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蔡英文也好奇,從8900到5萬票的「高金素梅現象」,她怎麼辦到的?

從演員轉戰政壇的高金素梅, 至今連任6屆立委;她爭議不斷, 得票卻一路從8900票上升到5萬票, 兩者皆創下原住民立委紀錄。 就連總統蔡英文也在民進黨中常會提問, 「為什麼她做得到?」

白色的中型巴士每天穿梭在新竹縣五峰鄉山區, 載著各部落的原住民長者, 前往衛生所看病。

五峰被崇山峻嶺包圍, 主幹道只有一條122縣道, 其他都是產業道路, 「我很多同學的家在部落, 公車根本沒辦法到達, 上學要家長騎車載, 不然就是走路, 」五峰鄉公所秘書羅詩偉說。

但透過立委高金素梅牽線, 2010年起, 陸續有陸資企業捐贈3輛中型巴士、2臺廂型車到五峰。 居民搭乘這些接駁車看病、上下學已成日常。

鏡頭移到花蓮縣萬榮鄉, 鄉內的馬遠村、紅葉村也在高金素梅幫忙下獲贈中型巴士。 以往家長要騎上20分鐘的山路送小孩上學, 如今都改搭交通車。 公所秘書林新銀說, 民眾都知道是高金素梅幫的忙。

近10年來, 像這樣由高金素梅引介陸資企業捐贈, 從南到北、由東至西, 補足原鄉公共交通缺口的車輛至少20臺, 分佈屏東、花蓮、新竹、苗栗、臺中、臺東等縣市的部落。

讓總統也好奇的立委 「這幾年公開透明的質詢、不分族群的服務, 是有達到效果的, 」高金素梅才剛結束一個月病假, 返回立院上班, 身著白衫襯出紅潤氣色, 坐在貼著6張立委當選證書的牆前對《天下》記者說。

從演藝圈轉戰政壇近20年的她, 在原住民立委中創下許多第一, 不但是以無黨籍當選第一人, 也是第一位當選的女性。

2020年立委選戰, 她以5萬票拿下六連霸, 票數近乎翻倍, 從得票數到連任屆數皆創新高。 高金素梅一人抵兩人, 國民黨孔文吉、民進黨伍麗華的兩人票數加起來,

只多她1000餘票。 (下表)

去年10月中旬, 民進黨原住民族事務部主任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Cemelesai Ljaljegan)在民進黨中常會提出「高金素梅現象」, 分析高金得票暴增原因。

他指出, 高金的地方組織綿密, 在許多原鄉設有服務處, 也有議員等級的工作人員協助解決鄉親問題。

「她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蔡英文聽完後不禁提問。 高金素梅為何可以在政壇屹立不搖?

【高金素梅】(Giwas Ali)

出生/1965年 族群/泰雅族 現職/無黨籍立法委員(山地原住民選區, 連任6屆) 經歷/演員、歌手 學歷/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臺中青年高中影視科

佈局地方

造就這股「高金素梅現象」的第一線, 是分佈各地的基層民代和樁腳。

「她的樁腳很多, 每個地方都有, 這才是她厲害也(是對手覺得)可怕的地方, 」長期研究原住民選舉, 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海樹兒.犮剌拉菲(Haisul Palalavi)說。

國內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共16族, 各族群人數懸殊。 有半數不到1萬人, 最大族阿美族約21萬人, 其次是排灣族10萬人, 泰雅族以9.3萬人排第三。

原住民立委、議員選舉區分為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2區, 高金參選的山原區, 以主要居住屏東、臺東的排灣族, 和分佈在桃園、新竹的泰雅族為大宗。

所謂山原區遍及全臺, 最北的新北烏來區, 距離最南端的屏東牡丹鄉超過450公里, 讓跑過選戰的人都戲稱猶如在選總統。

一般原民立委多將主要服務據點設在家鄉,高金素梅的策略卻不同。

雖然出身臺中和平區,母親是苗栗泰安鄉的泰雅族人,她卻很早就在屏東設置服務處,屏東的原民選舉人口約3.5萬;境內8個山地鄉除了霧臺是魯凱族,其餘幾乎都是排灣族。

「她第一次選舉時,主打春日鄉,在那邊長住。鄉長、議員都曾受她栽培,第二屆往北到泰武鄉、往南到來義鄉,」一位參與過山原選舉的人士觀察,高金素梅有策略地從人口較多的原鄉佈局,培養自己的人馬。

