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的制勝法寶:零敲牛皮糖,讓美軍吃盡了苦頭

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場上, 我軍根據中美雙方戰略相持階段的實際戰況, 制定了一種獨特的作戰方法, 名字也很有意思, 叫作:「零敲牛皮糖」, 這種作戰方針最終指導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獲得了巨大勝利。 那麼什麼是「零敲牛皮糖」戰略呢?牛皮糖是我國南方民間用麥芽糖製作的一種甜食, 但是由於質地堅硬, 所以非常不容易嚼爛, 所以對付它的方法就是把牛皮糖敲碎, 一塊一塊的吃。

運用到作戰中去實際上就是將強大的敵人分割包圍, 通過開展小型殲滅戰的方法來積小勝為大勝, 逐步將敵軍消滅, 這種作戰方針實際上是我軍「傷其十指, 不如斷其一指」作戰思想的一個具體延伸和創造性的運用。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極具特殊性和經驗教訓的戰爭, 主要體現在, 朝鮮半島和國內環境不同, 因為朝鮮半島地形為狹長的半島, 而且地勢險要, 多山臨海, 特別是靠近三八線地區的地勢更是崇山峻嶺, 地形複雜, 根本不適合我軍展開大規模的兵團作戰, 此外美軍在武器裝備方面十分優越, 雖然我軍在人數上有一定優勢, 但是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憑藉火炮、坦克及其他的新式武器, 殺傷力極強,

而且當時美軍還擁有著絕對的制空權和制海權, 所以實施大規模的兵團作戰正是其求之不得的, 對我軍來說則是處處劣勢。

為消滅敵軍, 我軍在最開始也選擇與美軍硬碰硬的方式, 通過運動戰的方式集中兵力, 深入穿插, 通過迂回包圍的方式消滅敵人,

雖然勝仗居多, 但大多時候是慘勝, 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目的沒有得到實現, 而且自身傷亡較大。 打的戰役大多是擊潰戰而非殲滅戰。

由於我軍後勤保障不完善, 導致整個戰局時常處於被動狀態, 叫上交通條件差, 使得我軍在歷次戰役中出現了彈藥不足的情況,

在關鍵時刻不得不撤退保存實力, 嚴重影響了殲敵目標的實現, 而美軍通過長期與我軍作戰也發現了這一情況, 便總結出了「禮拜攻勢」, 每當我軍發動攻擊的時候, 敵人總是第一時間退卻, 等到我軍彈藥糧草不足的時候, 再突然出擊, 以逸待勞, 這讓我軍吃了很大苦頭。

出於種種考慮,我軍及時總結了教訓和經驗,對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場規律和現狀展開了科學分析,[毛.澤.東]在1951年5月26日給彭德懷的電報中就曾經明確提出:

從前期的系列戰役中,我們發現對付美軍的辦法與對付當年國民黨軍隊的辦法應有所不同,應該實行戰術的小包圍,打小殲滅戰。

27日,他在接見時任志願軍副司令員陳賡和參謀長解方時指示:

抗美援朝戰爭應該實行小殲滅戰,辦法就是用「零敲牛皮糖」的方針。

「零敲牛皮糖」的作戰方針很快就貫徹落實了下去,不僅如此,志願軍戰士還根據戰場不同情況創造了靈活多樣的陣地防禦和進攻的小殲滅戰戰法,取得了顯著成績。

其中一個很有名的戰法就是實施「冷槍冷炮」的狙擊殲滅戰,這種戰法的特點就在於在兩軍陣前,派出大量的神槍手、神炮手,對付敵人,這種方法非常有效,比如我第15軍曾經在4個月內就用狙擊戰術擊斃了當時佈防在金化到鐵原的數千名官兵,第60軍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擊斃了3000多名聯合國軍。

這種機動性的殲滅戰讓美軍吃盡了苦頭,在整個戰爭相持階段,我軍既不輕易放棄陣地又不單純死守,而是採取機動性質的防禦,和敵人反復爭奪,等到敵人被拖得疲憊不堪之際再選擇薄弱點進行反擊,對敵人的有生力量進行殲滅。實施守防與攻堅融合的殲滅戰。此戰法運用最典型、最光輝的范例,就是上甘嶺戰役。戰役引敵6萬人前來進攻,我軍採取堅守陣地防禦作戰與對敵連排支撐點攻堅作戰有機結合的戰法,達成大量消滅敵人的目的,經過43天的反復爭奪,斃傷敵25000人。

為了在戰場上爭取更有利的局勢,逼迫敵人簽訂停戰協定,後期在志願軍司令部的指揮下,志願軍採取「穩紮穩打」和「由小到大」「大小結合」的原則,將「零敲牛皮糖」方針推向一個更高階段。

