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的5種行為媽媽別慣著,需要及時管教

孩子是父母最珍貴的寶貝, 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成為優秀的人、正直的人。

而想要實現這一切, 就都離不開父母良好的教育, 父母作為孩子接觸最多的人, 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家庭教育格外重要。

近來很火的育兒專家, 任教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檔節目中談到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大誤區:「孩子在小的時候, 吃得苦越多, 他的承受能力就越好, 尤其對於男孩來說, 一定不要百依百順, 很多逆子、不孝子, 都是寵出來的」。

節目中, 李玫瑾教授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男孩在四五歲的時候和你鬧,

你說這樣小的孩子鬧吧, 他能怎麼和你鬧?不過就是在地上打滾耍賴而已。 但是等孩子到了十三四歲的時候, 他再和你鬧, 他會怎麼鬧?首先, 他有可能離家出走, 到時候你怎麼辦?」

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 孩子的性格特點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

3到6歲就是孩子性格成型的關鍵時期, 求知欲旺盛, 自我意識覺醒, 急需父母及時管教。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出現這幾種行為, 應及時管教, 該打就打, 不然長大很難糾正。

1.發脾氣、摔東西

在孩子2歲過後, 就會進入他們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了, 他們會經常發脾氣、摔東西。

孩子摔東西, 是對不滿的一種表達, 這樣的表達方式是因為孩子語言的表達能力欠缺, 習慣於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時, 家長儘量不要用「打罵」的教育方式來處理, 試著先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 再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是不對的, 這樣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2、達不到目的, 威脅父母。

如果孩子從小一達不到目的就撒潑打滾,

甚至是摔東西威脅父母, 這時候一定不能慣著, 關鍵時刻, 也要採用一些「強制手段」。 因為小時候縱容孩子威脅父母, 大了之後孩子可能會通過更多手段威脅父母, 更加難以管教。

3、不尊重大人

有不少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 而家裡的老人和父母的教育自然會有偏差, 老人更加容易溺愛孩子。 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給孩子。

但是長時間下去, 孩子就會養成驕縱的性格, 稍微有點不順心的事情, 就會向大人動手, 做出不尊重大人的行為。

遇到這種情況, 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 把他這種性格扼殺在「搖籃」中。

4、不守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當孩子做出不遵守規矩的不良行為時, 家長一定要制止。

像是吃飯時敲碗筷、對長輩不尊敬、公共場合大喊大叫,

這些行為都是很不禮貌的, 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會給他人帶來困擾, 家長可要多加注意, 如果孩子有這種傾向要及時對他進行批評教育。

5、從不做家務 如果孩子從不做家務, 家長也應該重視起來。 因為這說明孩子沒有一點責任意識, 也不懂得感恩父母的辛勞, 等孩子長大了, 就更別指望他會孝順了。

當然了, 這不是讓父母把孩子當「驢」使, 而是要引導他做一些簡單的、安全的家務, 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感恩心。

以上5種缺點, 李玫瑾曾多次公開提過, 希望父母一定不能放縱, 發現後要立刻嚴管, 因為一旦讓孩子養成習慣, 再想改變就很困難, 而且孩子年紀越大, 管教難度也會越高。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良行為, 就像一顆野蠻生長的小樹會長出歪曲的枝杈, 這就需要父母作為「園丁」來修理、約束孩子,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