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孝子醫師陪7旬癌父登頂玉山,父重拾人生希望。「治療3年全程紀錄」感動病友

電影《後會無期》中有這麼一句臺詞:每一次告別, 最好用力一點。 多說一句, 可能是最後一句, 多看一眼, 可能是最後一眼。

我們總說人生苦短, 生命有限, 親人朋友之間, 說不定哪一天就說「拜拜」。 其實, 細細想來, 人生哪一次見面, 不是又少了一次?生命的結束都是有定期的, 每過一天, 就是離既定的日期又近了一天。

只是, 我們自己並不知道生命終結的期限是哪一天, 所以總是以為生命可以無限長地延伸下去, 所以當事情發生, 總會讓人猝不及防。

面對父親罹癌的消息, 身為醫生的張文瑞明明早就見慣了生死,

卻直到這時才真正體認到生命無常, 而為了不讓在化療後, 越來越虛弱的父親留下遺憾, 去年6月他便帶著高齡73歲的老人家, 挑戰攀登玉山, 為人子的他也將父子倆從準備的過程到圓夢登頂的過程給一一記錄下來, 沒想到竟意外見證了, 老爸從絕望到重燃對生命熱情的變化, 這段交織親情與夢想的奇幻旅程曝光後, 感動無數病友!

圖片來源:張文瑞醫師臉書, 下同

據小魚瞭解, 張醫師坦言, 重癥找上爸爸雖然讓一家陷入愁雲慘霧, 但也令他明白把握時間珍惜與家人相處的道理, 永遠不希望讓爸爸再經歷一次, 得知罹癌初期的無助與絕望。 「以前總覺得時間還很多, 直到爸爸生病, 看著他一夕蒼老, 我才驚覺生命有限, 更懂了有些夢想, 該實現的時候真的要積極把握。 」

憶起當時的情況, 張醫師的臉上頓時寫滿心疼, 初期的那段日子父親言語中盡是透露對生命的絕望, 「三不五時就會對家人說, 下次聖誕節就沒有我了, 或是下次過年回鄉下就沒有我了。 」讓家人聽在耳裡當然不捨, 但也不知該如何回應, 因為不知道還能幫老人家做些什麼。

而這樣的負面情緒在張爸爸接受化療後, 變得更加嚴重, 不僅身形消瘦, 加上頭髮斑白, 好像一夕間蒼老了許多。 對此, 張醫師也不禁有感而發, 雖然自己跟妹妹都是醫生, 見慣了生老病死, 也明白這些都人生必須面對的課題, 但如今角色對調, 作為病患家屬, 才真正深刻地體認到只能聽天由命的無奈。

而在爸爸陷入絕望時, 張醫師也才想起了父親曾經提過攻頂玉山的夢想, 「但我那時總想著不急, 爸爸才69歲, 能爬山的時間還很多…」因此當爸爸化療期間再度提起這個心願, 並獲得主治醫師支持, 他就立刻付諸行動, 在去年2、3月時加緊安排一切, 只是不巧碰上疫情, 讓準備的難度激增, 「排雲山莊的住宿床位一度減半。 排不到登山的順位。 」

萬幸,只等了不到3個月,爸爸剛一結束化療,就傳來了玉山中籤的好消息。「有了目標後,父親開始積極控制飲食、鍛鍊身體,明顯感到他對生活重拾熱情!」甚至還因為擔心自己身體欠佳拖累團隊,確定登山時間後就開始努力自我訓練,把高雄很多步道都走了一遍,讓為人子的他非常感謝老天爺及時伸出援手的安排!

