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紐約「最後」的標本剝制師 擅長把小動物標本做成擬人化場景 「曾有顧客要求把親人做成標本」

當得知約翰·揚蓋特思(John Youngaitis)是「紐約市最後一位標本剝制師」的時候, 網友們為此爆發了極為激烈的爭論。

有人對此感到惋惜, 表示要去當學徒, 不能看著一門手藝就這麼失傳:

但也有人因為這一身份而發來賀電, 慶祝這個行業終於要「絕跡」了:

甚至言語相當激烈。

這種對立的態度讓人感到好奇, 爭議來自哪裡, 動物標本剝制師又為什麼會變得稀缺?

簡單理解的話, 標本剝制師就是指從事動物標本剝制工作的人。 走進約翰·揚蓋特思的小店, 能看到各種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 據介紹這頭熊體重超過500斤,

被定格的姿態相當威猛:

這只山羊標本有100歲了, 是店裡的藏品, 比約翰老爺子的年紀還大:

甚至連美國禁止進口的獅子在他的店裡也能看到製品, 它價值超過8萬人民幣。

他最滿意的藏品是一條長達6米的網格蟒, 因為其本人非常喜歡這張皮, 所以沒有把它填充做成標本, 而是處理之後平鋪展開, 懸掛在了店內。

而大家爭議之所以這麼大, 原因很好理解, 那就是標本剝制師的工作,

並不是那麼好接受。

作為「保存動物身體」的一個行業, 標本剝制這行當的師傅需要集多種才華於一身——解剖學、雕塑、繪畫、制革, 而且還得門門功課都是精修。

而標本剝制師「 taxidermy 」這個單詞源自希臘語, 能拆成兩個部分, 希臘語中taxi是「處理」, dermy是「皮膚」, 字面含義就是處理動物皮。

從維多利亞時代起, 標本剝制大師們就開始進行這類加工創作了。 除了標本本身, 很多人還在作品中加入了更多自己的創意。

那時候有一位標本製作大師叫沃爾特·波特(Walter Potter ),他十分擅長把各種小動物的遺體做成擬人化場景:

這是兩隻互相抄作業的小傢伙,場景中出現的所有小道具也都是沃爾特自己製作的:

他最具代表的作品是這組「貓咪的婚禮」,沃爾特用標本還原了一場教堂婚禮,一對新人和逝者交疊呈現,帶著維多利亞時期詭異的浪漫:

沃爾特大師開創的標本擬人風格對這一行業影響深遠,行業內外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將標本和藝術結合是賦予動物新生,也有人認為這是在侮辱逝去的生命。

時至今日這種擬人風格仍舊有許多欣賞者與追隨者,圖中這個標本來自安梅伯·梅庫特(Amber Maykut),我一眼看上去想到了童年電影《精靈鼠小弟》,這怕不是失散多年的姐弟。

還有更激進的,標本師凱特·克拉克(Kate Clark)的標本作品都以動物身搭配人臉為風格標誌,其中的人臉模具,是以女兒為模特雕刻而出的,這種拼接不僅少見,而且詭異。

至於標本製作行業為什麼會走向沒落,作為紐約當地為數不多的動物標本剝制師,我們今天的主角約翰,對此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如今人們對於動物的保護意識越來越高,不少人對製作標本這件事挺反感的,而且發出指責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相比上面我們提到的幾位標本師,他的作品屬於還原現實而非藝術加工的流派,但是他這幾年遭受的質疑與幾十年前相比,也是成倍數增長。

對此約翰表示很無奈,面向電視鏡頭做著解釋:「製作標本的動物皮都是來自已經死了的動物,有職業道德的標本師不會為了製作標本去獵殺動物。」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標本都有人排斥。

下圖中的小刺蝟是一位標本師朋友的寵物,在刺蝟去世後,他幫忙把小傢伙做成了標本,回贈給了朋友。

對於這種行為,網友的支持聲音還是更多的:

標本對於科學研究與記錄也十分重要,一些標本本身就是人類的珍貴記憶。

(世界最大人工飼養鱷魚,展於菲律賓國家博物館)

不過,可能也確實有一些比較讓人頭疼的存在...

總體來說,很多人不再需要標本作為室內飾品,同時對動物的看法也在發生變化,狩獵不再那麼普遍,這些都對標本剝制師的工作產生了一些影響。

當然,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人類關於標本的奇怪想法,似乎永遠不會停止。

那時候有一位標本製作大師叫沃爾特·波特(Walter Potter ),他十分擅長把各種小動物的遺體做成擬人化場景:

這是兩隻互相抄作業的小傢伙,場景中出現的所有小道具也都是沃爾特自己製作的:

他最具代表的作品是這組「貓咪的婚禮」,沃爾特用標本還原了一場教堂婚禮,一對新人和逝者交疊呈現,帶著維多利亞時期詭異的浪漫:

沃爾特大師開創的標本擬人風格對這一行業影響深遠,行業內外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將標本和藝術結合是賦予動物新生,也有人認為這是在侮辱逝去的生命。

時至今日這種擬人風格仍舊有許多欣賞者與追隨者,圖中這個標本來自安梅伯·梅庫特(Amber Maykut),我一眼看上去想到了童年電影《精靈鼠小弟》,這怕不是失散多年的姐弟。

還有更激進的,標本師凱特·克拉克(Kate Clark)的標本作品都以動物身搭配人臉為風格標誌,其中的人臉模具,是以女兒為模特雕刻而出的,這種拼接不僅少見,而且詭異。

至於標本製作行業為什麼會走向沒落,作為紐約當地為數不多的動物標本剝制師,我們今天的主角約翰,對此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如今人們對於動物的保護意識越來越高,不少人對製作標本這件事挺反感的,而且發出指責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相比上面我們提到的幾位標本師,他的作品屬於還原現實而非藝術加工的流派,但是他這幾年遭受的質疑與幾十年前相比,也是成倍數增長。

對此約翰表示很無奈,面向電視鏡頭做著解釋:「製作標本的動物皮都是來自已經死了的動物,有職業道德的標本師不會為了製作標本去獵殺動物。」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標本都有人排斥。

下圖中的小刺蝟是一位標本師朋友的寵物,在刺蝟去世後,他幫忙把小傢伙做成了標本,回贈給了朋友。

對於這種行為,網友的支持聲音還是更多的:

標本對於科學研究與記錄也十分重要,一些標本本身就是人類的珍貴記憶。

(世界最大人工飼養鱷魚,展於菲律賓國家博物館)

不過,可能也確實有一些比較讓人頭疼的存在...

總體來說,很多人不再需要標本作為室內飾品,同時對動物的看法也在發生變化,狩獵不再那麼普遍,這些都對標本剝制師的工作產生了一些影響。

當然,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人類關於標本的奇怪想法,似乎永遠不會停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