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局勢越發緊張,中美開戰,向當年一樣將美國拒之門外:最有力的保障

美國作為世界霸主, 幾十年來一直都沒有對手, 但凡有哪個國家眼看著就要超過美國了, 都會被美國一陣制裁。

只有當過老大的人, 才知道老二是非常具有威脅的, 所以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 哪怕是盟友,

都不會讓其做大。 幾十年來, 被美國選中的國家有好多, 很多年前的日本, 過去的俄羅斯,

現在的中國, 都被認定會給美國造成威脅。 所以這些年, 美國針對中國的佈局, 越發殘酷。

隨著局勢的不斷緊張, 很多人都在猜想中美如果開戰,

能不能像當年抗美援朝那樣打敗美國?

隨著日轉星移、時光飛逝,

中美的實力對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兩個大國之間倘若再度交鋒, 是會重蹈歷史的覆轍, 還是書寫不同以往的新篇章?

戰後的美國與中國——強弱分明

朝鮮戰爭是中國與美國的首次正面交鋒, 雙方都不惜血本投入了重兵。

中國投入兵力135萬人,

美國則是54萬人, 動用了空軍兵力的五分之一、陸軍兵力的三分之一, 海軍兵力的二分之一。

其中包括了多支「王牌精銳」:號稱「美利堅之劍」的陸戰第一師、號稱「開國元勳師」的騎兵第一師、外號「滴漏器師」的美軍第七師, 以及「王牌飛行隊」航空兵第四聯隊等。

抗美援朝美軍

當時的中美兩國實力, 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以1950年為例, 當年美國GDP達到2800億美元, 而中國當年的工農業總產值只有100億美元, 雙方相差28倍。 作為工業實力象徵的鋼鐵產量, 美國年產近9000萬噸, 而中國僅有60萬噸, 雙方相差100多倍。

其餘各項工業產品的指標, 也都存在著100倍以上的差距。

生產力的差距在軍事工業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從日本偷襲珍珠港後, 美國就產能全開, 航空母艦像下餃子一樣生產, 到了二戰結束了1945年, 一共生產了150艘。 中國別說航母, 就連普通的軍艦也不能生產, 甚至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海軍。

朝鮮戰爭爆發後, 美軍向朝鮮地區調集了大批部隊和武器裝備, 作戰飛機1100多架、艦艇300餘艘。 陸軍方面有坦克430多輛、火炮1400門,

汽車7000餘輛。

美軍的各種先進武器也悉數亮相, 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裝備。

朝鮮戰爭

而中國人民志願軍, 自己本身沒有空軍, 只能依賴蘇聯的有限支持, 從戰爭一開始就喪失了制空權。 坦克、火炮的數量, 也遠遜於美軍。

後勤補給方面更是差異巨大。 美國依賴強大先進的軍火工業, 每年生產各種彈藥數百萬噸, 前線士兵配給充足, 幾乎可以「無線開火」。

志願軍的補給線常常遭受轟炸, 不僅彈藥成問題, 就連最基本的食物和衣服都成問題, 因此而餓死、凍死的非戰鬥減員, 不時就會發生。

這就好比一場力量懸殊的拳擊賽, 一個是世界級的冠軍, 另一個則是既不強壯也不專業的新人, 表面實力看起來, 似乎勝負早已判定。

猜不到的結局

然而,朝鮮戰爭的結果是出人意料的。

在此之前,美國在國際戰場上幾乎保持了不敗紀錄。無論「獨立戰爭」面對英國,還是後來開疆拓土遇到墨西哥,包括了後面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不僅全部勝利,還通過戰爭賺得瓢滿缽滿。在美國人的眼中,「勝利」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剛剛與德國、日本交完手,美國又一次獲得了勝利,他們的民族自信心空前膨脹。面對新的對手——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似乎也沒有太過重視。以至於他們認為,這個貧窮的新興國家,在自己立足未穩的時候,肯定不會出兵救助朝鮮。

然而,精於計算的美國人,這一次卻失誤了。他們忽略了對於一個國家精神意志的考量,以及國家民族對於勝利的信念。

當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時候,不僅韓國人沒想到,美國人也沒有想到。

幾十萬血肉之軀,硬是將聯合國軍趕回到了三八線以南的地區。

在這場激烈程度遠超二戰的戰爭中,美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卻沒有實現既定的戰略計畫,可以說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敗仗」。戰後,聯合國軍總司令、美軍四星上將克拉克則在回憶中留下了這些落寞的字眼:「我獲得了一項令人倍感羞愧的‘榮譽’,就是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在勝利的停戰條約上簽字的將軍。」

