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撞球基礎篇】撞球的基本動作 ,握桿與架橋,你習慣用那種?

擊球之前的架式, 可以分解為以下四個動作。

一、要能夠掌握住球桿的重點(球桿的平衡中心)。

二、要決定身體的位置。

三、要決定雙腳的位置。

四、架橋。 撞球的要領在於正確的姿勢和動作, 使球體能產生正確的轉動。

握桿:

在我們要決定握住球桿的何處之前, 必須先瞭解球桿的重心點(球桿的平衡中心)。

通常, 球桿的重心點是距離桿尾50公分左右之處。 最適當的握桿位置, 是在重心點後方大約10公分之處。

當然, 球桿的重心因球桿的長短、粗細不同而略有差異, 因此一定要儘快選擇一枝適合自己的球桿。 當你擺好正確的姿勢要瞄準時, 必須要注意臉部的位置。

所謂臉部的正確位置, 就是要經常將臉部中心擺在球桿的正上方, 這樣才能正確的瞄準。

保持姿勢平穩的要點就是使腳部維持身體重心的平衡, 並且左手的架構要平穩的擺在右手握桿處和母球聯線上。

球桿的握法是擺好正確姿勢的基本動作, 但是握桿的方法常常因人而異。 握桿的方法是從球桿的正上方往下輕輕的握著。

握的時候是以大姆指、食指、中指、無名指輕握球桿, 而小指以及手掌心則好像接觸到球桿又好像沒有接觸到球桿

如果小指也用力握著球桿, 在抽打動作時, 很可能會失常而影響正確的擊球。

如果你能正確的握住握桿點, 那麼, 你的右手幾乎是成直角的, 也就是說手肘到手腕必須與球桿成垂直狀態。

我們在做抽打動作時, 是以手肘為中心, 手腕像時鐘的鐘擺一樣地前後擺動。

架橋:

左手為了支撐並穩固球桿所做的動作, 稱為架橋。 如果架橋不穩固, 則擊球時的瞄準點以及撞擊時的力道等等, 全都會失常, 有時也會發生滑桿的現象。

初學者往往只將精神集中於擊球動作上, 而忽略了架橋動作的重要, 因此往往會有偏差甚至失誤的現象。

初學者在嘗試其他架橋法之前, 請務必多加練習, 充分地學會基本架橋法之後才運用其他的架橋法。

標準的架橋位置是距離母球大約15公分左右, 我們必須因應母球撞點的不同而調整架橋的形狀。 也必須因撞擊母球中心, 中心上、中心下的不同, 而改變架橋時手指頭的高度。

除了基本架橋法之外, 還有V字形架橋法、扣環式架橋法、橡皮邊架橋法、指尖式架橋法、以及其他架橋法等, 我們將以照片逐一介紹各種架橋的要領。

指尖架橋法:

當母球與子球距離接近時, 架橋與V字型架橋法相同, 但必需將手指撐起, 使球跨越子球(障礙球), 來撞擊母球。

扣環式架橋法:

以彎曲的食指和大姆指連接成圓圈包住球桿, 將其餘三指儘量張開,與手腕貼住檯面(母球的打點,可利用架橋的高度來改變瞄準時的撞擊點)。

橡皮邊架橋法:

球桿置於食指與中指之間,緊貼檯面,利用臺邊與手指形成架橋(此用法多用於母球較接近臺邊時使用)。

V字型架橋法:

豎起大姆指,利用它與食指的根部形成V字型,除姆指之外,其餘四指貼住檯面,球桿置於V字型凹處。

將其餘三指儘量張開,與手腕貼住檯面(母球的打點,可利用架橋的高度來改變瞄準時的撞擊點)。

橡皮邊架橋法:

球桿置於食指與中指之間,緊貼檯面,利用臺邊與手指形成架橋(此用法多用於母球較接近臺邊時使用)。

V字型架橋法:

豎起大姆指,利用它與食指的根部形成V字型,除姆指之外,其餘四指貼住檯面,球桿置於V字型凹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