其次是善用自己的魅力,和當地人搏感情。全國人口最多的原民鄉花蓮秀林有1.6萬人,當地人士透露,高金素梅經營秀林初期,即打入由10位女性組成,以景美村前村長徐美智為首的姊妹會,「她們都是地方骨幹。」

姊妹會成員之一,曾任秀林鄉長、議員的許淑銀,是高金素梅在秀林的得力助手,「當你有困難去找許淑銀,她不曾說『不』,」這位人士說,許淑銀在地方確實下了苦心經營。不過,卻也因貪汙罪入監服刑。

培養地方人脈之外,高金素梅更拉低身段、走入基層。從過去螢幕上遙不可及的演員,轉身卻挨家挨戶噓寒問暖,她與族人近身接觸,更快拉近彼此距離。

「走到部落,人家一看到我就哭。我最大印象是,老人家握著我的手說,『妳就是我們的立委金素梅喔!』」主打服務不分族群的她,逐漸握有泰雅、排灣兩大山原族群,以及過去被歸為泛泰雅的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支持。

一直以來,原住民幾乎都是國民黨的天下,獲得提名即等同當選,也因此跟隨黨團政策,往往優先於經營選區、為族人發聲。

高金素梅說,她是第一個真正走入部落,瞭解問題的原民立委,也帶動其他立委改變經營模式。

她的努力,成果反映在得票分佈。

2001年首次參選,她多半靠影迷支持,在屏東、花蓮僅各拿到661、669票;尋求連任後,這兩縣得票始終穩居前兩高,去年一戰更貢獻三分之一得票,春日、來義、泰武、秀林、萬榮等鄉鎮得票率都過半。

如今在部份原鄉,處處可見無黨籍各級民代與高金設立聯合服務處。根據《天下》取得民進黨報告,30個山地鄉,高金至少在12處有合作夥伴;他們為沒有藍綠地方組織撐腰的高金,打造一股無人能擋的勢力。

善用媒體打造鬥士形象

高金素梅的一生,始終在鎂光燈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從政以前,她的名字叫「金素梅」,16歲就出道,當過歌手、演員,28歲時成為李安經典作品《囍宴》的女主角,後來經營梅林婚紗會館卻付之一炬,1998年因肝癌退出演藝圈。

歷經婚紗店大火、肝癌手術,之後又逢九二一大地震,許多部落災情嚴重,「大家覺得我很勇敢、負責任,」高金素梅說,哥哥建議她,不如回復原住民身分,冠上母親的「高」姓,以知名度優勢參選立委,改善部落生活。

從政以後,不懂政治的高金素梅卻很懂媒體,善於借力使力。

「演藝工作給我最好的訓練,一是面對鏡頭不害怕,其次是很容易進入情境,」高金素梅說,她上任初即能很快擷取質詢稿重點,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懂得鏡頭語言的她,緊扣原住民在歷史上被壓迫的地位,曾多次帶領族人到日本靖國神社抗議,要求將二戰期間,高砂義勇隊犧牲的祖靈自靖國神社除名,掀起軒然大波。

但透過一次次抗爭、質詢,也讓高金素梅在媒體上形塑出喚起原住民族意識、堅守民族立場的強悍鬥士形象。

「老人家看委員質詢都在哭,」高金素梅屏東服務處助理、排灣族的越秋女告訴記者,每當看著高金質詢,她也覺得自己「非常有自信,我們原住民不會被欺負,也不會被歧視了。」

除凸顯原住民族的定位,她也為族人爭取應有的權益。問高金素梅印象最深刻的政績,她說是2015年三讀的「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及造林回饋條例」,讓過去被劃為禁伐地、造林用地的原住民保留地所有人、使用人,可獲得每公頃3萬元的補償。

「我們有26萬公頃保留地,有18萬公頃被限制不能耕種。但是《憲法》保障,人民的私有地如果被限制要被補償,」高金素梅說,一般農地因為水資源不足而休耕,農民能獲得每公頃4.5萬補償,「但原住民並沒有,」直到她進入立院10多年,這個問題才解決。