中國靠著「小米加步槍」,擊敗了「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在這勝利的背後,靠的是超越常人的意志品質,以及巨大犧牲的付出,可以用「慘勝」來形容。

中美綜合國力的對比

此後七十年,中國各方面實力飛速增長,原本巨大的鴻溝,也被漸漸拉近。上世紀五十年代,如果有人說我們以後會成為能與美國一較高下的經濟大國,在當時可能沒有人會相信。70年後的今天,這樣的「神話」已經越來越接近。

根據2020年的資料顯示,美國GDP為20.9萬億美元,較2019年萎縮3.5%。而中國GDP首次突破百萬億元,約合15.63萬億美元較去年增長了2.3%。當前,中國GDP達到美國的65%。

中美兩國佔據了世界頭兩名的位置,已經第三名的日本(5.13萬億美元)遠遠甩在了身後。根據這樣一種此消彼長的態勢,中國GDP反超美國,也許在十年之內就能實現。在經濟結構來看,以農業為代表的第一產業、以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這兩項,中國已經遠超美國數倍。

其實早在幾年前,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期、貨物貿易總量就已經超過了美國,標誌著在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投資、消費、淨出的方面,我們已經取得領先。

中國農業發展

所以,儘管美國在GDP總量、服務貿易等第三產業等方面的發展水準領先中國,但是在製造業上卻已經落後。並且,中國的經濟結構更加健康合理,能夠為可持續的發展保駕護航。在科技方面,中國正在努力追趕,力圖實現「彎道超車」。

近年來,我國的科研經費投入持續上升,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二的位置,達到了美國的80%。在某些領域,中國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比如工程基建、高速鐵路以及家電製造等。在5G通信構架、標準制定方面,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經由邊緣走向核心,並成為標準的制定者。

這些領域的迅猛發展,引來了美國的恐慌,他們對追趕者,總是進行不遺餘力的打壓。貿易戰、晶片禁運等,美國人為了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在這背後,我們應該清楚看到,某些領域,我們與美國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如生物製藥、晶片研發等,是我們不可回避的短板。

綜合國力上,我們雖然處於下風,但假以時日,我們必然能實現反超。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從歷史規律上看,新興國家的崛起,無不伴隨著可怕的血雨腥風。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美國處處掣肘,為我們製造著各種各樣的麻煩。對抗最激烈的表現形式,往往就是戰爭。

我們不喜歡戰爭,卻又不得不面對戰爭。一個時常被提及的話題是:倘若中美開戰,我們還會像抗美援朝時一樣,取得最後的勝利嗎?

從紙面資料上看,中國依然落後。除了現役部隊數量占優外,軍費只有美國的約三分之一,海陸空三軍高端武器裝備的數量和品質,都弱於美國。

張召忠教授就曾經說,美國一國的海軍實力,就強於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以航母為例,全球一共有31艘航母,美國一國就擁有了13艘。說美國可以單挑其他各國「海軍聯合艦隊」,這不是誇大其詞,而是真實實力的寫照。美國的遠程打擊、遠洋作戰能力冠絕全球,令他國膽寒。

美國海軍聯合艦隊

但是,戰爭永遠都不是這麼簡單的實力對比。在中美兩國的博弈中,美國處於攻勢,中國處於守勢,美國雖然實力強,打打伊拉克、利比亞不成問題,但是要擊敗中國這樣一個世界前三的軍事大國,那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了。

中國研製的「巨浪」、「東風」系列導彈,具備了很強的反航母作戰能力,覆蓋了整個臺海,假如美國想要插手中國內政,恐怕航母來得再多,也只會是有去無回。

此外,我國自主研製了第五代戰鬥機殲-20,各方面性能超群;航母遼寧艦、山東艦也入編服役,標誌著我國海軍由近海走向遠洋……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士兵繼承了意志堅定、不怕犧牲的優良傳統,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作戰部隊,是我們守護國門最有力的保障。

猜不到的結局

然而,朝鮮戰爭的結果是出人意料的。

在此之前,美國在國際戰場上幾乎保持了不敗紀錄。無論「獨立戰爭」面對英國,還是後來開疆拓土遇到墨西哥,包括了後面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不僅全部勝利,還通過戰爭賺得瓢滿缽滿。在美國人的眼中,「勝利」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剛剛與德國、日本交完手,美國又一次獲得了勝利,他們的民族自信心空前膨脹。面對新的對手——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似乎也沒有太過重視。以至於他們認為,這個貧窮的新興國家,在自己立足未穩的時候,肯定不會出兵救助朝鮮。

