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9萬的合資中大型SUV,真的值嗎?

預算有限時, 很多需求都不能兼得。 比如買車時, 是以品牌優先, 選擇價格相對較高、配置較少的合資車,

還是以性價比優先, 選擇配置豐富且相對便宜的自主車, 總是很多人糾結的點。

如果有一種情況, 既能實現接近自主車型的配置和價格, 又具備合資品牌的身份, 它是否就能解決大家的糾結癥, 可以直接買買買了呢?

今天我們要聊的, 就是一款具有上述特性的合資品牌車型—福特領裕。

不過要提前說明的是, 這個福特並不是我們平時熟悉的那個長安福特, 而是在乘用車市場相對比較冷門的另一家合資品牌——江鈴福特。

不到19萬起售, 真的很便宜?

說來慚愧, 領裕這款車是在3月28日上市的, 作為汽車媒體人的我, 卻是在兩天后才知道這款車。

如果這是長安福特的一款全新車型, 那可能我在兩個月之前, 就已經把它瞭解得差不多了。

提到江鈴福特,

大家最熟悉的, 應該是那臺名為全順的輕客, 後來江鈴福特通過撼路者切入乘用車市場,

並和長安福特合作, 將緊湊級SUV領界交給長安福特的4S店來銷售, 這時江鈴福特在乘用車市場, 才算有了點知名度。

如今上市的領裕, 尺寸就比領界大多了, 級別直接劃分到了中大型SUV,

而長安福特的銳界, 也不過是一臺中型SUV。

也就是說, 從級別劃分來看, 領裕已經和30萬+起售的福特探險者平級, 而領裕的起售價, 只有不到19萬。

先別急著喊便宜哈, 雖然都懸掛福特logo, 江鈴福特的產品, 卻和長安福特有很大的差別。 長安福特的重心,

在於福特,

而江鈴福特的重心, 實際上更側重于江鈴, 除了共用部分發動機技術外, 兩家公司的產品, 有著完全不同的平臺架構、價格定位和產品特性。

說白了, 領裕就是一款懸掛福特logo的國內特供車, 甚至可以理解為一臺懸掛福特logo的自主車型。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 自主品牌的其它中大型SUV, 整體售價都不比領裕高。 例如長安的CS95, 16.59萬起售;榮

威RX8, 16.88萬起售, 而且這些車型都有四驅, 領裕的三個版本, 都只有兩驅。

所以, 不要看領裕是一臺掛著福特logo的中大型SUV, 就覺得它的定價很便宜, 到底值不值, 還要細細來看。

空間

是領裕的最大賣點

雖然級別確定是中大型SUV, 但是領裕的尺寸到底處於什麼水準, 還是需要詳細對比下:

首先是在福特品牌體系內,領裕雖然比銳界高了一個級別,三圍尺寸卻非常接近,各個維度的差距都沒有超過30mm,單從參數來看,其實更像是一個級別的車型。

而和同為中大型SUV的探險者相比,領裕的長、寬、高和軸距就全面落後了,但是這三款車中,尺寸並不代表內部空間的高低,這點待會再聊。

而和七座SUV中的標桿車型漢蘭達相比,領裕除了軸距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其餘參數也都沒有拉開差距。

至於同為中大型SUV的別克昂科旗和雪佛蘭開拓者,主要在車身長度上有優勢,但高度都比領裕低了近28mm。

大眾途昂雖然尺寸略遜探險者,但它內部的空間,卻是毫無爭議的標桿,在這款車型面前,領裕的尺寸也還是小了一圈。

這樣看來,領裕的車身參數似乎也沒多少優勢,尤其和探險者對比,都不像是一個級別的車,但是當我來到4S店看到實車時,領裕給人的觀感還是比較大的。

原因也很簡單,主要就是因為它的側面線條非常敦實,沒有為了營造運動感而拉低車頂、或者壓扁車窗,整個側面樸實無華,就是突出一個字——大。

而和漢蘭達、途昂這些比較重視內部空間的車型相比,福特領裕這款車的側面,

其實顯得更加工整,比如C柱後面的小窗,領裕是尺寸最大的,這一點能有效得提升第三排乘客的視野。

而當坐進車內之後,領裕的空間表現,還是給了我不小的驚喜。領裕雖然定價不高,

二排座椅卻有電動調節功能,當我按照自己的習慣調整好駕駛座後(我身高1米73),後排座椅調到最前面,空間是這樣的狀態:

不算寬敞,很難再翹二郎腿了,但起碼保證了一個正常坐姿。這種狀態下,我坐進第三排座椅後,狀態是這樣的:

圖片看起來似乎也頂著腿了,但是說實話,坐在第三排的舒適感並不差,

因為領裕全系都是6座車型,一條腿就可以伸在二排座椅中間的空隙來舒展一下,所以並不會像圖片看起來那麼憋屈。

領裕第三排

此外,領裕的第三排座椅的坐墊高度,不像大多數七座或6座SUV那樣很低,坐起來像小板凳那樣難受。

領裕的第三排座椅,基本保持了正常的高度和靠背角度,而且我的身高坐在裡面,基本沒有頂頭的情況。

只體驗領裕這一款車,其實對空間表現還沒多大的感受,緊接著我又去坐了坐福特的另外兩臺三排座SUV——銳界和探險者,

發現銳界的第三排空間就比領裕小太多,基本很難正常坐進去。

銳界第三排

而出人意料的是,尺寸更大的探險者,第三排縱向空間和領裕基本相當,但坐墊高度比領裕低得多,坐進去不到半分鐘,我就已經開始感覺不舒服了。

探險者第三排

而從圖片也能看出,探險者第三排側面的窗戶比較小,頭部也並不寬裕,坐在這裡的體驗,不論是身體的舒展度,還是視野的開揚感,都明顯不及領裕的表現。

實際上,除了銳界和探險者外,尺寸或價格相近的其它幾款車,例如漢蘭達、昂科旗、開拓者等等,整體的乘坐空間和舒適度,都不及領裕這款車,

真正能保證第三排坐墊高度、靠背角度、頭部空間和膝部空間的車型,合資品牌裡只有大眾途昂,而領裕基本上就是僅次於途昂的表現。

領裕第二排

其實除了第三排之外,領裕第二排的舒適度也可圈可點,全系採用帶扶手的獨立座椅,因為沒有四驅版本,所以地臺幾乎做到了純平。

而其它大多數合資七座SUV,基本就沒有能夠兼顧獨立座椅、純平地臺的車型了。

領裕第二排

看到這,我們就弄明白福特領裕最大的賣點了。在合資品牌裡,如果你想要一臺第三排能正常乘坐成年人的SUV,

領裕基本就是僅次於途昂的表現,而如果把二排獨立座椅的舒適度考慮進來,這款車的綜合乘坐舒適度,甚至會不亞於途昂。

這是領裕最大的賣點,但卻不是唯一的優點,如果你現在已經對它有比較強的興趣,那麼接下來的地方,可能會讓你真的動心。

國內福特車型最豪華內飾?

首先,我們看看福特品牌國內幾款主力SUV的內飾:

福特銳際

福特銳界PLUS

福特探險者

福特領裕

四款車型,四款風格各不相同的內飾,單從視覺效果來看,選出一個評分最高的車型,大家會選誰呢?

平心而論,雖然知道領裕是整體定位、價格最低的一款,它的內飾依然是四款車型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款。而當我把老婆拉過來投票,她也認為印象最好的內飾,是領裕。

雖然審美見仁見智,但領裕的內飾氛圍,在福特產品體系裡,確實有點逆襲高端車型的感覺了。

和銳際相比,領裕的雙聯屏設計更加高級,而和同為聯屏設計的銳界PLUS相比,

領裕的中控區設計也更簡潔,至於探險者,比例已經有些失調的縱置大屏,一直是個不小的槽點。

從整體的中控佈局來看,領裕可以說是四款車型裡最簡約、最協調的。而在具體的用料和做工上,領裕在中控臺、車門以及換擋區域控制區,

都採用了大面積的木紋貼片材質,雖然不確定是否真的實木貼片,手感和視覺效果,確實足夠高級。

除了木紋貼片外,副駕駛前方皮革包裹這裡,專門做了幾條交叉設計的縫線,對於提升整個座艙的氛圍也很有效果。

而最越級的設計和工藝,應該還是領裕的座椅了。不管是靠背還是坐墊,都有菱形條紋和細膩的打孔工藝:

即便是二排座椅,也採用了和前排相同的花紋和工藝:

為了增加頭部的舒適度,頭枕造型專門做了內凹設計:

以上這種對座椅造型的處理,頗有點高端豪華轎車的質感,配合前面提到了各種細節的質感,領裕的座艙具備了超越同級、甚至更高級別合資車型的豪華感。

功能配置

基本看齊自主競品

如果和長安福特的銳界、探險者,或者雪佛蘭開拓者、別克昂科旗等合資中大型SUV相比,領裕的售價無疑是很低的,

但是上面也提到,這款車的性質實際上更接近自主品牌。

所以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不重視福特logo,領裕這款車和自主品牌的中大型SUV相比,它的價格到底貴不貴呢?

