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鳳凰男」十年如一日接濟哥嫂,毀了一樁婚:扶貧式婚姻能走多遠

01

婚姻歷來講究門當戶對, 當雙方家庭旗鼓相當, 兩個人的眼界格局往往相似, 婚後生活相對容易做到步伐一致。 而雙方家境懸殊,

則很多東西都不在一個層面, 時間久了, 矛盾便得以顯現。

婚姻過日子, 靠的不是有情飲水飽, 而是經濟做支撐。 如果總是一方在付出, 另一方不幫忙分擔, 甚至拖後腿, 那麼想實現富裕幸福的生活大多不現實。

大道理人人都懂, 可很多女孩一談戀愛, 眼裡只有對方的優點, 其餘什麼都不在乎了。 她們總是天真地認為, 只要兩個人感情好就行了, 錢不錢的不重要。 甚至願意為了愛情, 無原則遷就, 主動扶貧。

女人善良豁達, 固然值得讚美, 可如果沒有底線, 最終受傷害的是自己。 一味地用夫妻勞動所得去幫扶某一方的家人, 不僅直接影響小家庭利益, 還會使夫妻之間產生隔閡。

02

王慧曾經非常愛自己的老公, 夫妻倆夫唱婦隨好多年, 即便孫浩身上有點大男子主義的霸道, 她也是儘量容忍。 可是孫浩非但沒有見好就收, 還變本加厲, 最終導致十年婚姻走到盡頭。

孫浩出生在農村, 家裡兄弟兩個, 因為家境原因, 當年哥哥將上學機會讓給了他, 自己出去打工。 而孫浩不負眾望考上了大學,

還留在城裡工作, 家裡人都跟著他揚眉吐氣起來。

後來經人介紹, 孫浩認識了王慧, 通過幾次接觸, 他鼓足勇氣表達了愛意。 其實在王慧眼裡, 覺得孫浩特有才華, 會彈吉他會寫詩, 女孩子都喜歡小浪漫, 於是她瞞著家人與孫浩談起戀愛。

與孫浩在一起, 王慧感到被精心呵護, 不管她加班多晚, 孫浩都守在單位門口接她下班。 得知王慧喜歡吃餃子, 孫浩便親自動手和麵搟皮, 王慧被他無所不能的才藝徹底征服, 接受了他的求婚戒指。

03

父母的反應在王慧意料之中, 他們嫌女婿是農村人, 又有兩兄弟, 畢竟哥哥結婚, 公婆已經背負債務, 輪到孫浩結婚, 連借錢的地方都沒有。 父母不想女兒過苦日子, 勸她結束戀情, 重新找個富裕人家嫁了。

王慧向來獨立有主見, 見說服不了父母, 便來硬的, 偷了家裡戶口本直接將結婚證領了, 這下生米做成熟飯, 父母再無話可說。 畢竟是自己親閨女, 父母嘴上說得再狠, 心裡終究過意不去, 替小倆口出了房子首付, 讓他們好好過日子。

雖說每月要還5千多房貸, 但是夫妻倆工資加一起有兩萬多, 過日子綽綽有餘。 孫浩從小節儉, 見不得王慧花錢大手大腳, 王慧也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好習慣, 經過協商, 她的工資卡和家裡存款都由孫浩保管, 他們計畫等攢夠錢, 換一所好點的學區房。

別看孫浩平時摳門, 卻對他的家人卻非常大方, 時常寄錢寄物。 孝順老人, 王慧覺得這是做兒子兒媳應盡的義務, 畢竟公婆沒有退休工資。 可是她不能理解, 丈夫為什麼屢屢貼補哥嫂, 只要哥哥打電話一說手頭緊, 孫浩就立馬轉帳, 連原因都不問。

為這事, 王慧鬧過, 孫浩便憶苦思甜。 說當年要不是哥哥將上學機會讓給他, 也不會有他今天的好日子, 人要懂得報恩。 再說父母都在老家, 平時有個頭疼腦熱,得虧哥嫂照顧,給他們一點物質上的幫助,那是人之常情。

04

對於這個解釋,王慧不能信服,大伯哥壓根不是讀書的料,門門功課不及格,整天被老師點名批評,實在面子過不去這才要求退學打工。可在孫浩眼裡,過程無所謂,重要他出人頭地了,哥哥卻在老家面朝黃土背朝天,作為親兄弟,他有義務幫助他一起過上富裕日子。

