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60歲千萬富翁關了賺錢的買賣 投資1.2億元舉債種樹

進入5月, 60歲的趙思為身著一件款式老舊的羽絨服, 肩搭一條白毛巾, 和一雙廉價的皮鞋開始進山, 在那些民工中間, 你幾乎看不出這是一個曾經在省會城市安享生活的千萬富翁。

2006年, 為了回應承包荒山、開荒植樹, 擁有千萬資產身家的他與當地簽訂合同, 承包下位于河北蒼岩山鎮和測魚鎮之間的996公頃荒山, 投身到太行山的綠化攻堅中來了。

2006年, 初登蒼岩山頂, 正值深秋, 觸目所及, 沒有路、沒有水、沒有電……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在蒼岩山頂種樹, 最早是一隊人, 除了趙思為, 還有他從邯鄲老家招來的幾十位民工,

兩個兒子也被他動員到這裡來開鉤機和鏟車。 可是, 漸漸地人們受不了這大山裡的隔絕與寂寞, 都承受不住山頂的枯燥走了。

即使一個人面對空寂的大山, 也沒有動搖趙思為植樹的信念。 除了冬天寒冷的日子鐵鉤無法撬動堅硬的岩層外, 他的生活幾乎常年如此:每天五時起床, 簡單吃點東西後, 就開上皮卡車上山幹活去了, 中午吃早上帶來的饅頭鹹菜, 直到天完全黑下來, 才借著車燈一點點開車回到住地。

趙思為算了算, 十多年來, 他投在山上的資金達1.2億元。 承包荒山前, 他很富有, 但現在, 他不得不開口向朋友們借錢。

移居石家莊前, 他在邯鄲有兩套房產, 那是他們夫妻創業後最早置下的家業。 因為山上用錢,

他偷偷把邯鄲兩套房變賣了。

趙思為和常年在山上一起種樹的工人。 “由於地處乾旱地區, 又是高山, 所以灌溉問題就成了首先要解決的”趙思為說

在趙思為承包的山上, 每隔一段就會有一個水池, 形狀各異, 而且都存著至少半池水。 這就是他對付高山灌溉難題的秘密武器——集雨池。 “山上總共有6個大型集雨池4個10余米深的水窖及分佈遍山的數十個小型集水坑, 這些水足夠灌溉這些樹苗了。 ”

現在, 從遠處眺望他所承包的山坡, 到處是星星點點的綠色, 與周邊的荒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所種植的樹木品種也有很多, 其中核桃樹是最主要的品種, 除此之外還有蘋果、山楂、梨樹等經濟果木, 紅葉樹、油松等觀賞生態林木,

趙思為說:“這些種下去的一草一木都像自己的孩子, 希望他們快快長大羽翼豐滿”。

“別人都覺得我苦, 其實我是苦中有樂, 樂在其中。 ”趙思為笑著說。 十多年來與大山相依相親, 他的身心早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即使自己的付出無所回報, 至少我為後人留下了一片青山。 ”

為了植樹造林, 趙思為一門心思撲在山上, 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待在這裡, “兒子女兒一起上山幫忙不說, 他把城裡最賺錢的買賣也給關了”趙思為的老伴說。 直至今日, 趙思為甚至開始舉債種樹。 版權圖片, 謝絕轉載!點擊關注作者或添加公眾號“片兒”留言提供拍攝線索、流覽更多精彩圖片。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