提起登山的過程,張醫師忍不住激動的心情笑說,「攻玉山第一天,爸爸完全不像剛化療過的人,健步如飛地走在隊伍前頭!」雖然後來因為第二天的路程較陡,讓老爸體力不支逐漸落後,但卻從來沒動過放棄的念頭,更憑著意志力起身前行證明自己可以做到!對此,一旁的張爸爸也自豪地說:「兒子本來幫我背包包,後來我還是拿回來自己背著走。」

撐過了最困難的適應階段,習慣高山的稀薄空氣後,父子倆順利在淩晨五點成功攻頂,站在全臺的制高點欣賞絕美的雲海景致,眼前雲霧繚繞如夢似幻的景象,讓他們忍不住直呼:「臺灣真的好美!」而6月18日登頂這天也碰巧是張醫師的生日,他也不禁有感而發:「彷彿冥冥中自有安排,今年生日意義非凡,陪73歲,化療完的父親爬玉山,這個永生難忘的回憶是我最棒的42歲禮物。」

最後,張醫師也將爸爸這一路走來的心態變化,寫成文章放到網路,藉此鼓勵病友「心情不好時,就走出來,接受陽光!」事實上,張爸爸在那之後也容然了對未來的希望,並替自己打氣,雖然目前還在追蹤治療階段,「但我有跟太太說,希望幾年後還有機會和兒子、孫子,三代一起再挑戰一次攻頂!」

張醫師帶爸爸攻頂玉山圓夢的故事真的好讓人感動,祝福張爸爸的身體能一切安好,順利完成追蹤治療~

 我們總以為還有時間,所以什麼都留到明天。想看的電影沒有看,想去的地方沒有去,沒想到就再也沒有去過。我們沒法預測未來,現在就儘量做現在想做的事。開心就開心,難過就難過,不憋屈不糾結,不猶豫。

人的一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長。生命有限,那麼多的情感,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去讓人感知,讓人瞭解,該表達時千萬別猶豫,千萬別讓人生充滿太多的遺憾。沉默的結果,也許會讓你所珍惜的東西離你而去。因為愛需要表達,人生需要笑對。

萬幸,只等了不到3個月,爸爸剛一結束化療,就傳來了玉山中籤的好消息。「有了目標後,父親開始積極控制飲食、鍛鍊身體,明顯感到他對生活重拾熱情!」甚至還因為擔心自己身體欠佳拖累團隊,確定登山時間後就開始努力自我訓練,把高雄很多步道都走了一遍,讓為人子的他非常感謝老天爺及時伸出援手的安排!

提起登山的過程,張醫師忍不住激動的心情笑說,「攻玉山第一天,爸爸完全不像剛化療過的人,健步如飛地走在隊伍前頭!」雖然後來因為第二天的路程較陡,讓老爸體力不支逐漸落後,但卻從來沒動過放棄的念頭,更憑著意志力起身前行證明自己可以做到!對此,一旁的張爸爸也自豪地說:「兒子本來幫我背包包,後來我還是拿回來自己背著走。」

撐過了最困難的適應階段,習慣高山的稀薄空氣後,父子倆順利在淩晨五點成功攻頂,站在全臺的制高點欣賞絕美的雲海景致,眼前雲霧繚繞如夢似幻的景象,讓他們忍不住直呼:「臺灣真的好美!」而6月18日登頂這天也碰巧是張醫師的生日,他也不禁有感而發:「彷彿冥冥中自有安排,今年生日意義非凡,陪73歲,化療完的父親爬玉山,這個永生難忘的回憶是我最棒的42歲禮物。」

最後,張醫師也將爸爸這一路走來的心態變化,寫成文章放到網路,藉此鼓勵病友「心情不好時,就走出來,接受陽光!」事實上,張爸爸在那之後也容然了對未來的希望,並替自己打氣,雖然目前還在追蹤治療階段,「但我有跟太太說,希望幾年後還有機會和兒子、孫子,三代一起再挑戰一次攻頂!」

張醫師帶爸爸攻頂玉山圓夢的故事真的好讓人感動,祝福張爸爸的身體能一切安好,順利完成追蹤治療~

 我們總以為還有時間,所以什麼都留到明天。想看的電影沒有看,想去的地方沒有去,沒想到就再也沒有去過。我們沒法預測未來,現在就儘量做現在想做的事。開心就開心,難過就難過,不憋屈不糾結,不猶豫。

人的一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長。生命有限,那麼多的情感,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去讓人感知,讓人瞭解,該表達時千萬別猶豫,千萬別讓人生充滿太多的遺憾。沉默的結果,也許會讓你所珍惜的東西離你而去。因為愛需要表達,人生需要笑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