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留學生的心聲:我放棄英國,選擇留在新加坡,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小新一直認為, 在留學中有兩個選擇, 一個選擇學校, 另一個選擇城市。 因為我們去一個地方留學, 不僅希望利用那里良好的教學資源, 同時也會利用到豐富的城市資源。

南洋, 百年前被開拓的土地, 在現代聽來, 或許有些許帶有神秘感。 南洋的神秘, 可能源于他多元的民族, 長期的宗教, 也可能是現代文明崛起的迅速。

新加坡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不但地理環境優勢, 教育基礎設施也是相當的完善, 出國留學對于每位學子都是向往的, 其獨特的雙語環境和安定的社會環境, 成為莘莘學子出國留學的首選。

說到新加坡最好的大學, 那一定非新加坡國立大學莫屬!在最新2021QS全球大學排名中, 新加坡國立大學位于亞洲第一的高位。

目前就讀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雨馨, 親述自己的新加坡求學經歷。

機緣巧合之下

以優異的成績獲得SM1獎學金

隨著留學生的數量的增加, 獎學金申請隨之也變得越來越高, 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 想要成為SM1獎學金得主, 必須要通過新加坡的選拔考試,

這個選拔考試只有部分省重點初中成績優異的初三學生才有機會獲得參加資格。

2014年, 那年我15歲, 剛通過中考畢業, 正好碰到新加坡安德遜中學去四川成都招生, 于是我抱著試試的態度去參加SM1獎學金的考試, 當時得知我被錄取時, 我有些驚訝,

因為實話實說, 對于SM1考試, 我真的沒認真準備, 也沒抱太大的希望, 感覺自己非常幸運地拿到了安德遜中學的名額。

在同年的11月份, 我便隨著同城的其他同樣考上了SM1獎學金的小伙伴們一起來到了美麗的獅城—新加坡。

初遇安德遜中學

體驗“新”式教育

剛進入新加坡安德遜中學后,讓我感覺和國內的學校非常的不一樣,學校的設施非常齊全,還有各種不同種類的社團活動。日常安排也不像中國,上學的時間特別早,吃飯的時間很少,沒有課間休息等等。

在開學的前2個月的英文課,由于人生地不熟,我哪都沒去,幾乎天天在上英文課,每天上課,回宿舍休息,兩點一線的生活成為了我的日常。

(示意圖)

呆久了覺得心情特別煩躁,除了語言上的壓力外,就覺得離開父母后,有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處理,心情也不是很好,偶爾打會電話給父母抱怨一下。

好在那時候我的年紀小,很快就適應了,一切都步入了正軌。收獲與挑戰并存,讓我每天的學習熱情都很飽滿~

體驗精彩的義工活動

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女孩

中三開學后,各學科的內容雖然更深了,但是我早已得心應手,每天下午兩、三點放學后,我便會安排自己的事,多數還是在寢室自學,說實話,這種學習模式我還是挺喜歡的。

在新加坡,做義工是自己更深入的融入這個社會的一個很好體現,周末,我便會去全島各地做義工,我常常一去就是一整天,比如去醫院陪老人參加一些活動,陪小朋友逛公園玩游戲不然就是去圖書館幫忙整理書籍等。

(示意圖)

多種多樣的義工活動豐富了我的生活,也讓我感覺到了自身的價值,看到了校園之外的社會。同時讓我覺得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與發揮~

中三畢業后,上了初級學院以后,學習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反而沒有那么多時間精力到處去做義工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蠻佩服當時自己的勇敢。

放棄牛津大學

選擇了新加坡國大

通過A水準考試后,我以優異的成績同時收獲了來自牛津大學和國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擇校的時候,我斟酌很久,去牛津讀書的話,學費和生活費太貴了,我不想父母為了我的學費而操心。

相比較英國而言,新加坡和中國有著友好的外交關系,再加上新加坡對留學生相對友好的政策來看,最終我還是放棄了牛津的橄欖枝,繼續留在了新加坡開啟了我的大學生活。

大學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青春時光之一,那段時光里有清晨最明媚的陽光,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和圖書館最溫潤的燈光...