但攤開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自第七屆開始的立委評鑑,以所屬委員會的出席率、質詢率,以及法律、預算提案數等指標,高金素梅在17個會期中,被列入待觀察名單多達13次。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觀察,「在支持者眼中,漢人怎麼評鑑無所謂,他們只要知道她有在捍衛原住民權益,」他不諱言,高金素梅在質詢內容表達、張力,或是某些關鍵議題曝光,確實做得非常好。

為增加問政曝光率,高金素梅不但經營媒體,還自架網站。

2005年,她的團隊開始印製雙週報、架設祖靈之邦網站,介紹問政成果;由志工派送報紙到部落,發行量曾有3萬份。

社群媒體興起後,則將工作過程拍成影片放到平臺,「我沒有競選總部,臉書就是競選總部,」高金素梅說,「有了YouTube、臉書,公開透明,不會被別人扭曲,也不可能美化自己,很真實呈現在立法院的問政。」《天下》記者走訪屏東來義的部落,多位排灣族人異口同聲表示,常在網路觀看高金的影片。

自成一套的經營模式,連國民黨山原立委孔文吉都讚賞,高金素梅的質詢是「重質不重量」,選擇重大議題曝光,並全心準備,不像其他立委常在不同委員會趕場質詢。

引入中國資源協助原鄉

即便如此,仍有許多傳言圍繞在高金素梅身邊,較為外界熟知即是她和 中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在莫拉克颱風重創臺灣後10天,高金以「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團長名義赴中,拜會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胡錦濤,國臺辦主任王毅將約1億臺幣捐款,交給高金素梅所成立的「臺灣原住民多族群文化交流協會」發放。

這筆引來藍綠立委質疑用途的捐款,卻是受災戶的及時雨。每戶受災戶可分得3萬元現金,剩餘款項發放給原民重災區國中小學生,每人5千元,光是屏東即有約600名學童受惠。

「我們(從部落)下來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要去哪裡,」也是受災戶的越秋女,當時帶著臥床的外婆等20多名親人撤離部落,「那個善款對我們來講多重要,」她眼眶泛紅。

莫拉克風災後,高金以近3萬票連任,比前次多了9000票。

有了當時拜會中共高層的機緣,此後高金素梅陸續透過這層關係,牽線陸資企業捐贈部落巴士、圖書等物資。

但也讓高金素梅與中共的關係,屢屢成為外界焦點。

2005年,高金素梅赴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就讀民族學系;2008年,她帶領族人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前演出;7年後,她與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赴中國參加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典禮。

在外界眼中,高金素梅牽線的資源或許有中國因素;在獲得幫忙的原民心中,卻解決他們長期束手無策,又得不到公部門協助的困擾。

「我一直以來都不擔心人家對我冠『紅帽子』,因為我認為所做是對的,而且我講的絕對有道理、有憑有據,」高金素梅直視記者。

高金素梅屏東服務處主任、魯凱族的麥玲鳳也說,原住民往往是被忽略、孤立的一群,「不管哪個政黨輪替,我們都是被殖民,其實大陸也沒欺負我們啊?我們何不抱著交朋友的心態?」

高金素梅與對岸交朋友,與族人則是交心。

受訪前兩天,她去了趟司馬庫斯。「我要送一位長輩,」她說,這位牧師生前積極推動民族教育,「當他離開了,我一定要安慰他的家人,也要送他最後一程。如果是選票,怎麼會花8個小時(車程),只為看一個離開的長輩?」

「大家都說我資源很多,請問一下,我哪裡有資源?我只是一個無黨籍,要以政黨來說,你們的資源比我多吧?」高金素梅反問,「我的族人就是家人,不是用選票的方式經營。」她說她現在不喜歡住民宿、飯店,反而喜歡住在部落的家,跟他們一起吃、一起喝。

「我每次告訴他們,不可能會永遠坐在這個位子上,希望以後不在這個位子的時候,你們還是很喜歡我,我去你們家的時候,家裡依然會留給我住,」高金素梅說道。

不論如何,高金素梅在原住民部落的經營模式,不論是對執政者或是國、民兩黨,都應該有所啟發。

讓跑過選戰的人都戲稱猶如在選總統。

一般原民立委多將主要服務據點設在家鄉,高金素梅的策略卻不同。

雖然出身臺中和平區,母親是苗栗泰安鄉的泰雅族人,她卻很早就在屏東設置服務處,屏東的原民選舉人口約3.5萬;境內8個山地鄉除了霧臺是魯凱族,其餘幾乎都是排灣族。

「她第一次選舉時,主打春日鄉,在那邊長住。鄉長、議員都曾受她栽培,第二屆往北到泰武鄉、往南到來義鄉,」一位參與過山原選舉的人士觀察,高金素梅有策略地從人口較多的原鄉佈局,培養自己的人馬。