直接上配置對比,如表所示,領裕各類關鍵的功能配置,價格門檻都比銳界、開拓者等合資車型低得多,

例如自我調整巡航、主動剎車、座椅通風等功能,領裕的價格門檻都比開拓者低了10萬元左右。

自主陣營中大型SUV的存在感比較弱,長安CS95和剛剛上市的星途攬月,可以視為領裕的同級競品,

它們的起售價都比領裕要低兩萬多元,不過具體到配置門檻上,領裕並沒有比兩款自主車型高太多。

實際上,不管是和合資還是自主車型對比,領裕都有一些同級罕見、或獨有的配置,例如二排座椅的電動調節,領裕基本上就是獨一份,

而從中配開始,這款車的二排座椅還配備了加熱功能,頂配甚至配齊了座椅通風。

通過上面的配置對比,福特領裕的另一個優點也體現出來了,就是整體非常豐富的功能配置,以及對二排座椅舒適度的高度重視。

如果你希望坐在二排的家人,能夠享受加熱、通風以及獨立座椅的話,30萬以內的SUV市場,領裕應該是唯一滿足的車型了。

領裕值得考慮

真買還得慎重

上面三千多字的內容,我幾乎全部都是在誇領裕,不過你要真問我這款車值不值得買,我還是會非常認真地建議你,三思。

領裕的優點確實很多,而且都很明顯,如果你恰巧想用較低的價格,買一臺尺寸較大的合資車,看到領裕很可能就喪失抵抗力了。

不過儘管優點很多,這款車依然有不可忽視的缺點,而且這些缺點,對於很多人甚至是決定性的。

首先就是操控,因為4S店還沒有試駕車,我也還沒能實際體驗,不

過結合以前開領界(同為江鈴福特)以及各大媒體的試駕評測,領裕這款車動態表現尚可,但基本和我們熟悉的福特車型,沒有多大關係。

實際上,江鈴福特的車型,在底盤質感、轉向手感等方面的表現,是比不上吉利、哈弗、長安等自主品牌的,

長安福特在這方面的積累和優勢,並沒有體現在江鈴福特的車型上。

其次是整體的用料和做工,上面提到領裕的內飾氛圍很出色,但是坐進車內之後,細節上的體驗會明顯拉低好感,包括車內的氣味,

依然有多年前自主品牌低價車型特有的刺鼻新車的味道,這說明領裕的整體用料的標準並不高,只是呈現出來的觀感比較討好眼球。

我在4S店看到的這臺車,二排座椅的一個扶手都是壞的,不知是出廠就沒有做好、還是後來某個環節被損壞了,但是在操作另一個座椅的扶手時,

也能明顯感受到轉軸的單薄感,有種稍微一用力,就可能損壞的感覺。而在其它一線自主品牌的車型上,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領裕的很多優點,其實都建立在一個前提——懸掛福特logo,設想一下,如果這臺車掛的是江鈴的logo,那些產品層面的優點依然存在,但你還能接受它20萬左右的售價嗎?

或者換句話說,如果領裕懸掛的是江鈴的logo,你覺得它應該賣多少錢呢?

-End-

首先是在福特品牌體系內,領裕雖然比銳界高了一個級別,三圍尺寸卻非常接近,各個維度的差距都沒有超過30mm,單從參數來看,其實更像是一個級別的車型。

而和同為中大型SUV的探險者相比,領裕的長、寬、高和軸距就全面落後了,但是這三款車中,尺寸並不代表內部空間的高低,這點待會再聊。

而和七座SUV中的標桿車型漢蘭達相比,領裕除了軸距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其餘參數也都沒有拉開差距。