上大學之后更多的事情都需要靠自己。當然這也是一個結交各國新朋友的好機會,你可以參加迎新會,近距離接觸新的老師、新的同學, 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進入大學也算是半個社會了,我也開始在慢慢考慮自己的未來,畢竟很多事情是在大學這個階段才算才真正踏出了第一步。

寄語未來

在你落地之處綻放

我現在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大二的學生了,選擇的專業是制藥專業,希望畢業后能有機會去美國讀研究生。

對于未來,我覺得充滿了無限可能!要勇敢去探索未知,嘗試新事物,擁抱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因為正是這些跌跌撞撞的摸索才能為你帶來前所未有的收獲和意想不到的洞見。

不要沉溺滿足于穩定生活節奏的安逸,趁著年輕、有時間,多出去闖闖,多試試,才能更早地發現自己想要什么,不斷的挑戰自己,才能更好地為自己未來想走的路和想達到的目標付出努力。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的自己~

剛進入新加坡安德遜中學后,讓我感覺和國內的學校非常的不一樣,學校的設施非常齊全,還有各種不同種類的社團活動。日常安排也不像中國,上學的時間特別早,吃飯的時間很少,沒有課間休息等等。

在開學的前2個月的英文課,由于人生地不熟,我哪都沒去,幾乎天天在上英文課,每天上課,回宿舍休息,兩點一線的生活成為了我的日常。

(示意圖)

呆久了覺得心情特別煩躁,除了語言上的壓力外,就覺得離開父母后,有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處理,心情也不是很好,偶爾打會電話給父母抱怨一下。

好在那時候我的年紀小,很快就適應了,一切都步入了正軌。收獲與挑戰并存,讓我每天的學習熱情都很飽滿~

體驗精彩的義工活動

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女孩

中三開學后,各學科的內容雖然更深了,但是我早已得心應手,每天下午兩、三點放學后,我便會安排自己的事,多數還是在寢室自學,說實話,這種學習模式我還是挺喜歡的。

在新加坡,做義工是自己更深入的融入這個社會的一個很好體現,周末,我便會去全島各地做義工,我常常一去就是一整天,比如去醫院陪老人參加一些活動,陪小朋友逛公園玩游戲不然就是去圖書館幫忙整理書籍等。

(示意圖)

多種多樣的義工活動豐富了我的生活,也讓我感覺到了自身的價值,看到了校園之外的社會。同時讓我覺得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與發揮~

中三畢業后,上了初級學院以后,學習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反而沒有那么多時間精力到處去做義工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蠻佩服當時自己的勇敢。

放棄牛津大學

選擇了新加坡國大

通過A水準考試后,我以優異的成績同時收獲了來自牛津大學和國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擇校的時候,我斟酌很久,去牛津讀書的話,學費和生活費太貴了,我不想父母為了我的學費而操心。

相比較英國而言,新加坡和中國有著友好的外交關系,再加上新加坡對留學生相對友好的政策來看,最終我還是放棄了牛津的橄欖枝,繼續留在了新加坡開啟了我的大學生活。

大學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青春時光之一,那段時光里有清晨最明媚的陽光,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和圖書館最溫潤的燈光...

上大學之后更多的事情都需要靠自己。當然這也是一個結交各國新朋友的好機會,你可以參加迎新會,近距離接觸新的老師、新的同學, 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進入大學也算是半個社會了,我也開始在慢慢考慮自己的未來,畢竟很多事情是在大學這個階段才算才真正踏出了第一步。

寄語未來

在你落地之處綻放

我現在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大二的學生了,選擇的專業是制藥專業,希望畢業后能有機會去美國讀研究生。

對于未來,我覺得充滿了無限可能!要勇敢去探索未知,嘗試新事物,擁抱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因為正是這些跌跌撞撞的摸索才能為你帶來前所未有的收獲和意想不到的洞見。

不要沉溺滿足于穩定生活節奏的安逸,趁著年輕、有時間,多出去闖闖,多試試,才能更早地發現自己想要什么,不斷的挑戰自己,才能更好地為自己未來想走的路和想達到的目標付出努力。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的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