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媽帶娃坐地鐵,一個細小動作火遍全網,網友:這才是最高級的炫富

有教養的家庭應該是怎樣的呢?

一定要父母高知, 書香門第?當然不是, 教養從來和學識無關, 和經濟狀況無關, 而是體現在生活的各處細節之上。

對於孩子來說, 尊老愛幼, 溫文爾雅, 不一定「知書」, 卻要「達禮」, 這就是一最基本的教養體現。

對於在家長來說, 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有禮貌, 懂得長幼尊卑, 行為舉止合乎禮儀規范, 家長更能以身作則, 言傳身教, 起到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 這就是最基本的教養。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一個路人拍的地鐵裡情形, 照片很簡單, 就是一位帶著孩子坐地鐵的母親, 只是一些細節發人深思。

地鐵上人不少, 座位也坐滿了, 這位母親帶著的女兒似乎有些淘氣, 不想安安靜靜的坐在位置上, 而是翻身跪在椅子上, 扒著車窗看著漆黑的窗外。

母親勸了幾次未果, 也就由她去了, 但也是一個小細節動作卻將家長的素養體現的淋漓盡致,

小女孩兒跪著期間, 伸出的小腳丫一直被母親握在手裡, 這樣就不至於在不經意間踢到旁邊的乘客了。

出於對女兒的寵愛, 這位母親選擇「放任」女兒稍顯不禮貌的行為, 但同時又出於自身的教養, 母親本能的用手護住了孩子的腳丫, 以防踢到別人。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 照片裡母親的狀態很疲憊, 閉著眼講似乎快睡著了。 在這種情形下依然能時刻注意這種細節, 不得不說, 家長的個人素養確實到位。

這樣的家長又怎能教育不出優秀的子女。

教養的外在表現看似不起眼, 都是一些細節處見分曉, 卻是一種厚積薄發的體現

1.禮貌的品德是一種內隱的學習

如果仔細思考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一個人的能力強,

做事效率高, 辦事能力強, 我們多半會說他很厲害, 但我真正評價一個人優秀的時候往往先看都不是這些, 而是這個人的品德和素養。

一個人道德素養不及格說明家教不到位, 即便能力再強, 技術水準再高也不堪重用。

禮貌品德道德素養之所以比能力更被人看中,

是因為它是一種發乎內心的修行, 這不是天賦, 更不是靠單純的刻苦努力後天訓練就能得來的。

這是一種內隱的學習, 更準確的說是關於心性的一種修行, 「江山易改, 稟性難移」, 如果一個人從小沒有接收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素養的薰陶, 那麼在今後的日子了, 想重新進行內心的修煉可謂難上加難, 因為他從小就沒有關於道德素養的正確認知, 自然也意識不到該如何修煉才能改變自身。

品德修行和道德素養的修煉從來都是不會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點一滴的打磨而成。

2. 說謊, 需要動用更多大腦的資源

在道德素養裡, 有一個品質很被人看中, 誠信, 而不誠信最簡單的表現就是說謊。

說謊是一個人為了掩飾某些事物或者達到某種目而編撰杜撰出來的並未實際發生的情況, 多數人說謊的時候自己覺得很圓滿, 但熟悉他的人只要留心觀察多半能輕鬆看出來。

因為說謊的時候撒謊者本身也會本能的產生抗拒, 因為你說出口的和你內心不符, 自己也會感到彆扭, 進而會表現出一些不自然的狀態, 不如微表情, 微動作等等。

當然, 有一些人習慣了說謊, 習慣了隨隨便便張口就謊話, 那麼他的身體一旦接受了這一點, 就不會有太多的反應, 說謊者的謊言也就更加真實。

大多數人在說謊時大腦都在飛速的旋轉思考,為了使得自己的謊言更加真實可信,他們需要把相關的細節考慮的更加仔細。

說謊的另一個弊端是,一個謊言往往需要更多的謊言來作為補充,最後會導致謊話越說越多,時間一久哪些是真話哪些是假話往往連說謊者本身也無法區分。

所以,從小開始,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相關的教育,一定不要讓孩子說謊,這種習慣一點形成,想改會很難。

3、稱呼,是展現孩子教養的最直觀體現

通常我們評價一個陌生人或者孩子的教養如何,都是通過孩子語言來判斷的,而這其中,孩子是否注意對他人存在敬稱,幾乎成了所有人的判斷標準。

對他人使用敬稱,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更是自身家教素養的最直觀體現。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從小就加強孩子對長輩的禮貌用語。

另外,家長還應該讓孩子明白,這種禮貌的教養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做作的虛與委蛇。相比而言,虛偽的寒暄客套倒不如不懂禮貌。

總之,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會體現在方方面面,更多的都存在於細枝末節處,這些教育多半時候也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由此可見,家長自身的教養約束更加顯得尤為重要。

大多數人在說謊時大腦都在飛速的旋轉思考,為了使得自己的謊言更加真實可信,他們需要把相關的細節考慮的更加仔細。

說謊的另一個弊端是,一個謊言往往需要更多的謊言來作為補充,最後會導致謊話越說越多,時間一久哪些是真話哪些是假話往往連說謊者本身也無法區分。

所以,從小開始,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相關的教育,一定不要讓孩子說謊,這種習慣一點形成,想改會很難。

3、稱呼,是展現孩子教養的最直觀體現

通常我們評價一個陌生人或者孩子的教養如何,都是通過孩子語言來判斷的,而這其中,孩子是否注意對他人存在敬稱,幾乎成了所有人的判斷標準。

對他人使用敬稱,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更是自身家教素養的最直觀體現。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從小就加強孩子對長輩的禮貌用語。

另外,家長還應該讓孩子明白,這種禮貌的教養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做作的虛與委蛇。相比而言,虛偽的寒暄客套倒不如不懂禮貌。

總之,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會體現在方方面面,更多的都存在於細枝末節處,這些教育多半時候也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由此可見,家長自身的教養約束更加顯得尤為重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