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中國經濟:去年GDP增速2。3% 或成全球唯一正增長

2020年10月工人在江蘇省一家風能發電機製造廠工作。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1月18日)公佈了2020年經濟發展資料, 其中國內生產總值101。 6萬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2。 3%。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 年均增長率超過9%。 去年2。 3%的增長率創下新低, 但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 中國復蘇強勁, 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而且增長率超過路透調查預估中值(2。 1%), 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1。 9%)。

2020年中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101。 6萬億元人民幣, 這是中國首次超越一百萬億大關。

但經濟學家也提醒, 中國需警惕復蘇不平衡問題, 投資和出口表現良好, 然而國內消費需求恢復依舊乏力。

「經濟幾乎已經正常化」

經濟學人智庫(EIU)經濟學家蘇月向BBC中文表示, 從GDP資料看來, 中國「經濟幾乎已經正常化」。 雖然北方幾個省份有疫情出現, 可能造成一些波動, 但這個勢頭將繼續。

分季度看, 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最嚴重, GDP同比下降6。 8%;二季度開始觸底反彈, 增長3。 2%;三季度增速繼續加快, 增長4。 9%;四季度增速達到6。 5%。

單就四季度而言, 增速已經達到疫情前水準, 甚至比2019年四季度增速(6%)還要高。

「出口強勁、基建投資支撐和消費緩慢復蘇推動四季度GDP增速達到6。 5%, 其中出口的強勁增長對於GDP增速超6%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中海晟融經濟學家張一表示。

疫情打擊下中國去年一季度經濟大幅下滑, 但其後三個季度強勁反彈。

外貿增長強勁

出口成為中國經濟三駕馬車(出口、投資、消費)中最亮眼的部分。

受疫情影響, 年初中國出口大幅受挫, 隨著疫情中心轉移到歐美, 中國出口低開高走, 年末持續維持在高增長區間。

四季度出口資料開始以兩位元數大幅跳漲——10月出口同比增11。 4%, 11月同比增長21。 1%, 12月同比增長18。 1%。

資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 疫情下中國的製造能力不斷改善, 而歐美等發達地區的產能則在疫情反復下受到限制, 供給能力遲遲難以修復。

張一認為疫情控制差異導致中國的供給能力要遠高於國外,

出口產生了明顯的替代效應。

換言之, 中國過去幾個月的出口增長, 動力主要來自于歐美疫情嚴重導致的產能縮減, 即「替代效應」;未來一段時間, 中國出口的動力主要來自於, 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蘇帶來的需求增長, 即「需求效應」。

蘇月也向BBC中文預計, 2021年, 疫苗推廣下全球需求持續恢復, 將有利於中國製造業, 外貿領域將繼續為增長做出重要貢獻, 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8。 7%。

中美貿易戰:白宮易主後, 貿易戰是否會終結?

復蘇中的問題

對於2021年中國經濟, 經濟學家們多做出樂觀預測, 但也同時指出幾個挑戰。

首先是消費需求恢復不足的問題。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認為, 2021年, 中國經濟需警惕經濟復蘇不平衡,

在總需求內部, 相對於投資和出口, 消費整體疲弱乏力, 仍未恢復到常態和均值。

蘇月也提到, 個人消費仍是經濟中最薄弱的環節, 在目前政府刺激政策下, 包括促進農村汽車銷售等, 消費恢復將保持目前的態勢, 但在就業情況持續好轉之前, 消費難以有明顯改善。

其次是房地產金融風險, 以及背後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王軍表示, 房地產金融風險持續累積, 而對房企融資收緊導致的各種風險問題, 是現階段中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疫情期間, 中國也推出寬鬆的貨幣政策, 抵禦經濟下行壓力。 後疫情時代, 勢必逐步退出寬鬆貨幣政策期, 出現「錢緊」的狀況。 蘇月認為, 中國經濟的挑戰之一是, 退出寬鬆貨幣政策對小公司的影響過大, 如果政府處理不當,壞賬問題可能會給地方性銀行增加壓力。

如果政府處理不當,壞賬問題可能會給地方性銀行增加壓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