因此戰略方針逐漸做了一些調整,志願軍在戰爭後期逐漸組織起戰役性的規模殲滅戰,先以一個兵團為單位,在當面之敵中選擇若干戰術要點進行攻擊,時間一般為7至10天,然後再視情而動;若敵不進行大的反撲,我即以另一兵團在另一地段上重點舉行反擊戰;敵若進行大的反撲,則趁其反撲之機,集中相對優勢兵力火力大量殲滅和消耗敵人。1953年5月至6月,我軍5個兵團在志願軍司令部統一指揮下,以東線為重點,先分散殲敵20個連排支撐點,殲敵4100餘人後,又攻佔敵團以下防禦陣地51處,斃傷俘敵41000餘人,實現預定目標。

貫徹「大小結合」原則,實施戰略性規模殲滅戰。在停戰前夕,為了打擊李承晚集團破壞停戰的企圖,以促成停戰談判目的的實現,志願軍舉行了帶有戰略性的金城反擊戰。參加的5個軍組成東、中、西3個集團,在1000多門火炮的支援下,首先選擇金城方向上敵戰線突出部多個高地進行攻擊,迅速突破了敵4個師的防禦陣地,然後實施戰略性縱深作戰,斃傷俘敵78000餘人,從而實現了「一次殲敵一個整師或兩個三個整師的計畫」,最終迫敵在停戰協定上簽字,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出於種種考慮,我軍及時總結了教訓和經驗,對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場規律和現狀展開了科學分析,[毛.澤.東]在1951年5月26日給彭德懷的電報中就曾經明確提出:

從前期的系列戰役中,我們發現對付美軍的辦法與對付當年國民黨軍隊的辦法應有所不同,應該實行戰術的小包圍,打小殲滅戰。

27日,他在接見時任志願軍副司令員陳賡和參謀長解方時指示:

抗美援朝戰爭應該實行小殲滅戰,辦法就是用「零敲牛皮糖」的方針。

「零敲牛皮糖」的作戰方針很快就貫徹落實了下去,不僅如此,志願軍戰士還根據戰場不同情況創造了靈活多樣的陣地防禦和進攻的小殲滅戰戰法,取得了顯著成績。

其中一個很有名的戰法就是實施「冷槍冷炮」的狙擊殲滅戰,這種戰法的特點就在於在兩軍陣前,派出大量的神槍手、神炮手,對付敵人,這種方法非常有效,比如我第15軍曾經在4個月內就用狙擊戰術擊斃了當時佈防在金化到鐵原的數千名官兵,第60軍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擊斃了3000多名聯合國軍。

這種機動性的殲滅戰讓美軍吃盡了苦頭,在整個戰爭相持階段,我軍既不輕易放棄陣地又不單純死守,而是採取機動性質的防禦,和敵人反復爭奪,等到敵人被拖得疲憊不堪之際再選擇薄弱點進行反擊,對敵人的有生力量進行殲滅。實施守防與攻堅融合的殲滅戰。此戰法運用最典型、最光輝的范例,就是上甘嶺戰役。戰役引敵6萬人前來進攻,我軍採取堅守陣地防禦作戰與對敵連排支撐點攻堅作戰有機結合的戰法,達成大量消滅敵人的目的,經過43天的反復爭奪,斃傷敵25000人。

為了在戰場上爭取更有利的局勢,逼迫敵人簽訂停戰協定,後期在志願軍司令部的指揮下,志願軍採取「穩紮穩打」和「由小到大」「大小結合」的原則,將「零敲牛皮糖」方針推向一個更高階段。

因此戰略方針逐漸做了一些調整,志願軍在戰爭後期逐漸組織起戰役性的規模殲滅戰,先以一個兵團為單位,在當面之敵中選擇若干戰術要點進行攻擊,時間一般為7至10天,然後再視情而動;若敵不進行大的反撲,我即以另一兵團在另一地段上重點舉行反擊戰;敵若進行大的反撲,則趁其反撲之機,集中相對優勢兵力火力大量殲滅和消耗敵人。1953年5月至6月,我軍5個兵團在志願軍司令部統一指揮下,以東線為重點,先分散殲敵20個連排支撐點,殲敵4100餘人後,又攻佔敵團以下防禦陣地51處,斃傷俘敵41000餘人,實現預定目標。

貫徹「大小結合」原則,實施戰略性規模殲滅戰。在停戰前夕,為了打擊李承晚集團破壞停戰的企圖,以促成停戰談判目的的實現,志願軍舉行了帶有戰略性的金城反擊戰。參加的5個軍組成東、中、西3個集團,在1000多門火炮的支援下,首先選擇金城方向上敵戰線突出部多個高地進行攻擊,迅速突破了敵4個師的防禦陣地,然後實施戰略性縱深作戰,斃傷俘敵78000餘人,從而實現了「一次殲敵一個整師或兩個三個整師的計畫」,最終迫敵在停戰協定上簽字,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