哥哥買車跑運輸,孫浩贊助5萬,嫂子開小賣部,孫浩給2萬本錢進貨,侄兒侄女過十歲考高中上大學,最少5千起步。就這樣,孫浩明裡暗裡貼補哥嫂,以至於貽誤了自家換房最好時機。

一家人生活上再精打細算,也抵不過貼補哥嫂這些支出,看著存摺上的數位緩慢增長,王慧再也沉不住氣,決定必須要與丈夫談一談,兒子一天天長大,將來上大學娶媳婦都要花大錢,不能不為孩子提前做準備。

話剛開頭,孫浩沒好氣數落妻子:「你真是杞人憂天,沒影的事你就瞎著急!我兒子優秀著呢,將來和他爸一樣,娶媳婦不用花錢,讓老丈人陪嫁房子。」

這話戳到王慧的傷心處,她父母當初替女兒女婿出首付,是想讓小倆口生活壓力小一點,可是丈夫卻去給哥嫂扶貧,變相地說,哥嫂花的是王慧父母的錢。

05

溝通無果,王慧失望至極不想再妥協了,她決意離婚。別人家夫妻齊心,日子越過越紅火,可她嫁給孫浩十年了,捨不得吃捨不得喝,眼睜睜看著他把夫妻財產往外送,這日子實在沒盼頭。

親人之間,互相幫助是人之常情,但是要弄清楚主次,也要適可而止。主張救急不救窮原則,倘若一味地顧及親情,損害小家庭利益,降低妻兒的生活品質,這種慷慨其實很不道德,最終要嘗到苦頭。

再說家庭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做任何決定前應徵詢妻子的同意,而不是執行一言堂作派。誰都有家人,如果妻子也用同樣的理由貼補娘家,恐怕沒幾個丈夫能樂意。

所以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很多時候,換位思考便能理解對方的感受了。一段婚姻的幸福與否,在於夫妻之間的步伐是否一致,長期不在同一個節奏上,只能分道揚鑣了。

-END-

平時有個頭疼腦熱,得虧哥嫂照顧,給他們一點物質上的幫助,那是人之常情。

04

對於這個解釋,王慧不能信服,大伯哥壓根不是讀書的料,門門功課不及格,整天被老師點名批評,實在面子過不去這才要求退學打工。可在孫浩眼裡,過程無所謂,重要他出人頭地了,哥哥卻在老家面朝黃土背朝天,作為親兄弟,他有義務幫助他一起過上富裕日子。

哥哥買車跑運輸,孫浩贊助5萬,嫂子開小賣部,孫浩給2萬本錢進貨,侄兒侄女過十歲考高中上大學,最少5千起步。就這樣,孫浩明裡暗裡貼補哥嫂,以至於貽誤了自家換房最好時機。

一家人生活上再精打細算,也抵不過貼補哥嫂這些支出,看著存摺上的數位緩慢增長,王慧再也沉不住氣,決定必須要與丈夫談一談,兒子一天天長大,將來上大學娶媳婦都要花大錢,不能不為孩子提前做準備。

話剛開頭,孫浩沒好氣數落妻子:「你真是杞人憂天,沒影的事你就瞎著急!我兒子優秀著呢,將來和他爸一樣,娶媳婦不用花錢,讓老丈人陪嫁房子。」

這話戳到王慧的傷心處,她父母當初替女兒女婿出首付,是想讓小倆口生活壓力小一點,可是丈夫卻去給哥嫂扶貧,變相地說,哥嫂花的是王慧父母的錢。

05

溝通無果,王慧失望至極不想再妥協了,她決意離婚。別人家夫妻齊心,日子越過越紅火,可她嫁給孫浩十年了,捨不得吃捨不得喝,眼睜睜看著他把夫妻財產往外送,這日子實在沒盼頭。

親人之間,互相幫助是人之常情,但是要弄清楚主次,也要適可而止。主張救急不救窮原則,倘若一味地顧及親情,損害小家庭利益,降低妻兒的生活品質,這種慷慨其實很不道德,最終要嘗到苦頭。

再說家庭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做任何決定前應徵詢妻子的同意,而不是執行一言堂作派。誰都有家人,如果妻子也用同樣的理由貼補娘家,恐怕沒幾個丈夫能樂意。

所以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很多時候,換位思考便能理解對方的感受了。一段婚姻的幸福與否,在於夫妻之間的步伐是否一致,長期不在同一個節奏上,只能分道揚鑣了。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