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如果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能奪取隴右,滅了曹魏嗎

西元228年, 諸葛亮在平定蠻王孟獲, 安定南中後, 為了能夠「興複漢室, 還于舊都」, 開啟了北伐模式。 率領蜀漢大軍浩浩蕩蕩直奔曹魏。 都知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雖然前期很成功, 但後期卻因馬謖失守街亭而宣告失敗。 街亭失守後, 諸葛亮大軍面臨全線潰敗的境地, 不得不退往陽平關, 等待再次北伐。

不禁讓人思索, 如果馬謖守住了街亭, 諸葛亮能奪取隴右, 滅了曹魏嗎?其實此時的蜀漢與曹魏國力相差甚遠, 諸葛亮也只是借著北伐為蜀漢續命罷了。

不過必須承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確實是最有機會擊敗曹魏的。 因為第一次北伐前, 馬謖獻反間計讓曹睿把司馬懿貶為庶人, 在曹魏中已經沒有人是諸葛亮的對手。 然後諸葛亮大舉進攻, 不但出乎曹魏預料, 更是讓準備不足的曹魏損兵折將。 甚至諸葛亮先後平定了安定, 南安與天水諸郡, 基本上隴右的大多半都在諸葛亮的掌控之中。

隴右作為諸葛亮北伐的跳板, 是十分重要的, 也可以說得到隴右, 蜀漢才有機會與曹魏掰手腕, 試一試高下。 而此時的街亭就成了重中之重, 街亭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有「得失隴右, 安危關中」的地位。 而在諸葛亮大軍屢屢得手的情況下,

曹睿起用司馬懿率軍迎戰, 諸葛亮料定司馬懿必大舉進攻街亭, 街亭就成了第一次北伐的焦點。

如果馬謖在街亭擋住了張郃的進攻, 諸葛亮能擊敗強敵, 諸葛亮能奪取隴右, 滅了曹魏嗎?

其實諸葛亮在北伐前, 就命趙雲鄧芝為先鋒出兵斜谷以做疑兵。

而曹魏放棄了趙雲, 直接猛撲街亭, 攻打諸葛亮主力, 也就是看穿了諸葛亮的計謀。 諸葛亮當然也已經計畫好了, 只要魏軍越過斜穀, 取街亭, 只要派人防守住街亭就可以完美全殲魏軍, 來一個「關門打狗」。 那樣諸葛亮既可以舒舒服服去收降隴右剩下的兩郡, 也可以坐等曹軍主力覆滅, 真可謂軍事天才。

如果真能如諸葛亮所料, 蜀軍在街亭防守成功, 蜀漢攻佔了隴西諸郡。 那樣蜀軍就可以坐擁險峻, 出兵直取關中。 雖然蜀軍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但此時也已經成了強弩之末, 這是為何呢?

其一, 從隴右諸郡到關中, 有多個道路可走。 如除了街亭外, 還有列柳城、渭水道。 其他兩處都要命將士防守。 如果街亭之戰守住了, 張郃所率的主力軍隊肯定會猛撲其他道路, 街亭放鬆了, 其他方面的壓力就大了。 所以從戰略上講, 街亭只是重要關隘中的一個, 一個洞口堵住了, 還有其他洞口要防守。 諸葛亮卻只給了馬謖一萬軍隊駐守街亭, 可見蜀軍已經捉襟見肘。

而隴右諸郡東面的關中平原,基本上就是一馬平川之地,城池堅固,個個都是難拔的釘子,蜀漢在平原與曹魏大規模軍團作戰,以少敵多必會落入下風,不易取勝。

其二,就是根本原因,蜀漢的國力真的與曹魏差距太大了,基本上可以說蜀軍是以一敵四,以一敵五。雖然東線的孫權牽制了曹魏不少兵力,但蜀軍仍然不及魏軍多,始終在以寡敵眾。在諸葛亮北伐時,蜀國也就一百二十萬人,軍隊數量也就十萬左右,而曹魏已經高達四百五十萬人,軍隊動不動就二三十萬。所以在軍事力量上看,蜀軍必須以一當百。

其次在糧食方面同樣差距不小。曹睿吸取曹操、曹丕等人的教訓,從不輕易討伐吳蜀,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提升國力,增加糧食產量上。而此時中國的北方仍然是糧食產區,人口稠密之地,綜合實力遠大於南方。

諸葛亮數次北伐,六次中就有四次是因為糧草不濟而不得已退兵。再加上蜀國在崇山峻嶺的包圍下,道路崎嶇難行,後勤補給一直是一個難題。所以綜合國力不足,一直是困擾諸葛亮北伐的根本原因。

其三,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一者報答劉備三顧之恩,托孤之重。二者就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蜀國自建國以來,諸葛亮重用的荊州集團與西川本土的益州集團始終不在一個調性上,始終是你爭我奪,如托孤的第二重臣李嚴,就不滿足既得利益,總是要這要那,還弄了一出東吳入侵的醜劇。讓諸葛亮簡直就如腹背受敵,不能專心北伐。

綜上考慮,諸葛亮就算能夠如意,馬謖守住了街亭,但在國力,兵力,人力都不如曹魏的時候,再面對司馬懿,張郃,曹真等名將,基本上勝算不大,就算奪得了隴上諸郡,也難以自守。就如徐州之于江東,容易攻取也容易失去。不禁讓人想起水鏡先生司馬徽之言: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而隴右諸郡東面的關中平原,基本上就是一馬平川之地,城池堅固,個個都是難拔的釘子,蜀漢在平原與曹魏大規模軍團作戰,以少敵多必會落入下風,不易取勝。

其二,就是根本原因,蜀漢的國力真的與曹魏差距太大了,基本上可以說蜀軍是以一敵四,以一敵五。雖然東線的孫權牽制了曹魏不少兵力,但蜀軍仍然不及魏軍多,始終在以寡敵眾。在諸葛亮北伐時,蜀國也就一百二十萬人,軍隊數量也就十萬左右,而曹魏已經高達四百五十萬人,軍隊動不動就二三十萬。所以在軍事力量上看,蜀軍必須以一當百。

其次在糧食方面同樣差距不小。曹睿吸取曹操、曹丕等人的教訓,從不輕易討伐吳蜀,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提升國力,增加糧食產量上。而此時中國的北方仍然是糧食產區,人口稠密之地,綜合實力遠大於南方。

諸葛亮數次北伐,六次中就有四次是因為糧草不濟而不得已退兵。再加上蜀國在崇山峻嶺的包圍下,道路崎嶇難行,後勤補給一直是一個難題。所以綜合國力不足,一直是困擾諸葛亮北伐的根本原因。

其三,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一者報答劉備三顧之恩,托孤之重。二者就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蜀國自建國以來,諸葛亮重用的荊州集團與西川本土的益州集團始終不在一個調性上,始終是你爭我奪,如托孤的第二重臣李嚴,就不滿足既得利益,總是要這要那,還弄了一出東吳入侵的醜劇。讓諸葛亮簡直就如腹背受敵,不能專心北伐。

綜上考慮,諸葛亮就算能夠如意,馬謖守住了街亭,但在國力,兵力,人力都不如曹魏的時候,再面對司馬懿,張郃,曹真等名將,基本上勝算不大,就算奪得了隴上諸郡,也難以自守。就如徐州之于江東,容易攻取也容易失去。不禁讓人想起水鏡先生司馬徽之言: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