至於同為中大型SUV的別克昂科旗和雪佛蘭開拓者,主要在車身長度上有優勢,但高度都比領裕低了近28mm。

大眾途昂雖然尺寸略遜探險者,但它內部的空間,卻是毫無爭議的標桿,在這款車型面前,領裕的尺寸也還是小了一圈。

這樣看來,領裕的車身參數似乎也沒多少優勢,尤其和探險者對比,都不像是一個級別的車,但是當我來到4S店看到實車時,領裕給人的觀感還是比較大的。

原因也很簡單,主要就是因為它的側面線條非常敦實,沒有為了營造運動感而拉低車頂、或者壓扁車窗,整個側面樸實無華,就是突出一個字——大。

而和漢蘭達、途昂這些比較重視內部空間的車型相比,福特領裕這款車的側面,

其實顯得更加工整,比如C柱後面的小窗,領裕是尺寸最大的,這一點能有效得提升第三排乘客的視野。

而當坐進車內之後,領裕的空間表現,還是給了我不小的驚喜。領裕雖然定價不高,

二排座椅卻有電動調節功能,當我按照自己的習慣調整好駕駛座後(我身高1米73),後排座椅調到最前面,空間是這樣的狀態:

不算寬敞,很難再翹二郎腿了,但起碼保證了一個正常坐姿。這種狀態下,我坐進第三排座椅後,狀態是這樣的:

圖片看起來似乎也頂著腿了,但是說實話,坐在第三排的舒適感並不差,

因為領裕全系都是6座車型,一條腿就可以伸在二排座椅中間的空隙來舒展一下,所以並不會像圖片看起來那麼憋屈。

領裕第三排

此外,領裕的第三排座椅的坐墊高度,不像大多數七座或6座SUV那樣很低,坐起來像小板凳那樣難受。

領裕的第三排座椅,基本保持了正常的高度和靠背角度,而且我的身高坐在裡面,基本沒有頂頭的情況。

只體驗領裕這一款車,其實對空間表現還沒多大的感受,緊接著我又去坐了坐福特的另外兩臺三排座SUV——銳界和探險者,

發現銳界的第三排空間就比領裕小太多,基本很難正常坐進去。

銳界第三排

而出人意料的是,尺寸更大的探險者,第三排縱向空間和領裕基本相當,但坐墊高度比領裕低得多,坐進去不到半分鐘,我就已經開始感覺不舒服了。

探險者第三排

而從圖片也能看出,探險者第三排側面的窗戶比較小,頭部也並不寬裕,坐在這裡的體驗,不論是身體的舒展度,還是視野的開揚感,都明顯不及領裕的表現。

實際上,除了銳界和探險者外,尺寸或價格相近的其它幾款車,例如漢蘭達、昂科旗、開拓者等等,整體的乘坐空間和舒適度,都不及領裕這款車,

真正能保證第三排坐墊高度、靠背角度、頭部空間和膝部空間的車型,合資品牌裡只有大眾途昂,而領裕基本上就是僅次於途昂的表現。

領裕第二排

其實除了第三排之外,領裕第二排的舒適度也可圈可點,全系採用帶扶手的獨立座椅,因為沒有四驅版本,所以地臺幾乎做到了純平。

而其它大多數合資七座SUV,基本就沒有能夠兼顧獨立座椅、純平地臺的車型了。

領裕第二排

看到這,我們就弄明白福特領裕最大的賣點了。在合資品牌裡,如果你想要一臺第三排能正常乘坐成年人的SUV,

領裕基本就是僅次於途昂的表現,而如果把二排獨立座椅的舒適度考慮進來,這款車的綜合乘坐舒適度,甚至會不亞於途昂。

這是領裕最大的賣點,但卻不是唯一的優點,如果你現在已經對它有比較強的興趣,那麼接下來的地方,可能會讓你真的動心。

國內福特車型最豪華內飾?

首先,我們看看福特品牌國內幾款主力SUV的內飾:

福特銳際

福特銳界PLUS

福特探險者

福特領裕

四款車型,四款風格各不相同的內飾,單從視覺效果來看,選出一個評分最高的車型,大家會選誰呢?