然而,精於計算的美國人,這一次卻失誤了。他們忽略了對於一個國家精神意志的考量,以及國家民族對於勝利的信念。

當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時候,不僅韓國人沒想到,美國人也沒有想到。

幾十萬血肉之軀,硬是將聯合國軍趕回到了三八線以南的地區。

在這場激烈程度遠超二戰的戰爭中,美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卻沒有實現既定的戰略計畫,可以說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敗仗」。戰後,聯合國軍總司令、美軍四星上將克拉克則在回憶中留下了這些落寞的字眼:「我獲得了一項令人倍感羞愧的‘榮譽’,就是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在勝利的停戰條約上簽字的將軍。」

中國靠著「小米加步槍」,擊敗了「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在這勝利的背後,靠的是超越常人的意志品質,以及巨大犧牲的付出,可以用「慘勝」來形容。

中美綜合國力的對比

此後七十年,中國各方面實力飛速增長,原本巨大的鴻溝,也被漸漸拉近。上世紀五十年代,如果有人說我們以後會成為能與美國一較高下的經濟大國,在當時可能沒有人會相信。70年後的今天,這樣的「神話」已經越來越接近。

根據2020年的資料顯示,美國GDP為20.9萬億美元,較2019年萎縮3.5%。而中國GDP首次突破百萬億元,約合15.63萬億美元較去年增長了2.3%。當前,中國GDP達到美國的65%。

中美兩國佔據了世界頭兩名的位置,已經第三名的日本(5.13萬億美元)遠遠甩在了身後。根據這樣一種此消彼長的態勢,中國GDP反超美國,也許在十年之內就能實現。在經濟結構來看,以農業為代表的第一產業、以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這兩項,中國已經遠超美國數倍。

其實早在幾年前,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期、貨物貿易總量就已經超過了美國,標誌著在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投資、消費、淨出的方面,我們已經取得領先。

中國農業發展

所以,儘管美國在GDP總量、服務貿易等第三產業等方面的發展水準領先中國,但是在製造業上卻已經落後。並且,中國的經濟結構更加健康合理,能夠為可持續的發展保駕護航。在科技方面,中國正在努力追趕,力圖實現「彎道超車」。

近年來,我國的科研經費投入持續上升,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二的位置,達到了美國的80%。在某些領域,中國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比如工程基建、高速鐵路以及家電製造等。在5G通信構架、標準制定方面,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經由邊緣走向核心,並成為標準的制定者。

這些領域的迅猛發展,引來了美國的恐慌,他們對追趕者,總是進行不遺餘力的打壓。貿易戰、晶片禁運等,美國人為了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在這背後,我們應該清楚看到,某些領域,我們與美國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如生物製藥、晶片研發等,是我們不可回避的短板。

綜合國力上,我們雖然處於下風,但假以時日,我們必然能實現反超。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從歷史規律上看,新興國家的崛起,無不伴隨著可怕的血雨腥風。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美國處處掣肘,為我們製造著各種各樣的麻煩。對抗最激烈的表現形式,往往就是戰爭。

我們不喜歡戰爭,卻又不得不面對戰爭。一個時常被提及的話題是:倘若中美開戰,我們還會像抗美援朝時一樣,取得最後的勝利嗎?

從紙面資料上看,中國依然落後。除了現役部隊數量占優外,軍費只有美國的約三分之一,海陸空三軍高端武器裝備的數量和品質,都弱於美國。

張召忠教授就曾經說,美國一國的海軍實力,就強於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以航母為例,全球一共有31艘航母,美國一國就擁有了13艘。說美國可以單挑其他各國「海軍聯合艦隊」,這不是誇大其詞,而是真實實力的寫照。美國的遠程打擊、遠洋作戰能力冠絕全球,令他國膽寒。

美國海軍聯合艦隊

但是,戰爭永遠都不是這麼簡單的實力對比。在中美兩國的博弈中,美國處於攻勢,中國處於守勢,美國雖然實力強,打打伊拉克、利比亞不成問題,但是要擊敗中國這樣一個世界前三的軍事大國,那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了。

中國研製的「巨浪」、「東風」系列導彈,具備了很強的反航母作戰能力,覆蓋了整個臺海,假如美國想要插手中國內政,恐怕航母來得再多,也只會是有去無回。

此外,我國自主研製了第五代戰鬥機殲-20,各方面性能超群;航母遼寧艦、山東艦也入編服役,標誌著我國海軍由近海走向遠洋……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士兵繼承了意志堅定、不怕犧牲的優良傳統,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作戰部隊,是我們守護國門最有力的保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