跟他說成這樣,

他當時聽得不錯, 答應的也很好, 當去工作以後, 早把我說的約法三章就忘了。

現在的張劍波又回到了以往“拼命三郎”的工作狀態, 他先後為城區、農村、工廠等不同單位人群作了200多場人口計生專題報告和講座, 撰寫了上百萬字的人口計生宣傳稿件, 拍攝製作了20多部專題片, 設計了40多種宣傳年畫、展板、掛圖、折頁、標牌, 全區35個鄉鎮街道辦事處, 360多個行政村, 處處都有他的足印, 他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最堅強計生幹部”。

張劍波:

應該說我是在逐步適應這項工作, 一方面我是加強鍛煉, 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另一方面在堅持工作, 通過工作來沖淡我自己在思想上的憂慮, 就是把工作作為我治病的一種良藥來對待, 所以在工作當中,

我就充滿著樂趣。 我本著一個原則, 就是只要不死就工作, 走下手術臺走上辦公室, 活著就要幹, 死了算。

緊張忙碌的工作節奏, 讓張劍波又逐漸找回了過去既充實又快樂的生活狀態, 雖然期間一直飽受病痛折磨, 肝癌也曾多次復發, 但他最終還是憑藉頑強的毅力挺了過來。 而張劍波與家人, 這種堅強不屈、患難與共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十二年, 十三次手術, 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經歷了各種生與死的考驗, 重獲新生後的張劍波更加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現在對待家庭、工作和生活, 他都有著跟以往不同的境界, 對待人生也變得更加豁達與從容。

小小的陽臺裡堆滿了各種“雜物”,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

在張劍波眼裡可全部都是“寶貝”。 工作之餘, 他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捯飭這些東西, 以便幫助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張劍波同事姜燕燕:

張劍波主任他平時工作都是相當認真負責的, 我們平時科室有什麼他需要幫忙的, 他一定會積極主動的幫助我們, 而且很熱情。 我們這棟樓樓下有個水池還有一個垃圾桶, 他都主動來修, 因為沒有人問, 他都主動給我們修好, 給我們提供很大的方便。 要是不宣傳這個事, 我們都不知道他有癌症, 他平時就是很樂觀的那種心態, 感覺對我們挺有影響力, 也是讓我們有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一種態度。

積極樂觀、古道熱腸、助人為樂的張劍波不僅為同事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更是成了一些患癌病人學習的楷模,大家紛紛來到他家,向他和妻子諮詢與癌鬥爭的各種經驗。

張劍波妻子張同英:

有不少得這種病的人都來問他諮詢他,甚至有的還來諮詢我,當時你出現這種情況,你是怎麼弄的,我說那就心裡要保持一種靜,不要前怕狼後怕虎,又怕花錢人財兩空,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相信醫生的技術,這一點,這麼多年來,我覺得很值。

不經意間,張劍波和他的家庭創造了一個個奇跡的奇跡,他們的堅強不屈與患難與共默默的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2015年,他們家庭分別被省、市、區三級評為“最美家庭”,2016更是獲得了“第十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張劍波:

應該說它對我們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它會鼓勵我們在以後的生活當中,更加恩愛,更加和諧,促進我們去戰勝困難,戰勝病魔,更好的走完最後的人生。

遇到困難你是如何度過的?

更是成了一些患癌病人學習的楷模,大家紛紛來到他家,向他和妻子諮詢與癌鬥爭的各種經驗。

張劍波妻子張同英:

有不少得這種病的人都來問他諮詢他,甚至有的還來諮詢我,當時你出現這種情況,你是怎麼弄的,我說那就心裡要保持一種靜,不要前怕狼後怕虎,又怕花錢人財兩空,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相信醫生的技術,這一點,這麼多年來,我覺得很值。

不經意間,張劍波和他的家庭創造了一個個奇跡的奇跡,他們的堅強不屈與患難與共默默的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2015年,他們家庭分別被省、市、區三級評為“最美家庭”,2016更是獲得了“第十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張劍波:

應該說它對我們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它會鼓勵我們在以後的生活當中,更加恩愛,更加和諧,促進我們去戰勝困難,戰勝病魔,更好的走完最後的人生。

遇到困難你是如何度過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