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什麼美國的孩子大都自信?讓孩子變自信的4個方法

每個孩子出生時的模樣、性格都不一樣, 但是不管怎樣, 父母在看到自己孩子的第一眼時就會愛上他。 而孩子對自己的喜愛和信心卻不是天生就有, 在他最初的幾年甚至幾個月裡, 父母的態度對孩子自信的建立, 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你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便是孩子獲得自信和安全感的根源。

01

自信從何而來?

有些人的自信, 來源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在一個環境中, 如果常常被肯定和喜歡, 收到的多是正面的回饋, 他們對自己的認可和評價也會提高, 自信得到增強。

一位女士在一次重要的演講前,

非常緊張, 害怕自己在眾多觀眾面前犯錯。 正在這時她遇到了一位非常有經驗的專家, 專家對她說:「你很優秀, 一定可以做好的。 」

那位女士內心頓時充滿了力量, 緊張感也消除了很多, 最終從容精彩地完成了演講。

也許只是隨意的一句鼓勵, 但是專家對自己的看法讓女士充滿了自信, 於是可以表現得更好。

但是一個人如果僅僅靠他人來獲取自信, 這樣的自信是不夠穩固的;一旦接觸到不喜歡自己的人或環境, 這種自信就會輕易喪失, 時間久了甚至會產生自我懷疑和否定。

因此, 容易被他人的評價固化對自己的認知, 自我設限, 不敢嘗試和挑戰。

有些人的自信, 來源於對自我能力和價值的肯定, 顯然這是一種更為強大穩固的自信,

不隨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轉移。

歷史上很多偉人之所以能成為偉人,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充滿了自信, 不管挑戰有多大, 跌得有多慘, 被誤解被嘲諷, 他們都不會喪失自信, 一次次戰勝挫折和困難。

對於孩子來說, 小時候, 主要依賴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來建立自我認知, 所以總是遭到批評、否定的孩子會產生不自信;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 他的自信更多建立在自己獨立做好一件件事情、解決好一個個問題的體驗上, 所以總被父母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專制控制的孩子, 會產生不自信。

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中, 這兩種自信, 都不可或缺, 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培養。

02

美國小孩, 不管學習好壞、長得醜俊、高矮胖瘦,

個個都是趾高氣揚、神氣活現的, 誰都覺得自己很特別。 換句話說, 這些孩子都特別自信。 他們的自信是從何而來呢?

❤ 父母無條件的愛使孩子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 孩子的自信, 是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 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呢?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 美國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 無論你以後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醜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 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你, 養育你直至你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這就是無條件的愛。

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所以我愛你, 和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無關。 有父母無條件的愛在後面支撐, 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麼都無所畏懼:「我爸媽愛我, 肯定我!」孩子心裡非常踏實, 知道自己擁有取之不盡的力量, 可以面對整個世界。

❤ 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來自「自尊」, 一個人首先要自尊, 然後才會自信。 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自我價值的肯定,

是內在的, 只關乎自己的, 是外部環境無法撼動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 自尊最初是來自外界對孩子的尊重。 要想孩子自信, 父母和社會都要尊重他。

美國的成年人把小孩當作大人一樣尊重:父母進入子女房間要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其他隱私⋯⋯

一個不被尊重的孩子不僅沒有自信,他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因為沒有人給他示范過。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尊重孩子的細小感覺,從而培養一份自信。

❤ 讚賞使孩子自信

每一個人在心理上都有獲得肯定與讚賞的需要,如果一個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別人賞識的,自己對別人來說是重要的、有意義的,那麼他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愉悅的自我肯定的感覺。因此,父母應當對孩子多一些讚賞鼓勵,少一些指責批評。

當孩子在某一方面有進步時,不要吝惜自己的誇獎和讚美,不要害怕會把孩子給「誇得不知天高地厚」「誇得驕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

美國的父母認為,孩子身上顯現出的性格行為方面的缺點,大多數都與父母的教育不當和榜樣欠佳有關。天下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帶孩子的父母。

❤ 信任使孩子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會有意無意地否認孩子的感覺,說出不信任孩子的話語。

比如孩子說太熱了,不想穿外衣,會斥責孩子:「熱什麼熱?媽媽一點都不熱。」

孩子想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的,看把盤子給打了。」

如果孩子抱怨功課難,我們會說:「怎麼別人會做就你不會?你一定是上課沒有好好聽講。」

Wendy媽有話說: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獨立性一點一點地扼殺掉了。所以作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覺和判斷。如果孩子說熱不肯穿外衣,那麼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熱。可以替他拿著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時候再給他穿上。他覺得課程太難,和他一起分析難在什麼地方,找到癥結,幫孩子解開。

他想嘗試任何事情,都給他機會讓他去試,給他充分的信任和學習的機會。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學歷、工作成就、金錢、外貌這些外在的價值支撐。他自己認定自己的價值,內心的平和也來自於此。那麼我們能為孩子做一個什麼樣的榜樣呢?想必你心裡一定有解了。

一個不被尊重的孩子不僅沒有自信,他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因為沒有人給他示范過。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尊重孩子的細小感覺,從而培養一份自信。

❤ 讚賞使孩子自信

每一個人在心理上都有獲得肯定與讚賞的需要,如果一個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別人賞識的,自己對別人來說是重要的、有意義的,那麼他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愉悅的自我肯定的感覺。因此,父母應當對孩子多一些讚賞鼓勵,少一些指責批評。

當孩子在某一方面有進步時,不要吝惜自己的誇獎和讚美,不要害怕會把孩子給「誇得不知天高地厚」「誇得驕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

美國的父母認為,孩子身上顯現出的性格行為方面的缺點,大多數都與父母的教育不當和榜樣欠佳有關。天下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帶孩子的父母。

❤ 信任使孩子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會有意無意地否認孩子的感覺,說出不信任孩子的話語。

比如孩子說太熱了,不想穿外衣,會斥責孩子:「熱什麼熱?媽媽一點都不熱。」

孩子想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的,看把盤子給打了。」

如果孩子抱怨功課難,我們會說:「怎麼別人會做就你不會?你一定是上課沒有好好聽講。」

Wendy媽有話說: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獨立性一點一點地扼殺掉了。所以作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覺和判斷。如果孩子說熱不肯穿外衣,那麼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熱。可以替他拿著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時候再給他穿上。他覺得課程太難,和他一起分析難在什麼地方,找到癥結,幫孩子解開。

他想嘗試任何事情,都給他機會讓他去試,給他充分的信任和學習的機會。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學歷、工作成就、金錢、外貌這些外在的價值支撐。他自己認定自己的價值,內心的平和也來自於此。那麼我們能為孩子做一個什麼樣的榜樣呢?想必你心裡一定有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