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宇宙科普】水星創造了七個太陽系紀錄,人類僅有一次成功進入其環繞軌道

太陽系裡有八大行星, 其中水星距離太陽最近, 早在西元前3000年, 人類就注意到了這顆行星。 時至今日, 我們對水星有了更多的瞭解, 也發現了水星還有不少的特殊之處。

總的來講, 水星創造了七個太陽系之最, 或者說, 水星創造了七個太陽系紀錄, 下麵我們就來看一看, 在這些紀錄中, 除了離太陽最近之外, 其它的是什麼。

「跑」得最快的行星

按照遠到近的順序(相對於太陽),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平均公轉速度依次為:5.43、6.81、9.64、13.06、24.13、29.78、35.03以及47.89(單位是公里/秒), 可以看到離太陽最近的水星, 其公轉速度遠遠高於其它的行星, 以這樣的速度, 平均每87.969個地球日, 水星就可以圍繞太陽公轉一圈。

其實這種現象用經典力學就可以很好地解釋, 距離太陽越近, 受到的太陽引力就越大, 因此行星的公轉速度就必須要相應地增加, 從而產生足以平衡太陽引力的「離心力」(注:這是一種虛擬的力, 其實是物體慣性的表現), 如果速度不夠的話, 行星的軌道就會降低, 直到墜入太陽。

軌道離心率最大的行星

水星的近日點約為0.3075個天文單位, 遠日點約為0.4667個天文單位, 離心率高達0.2056, 這也使水星成為了太陽系中軌道離心率最大的行星。 有意思的是,

由於水星的離心率較大, 公轉週期又短, 因此在很多時候, 水星會比金星更加接近地球。

體積和質量都最小的行星

水星的半徑僅為2440公里, 只比月球稍微大一點, 雖然水星的密度達到了5.427克/立方釐米, 比火星要高得多, 但是由於它的體積實在太小, 因此其質量也只有3.3011 x 10^26克,

大概相當於地球質量5.6%的樣子。

擁有太陽系最大隕石坑的行星

在大約36億年前, 一顆直徑約為100公里的小行星狠狠地撞上了水星, 並在水星表面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卡洛裡斯盆地, 觀測資料顯示, 卡洛裡斯盆地的直徑約為1550公里,

總面積可達180多萬平方公里, 其規模是已知太陽系中最大的。

晝夜溫差最大的行星

如上圖所示, 水星並沒有被太陽潮汐鎖定, 實際上, 水星每圍繞太陽公轉兩圈, 自己卻會自轉三圈(注:這種現象被稱為「軌道共振」), 這就意味著, 在水星上也是存在著白天和黑夜的,只不過晝夜交替的時間很長,大約為58.646個地球日。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星上將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在日出之後,太陽會先向著日落的方向移動,接著會停下來,向日出的方向反向移動,然後又會停下來,再次向著日落的方向移動,而這一切,正是因為水星獨特的公轉和自轉週期造成的。

由於水星沒有大氣層來起保溫作用,因此水星的背陽面的溫度可以低至零下172攝氏度,而由於離太陽很近,水星的向陽面的溫度又會在太陽的炙烤下飆升至432攝氏度,由此可見,水星簡直就是一個現實版的「冰與火的世界」,而這種晝夜溫差也是太陽系中的最高紀錄。

探索難度最高的行星

對於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而言,水星的探索難度可以說是最高的,首先就是太陽引力的影響,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在飛向水星的時候,會被太陽引力不斷地加速,這就很容易造成探測器失控,而當探測器抵達水星附近的時候,強大的太陽引力又會影響到探測器正確進入環繞水星的軌道。

然後就是水星的引力很小,因此探測器必須要很接近水星,才能夠被水星的引力捕獲,但如果離水星太近,又很容易失控墜毀。除此之外,水星又是太陽系中「跑」得最快的行星,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探索水星的難度。

迄今為止,只有「信使號」這一個探測器成功地進入了水星的環繞軌道,該探測器於2004年發射升空,在完成探測任務後,於2015年在水星表面墜毀,而它的繼任者「BepiColombo」號探測器目前正在飛往水星,預計2025年抵達目的地。

小結

簡單數一數,正好是七個太陽系之最,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水星,卻能創造出這麼多的太陽系紀錄,不得不說,宇宙真是很奇妙,你覺得呢?

在水星上也是存在著白天和黑夜的,只不過晝夜交替的時間很長,大約為58.646個地球日。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星上將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在日出之後,太陽會先向著日落的方向移動,接著會停下來,向日出的方向反向移動,然後又會停下來,再次向著日落的方向移動,而這一切,正是因為水星獨特的公轉和自轉週期造成的。

由於水星沒有大氣層來起保溫作用,因此水星的背陽面的溫度可以低至零下172攝氏度,而由於離太陽很近,水星的向陽面的溫度又會在太陽的炙烤下飆升至432攝氏度,由此可見,水星簡直就是一個現實版的「冰與火的世界」,而這種晝夜溫差也是太陽系中的最高紀錄。

探索難度最高的行星

對於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而言,水星的探索難度可以說是最高的,首先就是太陽引力的影響,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在飛向水星的時候,會被太陽引力不斷地加速,這就很容易造成探測器失控,而當探測器抵達水星附近的時候,強大的太陽引力又會影響到探測器正確進入環繞水星的軌道。

然後就是水星的引力很小,因此探測器必須要很接近水星,才能夠被水星的引力捕獲,但如果離水星太近,又很容易失控墜毀。除此之外,水星又是太陽系中「跑」得最快的行星,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探索水星的難度。

迄今為止,只有「信使號」這一個探測器成功地進入了水星的環繞軌道,該探測器於2004年發射升空,在完成探測任務後,於2015年在水星表面墜毀,而它的繼任者「BepiColombo」號探測器目前正在飛往水星,預計2025年抵達目的地。

小結

簡單數一數,正好是七個太陽系之最,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水星,卻能創造出這麼多的太陽系紀錄,不得不說,宇宙真是很奇妙,你覺得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