其次是善用自己的魅力,和當地人搏感情。全國人口最多的原民鄉花蓮秀林有1.6萬人,當地人士透露,高金素梅經營秀林初期,即打入由10位女性組成,以景美村前村長徐美智為首的姊妹會,「她們都是地方骨幹。」

姊妹會成員之一,曾任秀林鄉長、議員的許淑銀,是高金素梅在秀林的得力助手,「當你有困難去找許淑銀,她不曾說『不』,」這位人士說,許淑銀在地方確實下了苦心經營。不過,卻也因貪汙罪入監服刑。

培養地方人脈之外,高金素梅更拉低身段、走入基層。從過去螢幕上遙不可及的演員,轉身卻挨家挨戶噓寒問暖,她與族人近身接觸,更快拉近彼此距離。

「走到部落,人家一看到我就哭。我最大印象是,老人家握著我的手說,『妳就是我們的立委金素梅喔!』」主打服務不分族群的她,逐漸握有泰雅、排灣兩大山原族群,以及過去被歸為泛泰雅的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支持。

一直以來,原住民幾乎都是國民黨的天下,獲得提名即等同當選,也因此跟隨黨團政策,往往優先於經營選區、為族人發聲。

高金素梅說,她是第一個真正走入部落,瞭解問題的原民立委,也帶動其他立委改變經營模式。

她的努力,成果反映在得票分佈。

2001年首次參選,她多半靠影迷支持,在屏東、花蓮僅各拿到661、669票;尋求連任後,這兩縣得票始終穩居前兩高,去年一戰更貢獻三分之一得票,春日、來義、泰武、秀林、萬榮等鄉鎮得票率都過半。

如今在部份原鄉,處處可見無黨籍各級民代與高金設立聯合服務處。根據《天下》取得民進黨報告,30個山地鄉,高金至少在12處有合作夥伴;他們為沒有藍綠地方組織撐腰的高金,打造一股無人能擋的勢力。

善用媒體打造鬥士形象

高金素梅的一生,始終在鎂光燈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從政以前,她的名字叫「金素梅」,16歲就出道,當過歌手、演員,28歲時成為李安經典作品《囍宴》的女主角,後來經營梅林婚紗會館卻付之一炬,1998年因肝癌退出演藝圈。

歷經婚紗店大火、肝癌手術,之後又逢九二一大地震,許多部落災情嚴重,「大家覺得我很勇敢、負責任,」高金素梅說,哥哥建議她,不如回復原住民身分,冠上母親的「高」姓,以知名度優勢參選立委,改善部落生活。

從政以後,不懂政治的高金素梅卻很懂媒體,善於借力使力。

「演藝工作給我最好的訓練,一是面對鏡頭不害怕,其次是很容易進入情境,」高金素梅說,她上任初即能很快擷取質詢稿重點,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懂得鏡頭語言的她,緊扣原住民在歷史上被壓迫的地位,曾多次帶領族人到日本靖國神社抗議,要求將二戰期間,高砂義勇隊犧牲的祖靈自靖國神社除名,掀起軒然大波。

但透過一次次抗爭、質詢,也讓高金素梅在媒體上形塑出喚起原住民族意識、堅守民族立場的強悍鬥士形象。

「老人家看委員質詢都在哭,」高金素梅屏東服務處助理、排灣族的越秋女告訴記者,每當看著高金質詢,她也覺得自己「非常有自信,我們原住民不會被欺負,也不會被歧視了。」

除凸顯原住民族的定位,她也為族人爭取應有的權益。問高金素梅印象最深刻的政績,她說是2015年三讀的「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及造林回饋條例」,讓過去被劃為禁伐地、造林用地的原住民保留地所有人、使用人,可獲得每公頃3萬元的補償。

