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孩子哭著想要放棄時,父母的教育方式,將影響他的一生

隨著社會對素質教育開始重視, 越來越多的興趣班、補習班像雨後春筍一樣大量出現, 家長們也開始重視起孩子的課外興趣培養。 在幼兒時期為孩子報名參加了很多的興趣班, 想要讓孩子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特長, 發掘他們的天賦。

學習是一件枯燥且乏味的事, 孩子剛開始可能興趣滿滿, 沒過多久就失去了耐心, 想要放棄了。 面對這種狀況, 家長的應對方式決定了孩子今後的發展方向, 對孩子的人生有著很大的影響。

洋洋是一名6歲的小女孩, 在她5歲的時候, 媽媽帶著她參觀了一場芭蕾舞表演,

洋洋被臺上舞姿優雅的舞蹈家吸引了, 在洋洋的眼裡, 她們就像美麗的白天鵝一樣, 於是和媽媽說她也想學芭蕾舞。

媽媽看到女兒這麼有興趣, 非常高興, 給她報名了舞蹈班, 還送給她一雙美麗的舞蹈鞋作為開班禮物。

剛開始的時候, 洋洋非常積極,

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舞蹈班上課, 回到家也很主動的練習, 隨著時間的推移, 洋洋的熱情逐漸減少, 她覺得跳舞很累很辛苦, 到最後幾乎每次上課前都大哭大鬧, 不想再繼續學下去了。

媽媽有點生氣, 明明當初是女兒自己提出了要學跳舞的, 怎麼現在說放棄就要放棄呢?她沒有同意, 給洋洋講了一番道理, 讓她一定要堅持下去。

其實不僅是洋洋, 很多小朋友都有這樣半途而廢的情況, 原因家長們需要知道。

1、畏難情緒

孩子在幼兒時期想要完全掌握某一項技能, 從白紙開始學習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枯燥的學習內容和日復一日的練習不僅孩子很難堅持, 就連一些成年人都難以忍受。

隨著學習難度的提高,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畏難的情緒, 他們會覺得太過困難或者練習太過辛苦, 因此就會想要放棄, 不想再繼續的學習下去。

2、失去學習興趣

孩子年紀小, 並不具備明確的認知能力, 他們的好奇心十分旺盛, 很多時候興趣也會隨時隨地的發生變化。

可能前一天還非常喜歡鋼琴, 過了幾天看到別人都在學跳舞, 又會對舞蹈產生興趣, 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家長無需過於焦急。

3、缺少自律

孩子在幼兒時期同樣也缺少自律能力, 他們並沒有辦法規劃自己的時間, 也不能控制自己貪玩的天性, 所以更需要父母的督促和引導。

孩子都喜歡充滿娛樂趣味的活動, 比如看動畫片, 出去玩遊戲, 學習枯燥乏味, 很難吸引孩子的興趣。 由於缺乏自律能力, 控制不住自己, 從而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

孩子在幼兒時期會出現半途而廢的現象, 其實非常正常, 但是家長在面對這種狀況時,卻常常有著一些錯誤的應對方式,尤其是以下三種方式,不僅不能夠讓孩子恢復對學習的興趣,反而容易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1、堅持一下

很多家長習慣性的忽略孩子的感受,不把孩子的回應放在心上。

當面對孩子的哭訴時,很多家長只會讓孩子再堅持一下,堅持就是勝利,這種說法只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在敷衍自己,對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毫不在乎。

2、縱容孩子

還有一些家長十分寵愛孩子,面對孩子的哭鬧,他們很心疼,並且隨便就同意讓孩子放棄。

而這種方式將會導致孩子之前的學習前功盡棄,也會給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難題,他們就會再次想要放棄,缺少持之以恆的精神,也就無法取得良好的成績。

3、嚴厲批評

有些家長的脾氣十分暴躁,他們在聽說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並不願意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理由,反而會第一時間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覺得孩子沒誠信,甚至會覺得孩子一無是處。

家長的斥責會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不僅更加排斥學習,還會對親子關係產生不良影響。

當孩子想要放棄時,家長如何應對?

1、理解孩子的內心情緒

家長要學會理解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試著和孩子共情,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厭學的標籤。

家長可以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對他的難處表示理解和包容,當孩子情緒穩定後,在進行思想上的開導。

2、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快樂

孩子之所以會想要放棄,往往是因為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快樂,在孩子的學習期間,可以為他多創造一些表演的舞臺,讓孩子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幫助孩子確立學習所帶來的自信心和滿足感,孩子才能夠從學習中獲得力量,更願意把這門興趣學好。

3、多誇獎多鼓勵

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及時的進行鼓勵和表揚,當孩子有了進步時,不要吝嗇你的讚美。這樣孩子不僅能對學習進度有明確的認知,還能讓孩子變得更有勁頭去努力學習。

不過家長應該注意的是,在表揚的孩子不要一味地誇獎孩子學得好學得棒,而是更多地去誇獎孩子堅持學習的毅力以及認真學習的態度,這樣更有助於孩子去端正自己的學習目的,變得更加願意學習主動學習。

蔡康永曾說過一段話:

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這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我本可以。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想要放棄是非常正常的事,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笨」「一無是處」的標籤,試著理解包容他,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堅持下去。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孩子們終會像小鷹一樣,經過磨練和風雨,在廣闊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但是家長在面對這種狀況時,卻常常有著一些錯誤的應對方式,尤其是以下三種方式,不僅不能夠讓孩子恢復對學習的興趣,反而容易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1、堅持一下

很多家長習慣性的忽略孩子的感受,不把孩子的回應放在心上。

當面對孩子的哭訴時,很多家長只會讓孩子再堅持一下,堅持就是勝利,這種說法只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在敷衍自己,對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毫不在乎。

2、縱容孩子

還有一些家長十分寵愛孩子,面對孩子的哭鬧,他們很心疼,並且隨便就同意讓孩子放棄。

而這種方式將會導致孩子之前的學習前功盡棄,也會給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難題,他們就會再次想要放棄,缺少持之以恆的精神,也就無法取得良好的成績。

3、嚴厲批評

有些家長的脾氣十分暴躁,他們在聽說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並不願意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理由,反而會第一時間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覺得孩子沒誠信,甚至會覺得孩子一無是處。

家長的斥責會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不僅更加排斥學習,還會對親子關係產生不良影響。

當孩子想要放棄時,家長如何應對?

1、理解孩子的內心情緒

家長要學會理解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試著和孩子共情,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厭學的標籤。

家長可以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對他的難處表示理解和包容,當孩子情緒穩定後,在進行思想上的開導。

2、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快樂

孩子之所以會想要放棄,往往是因為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快樂,在孩子的學習期間,可以為他多創造一些表演的舞臺,讓孩子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幫助孩子確立學習所帶來的自信心和滿足感,孩子才能夠從學習中獲得力量,更願意把這門興趣學好。

3、多誇獎多鼓勵

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及時的進行鼓勵和表揚,當孩子有了進步時,不要吝嗇你的讚美。這樣孩子不僅能對學習進度有明確的認知,還能讓孩子變得更有勁頭去努力學習。

不過家長應該注意的是,在表揚的孩子不要一味地誇獎孩子學得好學得棒,而是更多地去誇獎孩子堅持學習的毅力以及認真學習的態度,這樣更有助於孩子去端正自己的學習目的,變得更加願意學習主動學習。

蔡康永曾說過一段話:

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這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我本可以。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想要放棄是非常正常的事,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笨」「一無是處」的標籤,試著理解包容他,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堅持下去。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孩子們終會像小鷹一樣,經過磨練和風雨,在廣闊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