平心而論,雖然知道領裕是整體定位、價格最低的一款,它的內飾依然是四款車型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款。而當我把老婆拉過來投票,她也認為印象最好的內飾,是領裕。

雖然審美見仁見智,但領裕的內飾氛圍,在福特產品體系裡,確實有點逆襲高端車型的感覺了。

和銳際相比,領裕的雙聯屏設計更加高級,而和同為聯屏設計的銳界PLUS相比,

領裕的中控區設計也更簡潔,至於探險者,比例已經有些失調的縱置大屏,一直是個不小的槽點。

從整體的中控佈局來看,領裕可以說是四款車型裡最簡約、最協調的。而在具體的用料和做工上,領裕在中控臺、車門以及換擋區域控制區,

都採用了大面積的木紋貼片材質,雖然不確定是否真的實木貼片,手感和視覺效果,確實足夠高級。

除了木紋貼片外,副駕駛前方皮革包裹這裡,專門做了幾條交叉設計的縫線,對於提升整個座艙的氛圍也很有效果。

而最越級的設計和工藝,應該還是領裕的座椅了。不管是靠背還是坐墊,都有菱形條紋和細膩的打孔工藝:

即便是二排座椅,也採用了和前排相同的花紋和工藝:

為了增加頭部的舒適度,頭枕造型專門做了內凹設計:

以上這種對座椅造型的處理,頗有點高端豪華轎車的質感,配合前面提到了各種細節的質感,領裕的座艙具備了超越同級、甚至更高級別合資車型的豪華感。

功能配置

基本看齊自主競品

如果和長安福特的銳界、探險者,或者雪佛蘭開拓者、別克昂科旗等合資中大型SUV相比,領裕的售價無疑是很低的,

但是上面也提到,這款車的性質實際上更接近自主品牌。

所以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不重視福特logo,領裕這款車和自主品牌的中大型SUV相比,它的價格到底貴不貴呢?

直接上配置對比,如表所示,領裕各類關鍵的功能配置,價格門檻都比銳界、開拓者等合資車型低得多,

例如自我調整巡航、主動剎車、座椅通風等功能,領裕的價格門檻都比開拓者低了10萬元左右。

自主陣營中大型SUV的存在感比較弱,長安CS95和剛剛上市的星途攬月,可以視為領裕的同級競品,

它們的起售價都比領裕要低兩萬多元,不過具體到配置門檻上,領裕並沒有比兩款自主車型高太多。

實際上,不管是和合資還是自主車型對比,領裕都有一些同級罕見、或獨有的配置,例如二排座椅的電動調節,領裕基本上就是獨一份,

而從中配開始,這款車的二排座椅還配備了加熱功能,頂配甚至配齊了座椅通風。

通過上面的配置對比,福特領裕的另一個優點也體現出來了,就是整體非常豐富的功能配置,以及對二排座椅舒適度的高度重視。

如果你希望坐在二排的家人,能夠享受加熱、通風以及獨立座椅的話,30萬以內的SUV市場,領裕應該是唯一滿足的車型了。

領裕值得考慮

真買還得慎重

上面三千多字的內容,我幾乎全部都是在誇領裕,不過你要真問我這款車值不值得買,我還是會非常認真地建議你,三思。

領裕的優點確實很多,而且都很明顯,如果你恰巧想用較低的價格,買一臺尺寸較大的合資車,看到領裕很可能就喪失抵抗力了。

不過儘管優點很多,這款車依然有不可忽視的缺點,而且這些缺點,對於很多人甚至是決定性的。

首先就是操控,因為4S店還沒有試駕車,我也還沒能實際體驗,不

過結合以前開領界(同為江鈴福特)以及各大媒體的試駕評測,領裕這款車動態表現尚可,但基本和我們熟悉的福特車型,沒有多大關係。

實際上,江鈴福特的車型,在底盤質感、轉向手感等方面的表現,是比不上吉利、哈弗、長安等自主品牌的,

長安福特在這方面的積累和優勢,並沒有體現在江鈴福特的車型上。

其次是整體的用料和做工,上面提到領裕的內飾氛圍很出色,但是坐進車內之後,細節上的體驗會明顯拉低好感,包括車內的氣味,

依然有多年前自主品牌低價車型特有的刺鼻新車的味道,這說明領裕的整體用料的標準並不高,只是呈現出來的觀感比較討好眼球。

我在4S店看到的這臺車,二排座椅的一個扶手都是壞的,不知是出廠就沒有做好、還是後來某個環節被損壞了,但是在操作另一個座椅的扶手時,

也能明顯感受到轉軸的單薄感,有種稍微一用力,就可能損壞的感覺。而在其它一線自主品牌的車型上,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領裕的很多優點,其實都建立在一個前提——懸掛福特logo,設想一下,如果這臺車掛的是江鈴的logo,那些產品層面的優點依然存在,但你還能接受它20萬左右的售價嗎?

或者換句話說,如果領裕懸掛的是江鈴的logo,你覺得它應該賣多少錢呢?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