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日清明節,怎麼「清」出健康?做好這5件事,一年少生病

今年4月4日是清明節,

也是24節氣之一。

隨著清明的到來,

春天已接近尾聲,

很快就要進入夏季了,

那麼此時要如何養生呢?

清明俗事知多少

清明既是節氣, 又是一個重要的祭祀節日, 又稱「寒食節」、「踏清節」等。 在清明這一天, 至今仍然流行著很多民俗, 例如掃墓、踏青、蹴鞠等。

掃墓

清明掃墓, 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清明時節祭祖掃墓, 據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 後來民間亦相仿效而成為的一個固定風俗。

到現在, 人們紛紛以掃墓的方式, 向祖先和已故親人表達孝心和思念。

踏青

清明春回大地, 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清明踏青在古時還被叫探春、尋春等。

清明節氣容易出現肝氣過旺, 平時脾氣急的人群容易生氣、發怒。 此時踏青春遊, 可以陶冶性情, 使心情舒暢, 有助於疏泄肝氣, 避免發怒, 對於清明養生頗有益處。

蹴鞠

蹴鞠即現在的踢足球, 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

清明氣溫明顯回暖, 此時也是增加運動量的大好時機。 不但是踢足球, 其他運動如籃球、羽毛球、跑步、體操等均是良好的運動方式。 運動量增大, 有助於促進氣血的運行, 使人精力充沛。

清明如何養生

在清明前後這段時間裡, 該如何養生, 才能達到強身健體、 防病延壽的效果呢?

吃:「兩多一少」很重要

❶ 多吃「柔肝」的食物

中醫學認為「春與肝相應」, 清明時節應多吃「柔肝」的食物, 飲食宜溫, 以清補為主;如薺菜、山藥、菠菜、韭菜、銀耳、大棗等。

❷ 多吃「祛濕」的食物

由於清明雨多濕氣較重,

在飲食上要注意選擇一些溫胃祛濕的食物, 如白菜、蘿蔔、芋頭、生薑等。

❸ 慎吃「生髮」的食物

中醫認為, 清明正值肝陽上升時節, 故不宜進食竹筍、鹹菜、雞、海魚等「發物」, 尤其是有慢性病的人, 最需要要忌食。

喝:兩種養生茶可以常喝

推薦兩款清明養生茶,

大家不妨多喝一喝。

黃芩茶

黃芩6克, 綠茶3克, 將黃芩用200毫升水煮沸, 然後用它來沖泡綠茶, 5~10分鐘後即可飲用。

具有清熱燥濕、瀉肺火、利尿、降壓等功效。

桂圓紅棗茶

桂圓紅棗各5顆, 用沸水沖泡, 最好將紅棗劃開。

具有補心脾、益氣血、安神潤肺等功效, 主治倦怠無力、失眠健忘。

住:夜臥早起,7-9點好吉利

春天重在生髮,不能總睡覺來阻礙身體氣機的生髮,應儘量做到夜臥早起。

當然,這裡說的夜臥,並不是讓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雞早」,而是相對於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適當地晚睡(不晚於11點)早起能讓人神清氣爽。

早晨7點—9點是辰時,胃經最旺,此時吃早餐對脾胃最好。

行:多動少靜,春練別趕早

清明自然界陽氣升發,養生重點在養陽,關鍵是要多「動」,切忌「靜」,不可閉門不出,更不可坐臥太久。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應在太陽升起後。

另外,外出踏青,「動」宜適度。心臟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強登山。

玩:宜放風箏

中醫認為,春天是最適合放風箏的季節,因為春季天地的氣都往上走,這時候放風箏,順應了天地之氣,最有益於身心健康。

每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養生重點,清明節的養生重點是什麼呢?專家解答說清明養生,重在一個「清」字。

趁著清明,多「清清」身體,「清」出健康

清明前後,圍繞著「清」字做好保健養生,一定能「清」出健康,「清」出長壽來。

清血管

血管遍佈人體全身,對生命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人體的血管就像下水管道,時間長了容易積聚垃圾,應該時不時清理一下。

總結8大「血管清道夫」,能幫我們快速有效地「掃除」血管垃圾:蘋果、葡萄、紅葡萄柚、燕麥、豆類、綠茶、堅果等。

清腸胃

要長壽,就要先「腸壽」。縱觀國內外的長壽名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腸胃好。

食物中的7大腸道清潔「高手」:西蘭花、洋蔥、大蒜、豆類、海帶、黑木耳和全穀食物。

清肝氣

4月還是春天,中醫一直強調「春季養肝」。但清明時節更重要的是反而要清肝氣。

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借此將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

清肺氣

清明節氣是流感等傳染性疾病高發時期,要注意養肺、清肺氣。

清明前後是踏青的好時機,不妨多到室外、到公園、到河邊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並適當運動,面對松樹柏樹做深呼吸,給自己的肺臟換換氣,有益身體健康。

清心氣

清明前後,天氣忽冷忽熱、陰晴不定,天氣的多變再加上清明掃墓容易使人悲傷、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最終造成心氣不順。

心氣不順,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精神疾病、抑鬱、焦慮等精神疾患。

所以清明時期要注重清心氣,可以通過戶外散步、踏青等活動,來清淨心氣,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

住:夜臥早起,7-9點好吉利

春天重在生髮,不能總睡覺來阻礙身體氣機的生髮,應儘量做到夜臥早起。

當然,這裡說的夜臥,並不是讓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雞早」,而是相對於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適當地晚睡(不晚於11點)早起能讓人神清氣爽。

早晨7點—9點是辰時,胃經最旺,此時吃早餐對脾胃最好。

行:多動少靜,春練別趕早

清明自然界陽氣升發,養生重點在養陽,關鍵是要多「動」,切忌「靜」,不可閉門不出,更不可坐臥太久。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應在太陽升起後。

另外,外出踏青,「動」宜適度。心臟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強登山。

玩:宜放風箏

中醫認為,春天是最適合放風箏的季節,因為春季天地的氣都往上走,這時候放風箏,順應了天地之氣,最有益於身心健康。

每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養生重點,清明節的養生重點是什麼呢?專家解答說清明養生,重在一個「清」字。

趁著清明,多「清清」身體,「清」出健康

清明前後,圍繞著「清」字做好保健養生,一定能「清」出健康,「清」出長壽來。

清血管

血管遍佈人體全身,對生命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人體的血管就像下水管道,時間長了容易積聚垃圾,應該時不時清理一下。

總結8大「血管清道夫」,能幫我們快速有效地「掃除」血管垃圾:蘋果、葡萄、紅葡萄柚、燕麥、豆類、綠茶、堅果等。

清腸胃

要長壽,就要先「腸壽」。縱觀國內外的長壽名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腸胃好。

食物中的7大腸道清潔「高手」:西蘭花、洋蔥、大蒜、豆類、海帶、黑木耳和全穀食物。

清肝氣

4月還是春天,中醫一直強調「春季養肝」。但清明時節更重要的是反而要清肝氣。

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借此將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

清肺氣

清明節氣是流感等傳染性疾病高發時期,要注意養肺、清肺氣。

清明前後是踏青的好時機,不妨多到室外、到公園、到河邊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並適當運動,面對松樹柏樹做深呼吸,給自己的肺臟換換氣,有益身體健康。

清心氣

清明前後,天氣忽冷忽熱、陰晴不定,天氣的多變再加上清明掃墓容易使人悲傷、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最終造成心氣不順。

心氣不順,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精神疾病、抑鬱、焦慮等精神疾患。

所以清明時期要注重清心氣,可以通過戶外散步、踏青等活動,來清淨心氣,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