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愛啃指甲的孩子,逃不開兩種結局,父母要重視

@小春哥的忠告 專注于分享陳小春一家新聞趣事和育兒知識, 與你探討最實用的育兒技巧, 讓你從此帶娃變輕鬆。 今天, 小醬將為您提供, 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乾貨。

-------分割線-------

最近, 欣欣發現孩子總是喜歡咬指甲。 一開始沒有在意, 但是孩子卻咬得越來越頻繁, 甚至有時候把手指都咬破了。 所以, 欣欣就嚴厲地呵斥孩子, 絕對不能咬指甲, 但是根本沒效果, 這讓欣欣覺得特別無奈。 當她把自己的疑問發到網上時, 卻沒想到收到了很多網友的回復。

@輕鬆熊:這其實就是一種小習慣, 我小的時候覺得剪指甲麻煩,

就一直咬它, 養成了習慣。 不過, 現在也就是偶爾咬咬指甲、摳摳指甲。

@米林納達:我倒覺得這是強迫癥的表現, 我就是這樣, 必須看到指甲光禿禿的, 才會覺得乾淨。

@愛吃藍莓的蛋撻:其實, 這是一種焦慮的表現, 尤其是有時候咬得越狠, 可能就是越焦慮, 我從小就有緊張了咬指甲的習慣, 一直到現在十幾年了, 還是會緊張就咬指甲。

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小時候咬指甲的孩子, 如果沒有得到家長的重視, 長大後會有這兩種結局。

心理上的:他們或是自己慢慢消化情緒, 克制住自己但也壓抑了情緒, 會遺留很多心理問題。 或者一直改不掉這個習慣直到成年。

身體上的:指甲是一層保護屏障, 指甲下麵的肉是很嫩的, 經常把指甲咬的很短會引起甲溝炎。

而且手上帶有很多病毒和細菌, 孩子啃手的過程把這些細菌也都吃到了肚子裡, 增加了患病的幾率。

無論是那種結局, 對孩子來說都是有傷害的。 所以我們要在孩子一開始出現啃指甲的行為時, 及時關注他的心理問題。

孩子「壞習慣」都跟他的心裡有著很大的關係

無論是孩子還有成人都有緊張焦慮的時候, 我們為了排解這種焦慮, 會下意識的做一些小動作。

孩子常見的眨眼睛、拍腦袋、揪衣服等等都跟他們的心情有著很大關係。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在做孩子的心理實驗時, 發現孩子們在感覺緊張, 或置身於一些有壓力的場合時, 往往會出現啃指甲, 甚至咬衣角, 眨眼睛等不經意間的行為, 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焦

我們在保證孩子日常營養補充之外, 多關心孩子的心理, 平時蹲下來跟聊聊天, 試著讓孩子分享出他的故事, 在家庭中給孩子一個輕鬆溫馨的環境。

在他們啃指甲的時候不要用嚴厲呵斥的方式, 或者變相的懲罰他, 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焦慮的心情, 讓他更喜歡啃指甲, 甚至出現其他行為。

我們可以假裝沒看到他的這一個動作, 而是去轉移他的注意力, 多陪伴、多關注孩子的心情變化。

把孩子帶到輕鬆的室外環境中, 保證安全的情況下, 讓他盡情的玩耍, 以此緩解孩子的心情, 排解壓力。

-------分割線-------

感謝您的閱讀, 想要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那小醬的「小春哥的忠告」粉轉大家不要錯過了哦~~喜歡小春哥的快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