「我們有26萬公頃保留地,有18萬公頃被限制不能耕種。但是《憲法》保障,人民的私有地如果被限制要被補償,」高金素梅說,一般農地因為水資源不足而休耕,農民能獲得每公頃4.5萬補償,「但原住民並沒有,」直到她進入立院10多年,這個問題才解決。

但攤開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自第七屆開始的立委評鑑,以所屬委員會的出席率、質詢率,以及法律、預算提案數等指標,高金素梅在17個會期中,被列入待觀察名單多達13次。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觀察,「在支持者眼中,漢人怎麼評鑑無所謂,他們只要知道她有在捍衛原住民權益,」他不諱言,高金素梅在質詢內容表達、張力,或是某些關鍵議題曝光,確實做得非常好。

為增加問政曝光率,高金素梅不但經營媒體,還自架網站。

2005年,她的團隊開始印製雙週報、架設祖靈之邦網站,介紹問政成果;由志工派送報紙到部落,發行量曾有3萬份。

社群媒體興起後,則將工作過程拍成影片放到平臺,「我沒有競選總部,臉書就是競選總部,」高金素梅說,「有了YouTube、臉書,公開透明,不會被別人扭曲,也不可能美化自己,很真實呈現在立法院的問政。」《天下》記者走訪屏東來義的部落,多位排灣族人異口同聲表示,常在網路觀看高金的影片。

自成一套的經營模式,連國民黨山原立委孔文吉都讚賞,高金素梅的質詢是「重質不重量」,選擇重大議題曝光,並全心準備,不像其他立委常在不同委員會趕場質詢。

引入中國資源協助原鄉

即便如此,仍有許多傳言圍繞在高金素梅身邊,較為外界熟知即是她和 中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在莫拉克颱風重創臺灣後10天,高金以「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團長名義赴中,拜會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胡錦濤,國臺辦主任王毅將約1億臺幣捐款,交給高金素梅所成立的「臺灣原住民多族群文化交流協會」發放。

這筆引來藍綠立委質疑用途的捐款,卻是受災戶的及時雨。每戶受災戶可分得3萬元現金,剩餘款項發放給原民重災區國中小學生,每人5千元,光是屏東即有約600名學童受惠。

「我們(從部落)下來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要去哪裡,」也是受災戶的越秋女,當時帶著臥床的外婆等20多名親人撤離部落,「那個善款對我們來講多重要,」她眼眶泛紅。

莫拉克風災後,高金以近3萬票連任,比前次多了9000票。

有了當時拜會中共高層的機緣,此後高金素梅陸續透過這層關係,牽線陸資企業捐贈部落巴士、圖書等物資。

但也讓高金素梅與中共的關係,屢屢成為外界焦點。

2005年,高金素梅赴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就讀民族學系;2008年,她帶領族人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前演出;7年後,她與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赴中國參加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典禮。

在外界眼中,高金素梅牽線的資源或許有中國因素;在獲得幫忙的原民心中,卻解決他們長期束手無策,又得不到公部門協助的困擾。

「我一直以來都不擔心人家對我冠『紅帽子』,因為我認為所做是對的,而且我講的絕對有道理、有憑有據,」高金素梅直視記者。

高金素梅屏東服務處主任、魯凱族的麥玲鳳也說,原住民往往是被忽略、孤立的一群,「不管哪個政黨輪替,我們都是被殖民,其實大陸也沒欺負我們啊?我們何不抱著交朋友的心態?」

高金素梅與對岸交朋友,與族人則是交心。

受訪前兩天,她去了趟司馬庫斯。「我要送一位長輩,」她說,這位牧師生前積極推動民族教育,「當他離開了,我一定要安慰他的家人,也要送他最後一程。如果是選票,怎麼會花8個小時(車程),只為看一個離開的長輩?」

「大家都說我資源很多,請問一下,我哪裡有資源?我只是一個無黨籍,要以政黨來說,你們的資源比我多吧?」高金素梅反問,「我的族人就是家人,不是用選票的方式經營。」她說她現在不喜歡住民宿、飯店,反而喜歡住在部落的家,跟他們一起吃、一起喝。

「我每次告訴他們,不可能會永遠坐在這個位子上,希望以後不在這個位子的時候,你們還是很喜歡我,我去你們家的時候,家裡依然會留給我住,」高金素梅說道。

不論如何,高金素梅在原住民部落的經營模式,不論是對執政者或是國、民兩黨,都應該有所啟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